APP下载

本色不改立新功

2020-09-06姬红超

资源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许昌市许昌全省

姬红超

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全国土地储备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城市,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国土资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先进单位,全省信访稳定先进单位,全省规划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森林公安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市……

土地二级市场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土地利用综合改革“许昌实践”卓有成效,自然资源机构改革为全省提供了“许昌样板”……

一个个亮闪闪的荣誉,一项项沉甸甸的成绩,展示着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班人无愧的过往,记载着他们辛勤的耕耘和挥洒的汗水。“成绩的取得是全局300多名干部职工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辛勤耕耘的结果。”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林波如是说。

而在这300多名干部职工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占干部职工总数的27%,他们说话快言快语,办事干脆利索,永远透着一股干练劲儿。曾经,他们义无反顾奔向绿色军营,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他们在自然资源管理岗位上,用同样的坚毅践行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特质,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续写着退役军人在自然资源管理战线上建功立业的新篇章。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善作为

在河南,许昌市不是大市,但自然资源领域的改革创新工作总会落在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仅近两三年,就有全国土地二级市场改革试点、全国土地储备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河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全省“百园节地增效”工程试点等落到许昌市,通过先行试点取得了成效。在省自然资源厅,说起许昌的工作,从厅领导到处室领导,看法出奇一致:“工作交给许昌,放心。”

“放心”,无疑是厅领导对许昌工作最大的褒奖。而这“放心”的背后,是这里有一个敢于较真碰硬、勇于担当作为的局长——刘林波。

1986年参军入伍的刘林波,在部队一干就是28年,凭着一片赤胆忠心和过硬的军事能力及综合素质,先后荣立三等功7次、二等功3次,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军政主官。

2007年11月21日,《河南商报》刊发新闻《连救九人不留名》,报道了时任南阳市武警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的刘林波在南阳街头果断抢救9名因车祸受伤的农民工的感人事迹。南阳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刘林波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3年,刘林波从漯河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的岗位转业到省厅,先后在信访、土地利用等处工作。面对全新的岗位,他秉承“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消防精神,敢啃硬骨头,勇接新挑战,系统学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高。土地利用处工作任务重,富有前瞻性和挑战性,他“五加二、白加黑”深入一线督导核查,当好参谋助手,在闲置土地处置、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

2017年,厅党组把许昌这副重担交给了刘林波。3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许昌自然资源事业之中。知重负重、不回避矛盾是刘林波的一贯工作作风。在全省自然领域难题破解上,他勇当排头兵,如,创新政策工具,发挥协同组合效应,打造的全链条、精准化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叫响省内外;通过“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使一大批企业历史遗留用地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他既是改革促进派,又是改革实干家。2018年,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运行的土地利用新模式,该局解决了困扰许昌多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缓慢、耕地保有量出現困难、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多年依靠异地购买“三大难题”,实现了“三大突破”——市级土地收益突破百亿、全市耕地保有量首次达到省定目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首次实现市域内平衡。

2019年,自然资源机构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刘林波提前谋划,果断决策,第一时间拿出了机构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操作指南”,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4个工作日实现了原国土、林业、规划三部门集中办公,在全市涉及改革的单位中率先实现了“人员、思想、工作”三到位,使许昌市成为全省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最早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的地市之一。

改革永无止境。2020年3月,省厅党组又把“百园节地增效”工程试点任务交给了许昌市。他牵头挂帅,组织专班强力推进,5月,鄢陵县率先在全省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探索;6月,在长葛召开的全省“百园节地增效”工程座谈会上拿出了系列改革成果;7月,全省首批“标准地”在长葛市成功挂牌出让,标志着全省“百园节地增效”工程取得制度性突破。

初心不变   赤心忠诚铸警魂

2016年,许昌市森林公安局成功侦办了“12·27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专案组历时一年,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缴获象牙、犀牛角等涉案物品价值1281万元,是河南森林公安迄今为止侦破的涉案区域最广、价值最高、人员最多的案件。该案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而案件侦办的总指挥和总协调便是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市森林公安局局长岳国安。

2011年11月,从部队转业的岳国安,30年的从军生涯锻造了他的铮铮铁骨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到森林公安工作以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保护森林资源、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为中心任务,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和社会治安大局,突出执法办案主业,大力推进森林公安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和队伍正规化建设,全力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在他的带领下,许昌市森林公安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局表彰为“全国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被国家禁毒委表彰为“全国禁种铲毒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森林公安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森林公安执法办案先进单位”。他本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被评为“河南省绿化模范”。

敢为人先   勇做改革急先锋

2018年9月,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对土地二级市场试点进行验收,许昌的做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多项成果被吸收采纳。《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试点经验时推出许昌典型,全国半数以上试点城市到许昌学习交流。

主导许昌土地二级市场试点的设计师,便是转业干部、时任许昌市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办公室主任的胡章仓。

胡章仓年少入伍,在部队便以精彩的文笔脱颖而出,被破格提拔为参谋。1999年从部队转业进入许昌局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部队的熏陶养成了他善于思考、长于谋划的良好素养,很多经他手的材料领导“免检”。

从部队到地方,胡章仓始终践行老部队“三个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勇敢地挑起了土地二级市场试点的重任。试点办公室4人中3个是转业退伍军人,他们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集成融合,通过不断探索,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机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并进行经验介绍,高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的验收。

每有重大改革任务,局领导就会想到胡章仓。此后,土地综合利用改革、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百园节地增效”工程试点等,领导都直接点将,而他也不负厚望,做得风生水起,次次精彩。

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张团伟也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通过自学相继取得律师、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资格证书和经济师职称,成为专家型骨干人才,并当选为许昌市人大代表。2020年3月调入不动产登记中心前,他作为主力参与了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是许昌局的改革闯将之一。

疫情期间,面对群众的办事诉求,张团伟带领不动产登记中心一班人,拓展思路,推行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电话预约、微信沟通等多种方式,尽量做到“不见面办理”“一次交件领证”。通过利用“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平台,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银行加快放款,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形成了群众、企业、银行、登记机构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善学重行   永做可靠螺丝钉

2019年,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是重头戏。许昌局实行领导干部交叉分工、中层干部交叉配备、工作人员交叉流动,彻底打破了原国土、林业、规划的界限,实现了岗位大调整、业务大融合。在机构改革中,转业干部表现出了“一切行动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良好品质。

许昌局督察专员兼机关纪委书记崔涛,2001年7月作为工民建专业优秀生特招入伍,从大学生逐步成长为营级干部,多次被评为军队优秀科技干部并立功受奖。2013年6月,他任职许昌市规划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把“角色”的再定位作为自己增长才干、丰富阅历的机会和平台,成功实现了从“国防卫士”向“规划卫士”的转变,多次获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在此次机构改革中,面对组织的信任,他表示,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要始终牢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和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

防灾减灾科科长冯严,是2011年从驻地部队转业到市林业局的干部。转业后,他抱着“身份变了干劲不能变”的信念和热情,投身到新的工作中。防火办是冯严转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岗位,面对陌生的森林防火工作和日复一日的值班值守,他没有感到无聊和寂寞,而是系统地学习了林业和林业防火相关政策法规,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由“门外汉”变成“行内人”。

10年来,从防火办、局办公室到新组建的花卉产业科,再到改革后的宏观调控科、防灾减灾科,每个岗位都是全新领域,但冯严始终秉承“三个不相信”精神,总是带着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地学习新业务,研究新问题,直面新挑战,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亮一行”。说到转业10年的感受,冯严谦虚地说:“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就像我目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一样,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踏踏实实。”

贴心服务   为民辛劳无怨悔

2019年,许昌局被河南省信访工作联席办评为“河南省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局的同志们都清楚,这成绩的背后,是“老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老李,就是信訪科科长李培甫。

2001年8月,李培甫告别军营,转业到许昌局工作。在经历了多个部门多个工作岗位之后,2018年3月,李培甫到局信访科负责全局信访工作。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岗位,但是军人出身的他有一股遇事不服输的精神,很快进入角色。由于在信访工作中全情投入、为人亲和,来访群众和单位同事都称呼他为“老李”。

两年来,针对疑难棘手的信访问题,李培甫凭着在部队20多年练就的“见困难就上、见硬骨头敢啃”的精神,带领信访科化解多年未解的疑难信访案件10多起。谈起化解的信访积案,问及某个案件的处置情况,老李想都不用想,张口就来,说得清清楚楚。

一个个信访积案成功化解,一个个疑难问题圆满解决,谈起信访工作,老李感慨道:“有责任感不一定能干好信访,但是没有责任感一定干不好信访。干信访要胸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有热心、耐心,要担当尽责。”言语中,洋溢着他满腔的为民情怀。

在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68人中有23人是退役军人,11个中层干部中有7人有参军的历史。今年58岁的郭继承是个退役军人,负责不动产档案工作。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勤于奉献,做事积极主动,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始终以谦虚温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为他们提供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不动产登记窗口,有10名退役军人。他们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为企业、群众提供延时服务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不改本色   执法监察冲在前

近年来,河南省相继开展了低效用地再开发、存量土地利用及批后监管、“大棚房”整治、“扫黑除恶”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许昌局在这些工作中多次受到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许昌市卫片执法监察认定的违法占地数量,自2017年以来一直处于大幅下降状态。”说起执法成效,许昌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于中敏颇为自豪。

于中敏2004年从部队转业后,先后在局执法监察科、信访办工作,2018年任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军人的干练作风,干事雷厉风行,敢于较真碰硬。

“执法监察支队18个队员,有7个是退役军人,大家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都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战斗精神。”于中敏说。

因为有这样一支队伍,多年来,许昌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2019年,“大棚房”问题核查疑似图斑1676个,确认问题土地20宗,全部整改到位;认定违建别墅总数10栋,已经全部拆除;查办矿产资源违法案件38起,查办土地违法案件33起,追究刑事责任5人;卫片执法中查处134宗违法用地并全部复耕到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查线索37件,移交政法机关2件,取得阶段性成效。(作者单位: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许昌市许昌全省
初到许昌
许昌市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 参加“我爱母亲河”云上教育活动
2018年许昌市传统武术交流大赛拉开帷幕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许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分析与选择
许昌市水资源多模式联合调度与合理配置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提升三能力谋高分之路
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