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水平

2020-09-06王星

资源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领导创新能力干部

王星

8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省自然资源厅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政策水平、强化担当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他指出,增强创新能力,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创新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更加有效地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升资源保护效率,增强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水平。

深刻认识增强创新能力 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在全球化、大数据和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系统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增强自然资源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开拓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对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增强创新能力是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履行新职责、应对新挑战、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自然资源管理承载着发展保障、生态保护和民生服务等三大功能,被赋予全新的“两统一”职责。各级领导干部一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自觉、主动、积极提高综合素质、变革思想观念,打破创新思维的心理枷锁,在变化发展的态势中寻找规律,在矛盾问题中寻找突破,运用创新思维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二要用创新思维来履行新职责。以较强的领导能力、卓越的领导艺术、科学的领导方法,审时度势、驾驭全局,面对新情况、想出新办法、寻找新出路、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三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作风。敢于突破常规,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处理老矛盾和老问题,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

增强创新能力是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担当新使命、开创新局面、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紧迫任务。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紧缺的基本国情,要求必须尽职尽责保护自然资源。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抓好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坚决不能再走先破坏再修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老路。二要坚定让绿水青山成为美丽中国永恒底色的信念。面对触目惊心、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的重要论断,自然资源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在生态文明改革整个进程中一以贯之,创新抓好落实。三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要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增强创新能力是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创新能力是领导干部实施科学决策、战略谋划、系统治理的重要工具,实施科学决策、战略谋划、系统治理是各级领导干部展现新作为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导干部展示能力水平、树立新形象的主要标志。一要统筹兼顾抓住关键。全面把握发展大局,善于扫除思想观念的“灰尘”,勇于冲出因循守旧的“大山”,敢于突破思维定式的“峡谷”。二要改善心智科学决策。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的形势面前,面临很多长期、复杂、严峻的矛盾和考验,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把创新思维贯穿于实施领导、科学决策的整个过程,大胆突破经验决策的束缚,及时抓住促进发展的关键所在,更加符合发展实际。三要善用“外脑”形成合力。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识储备、能力素质、体质精力都是有限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敢于审时度势,善于利用集体智慧,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大胆借助团队的力量,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战略构想。

正确掌握增强创新能力 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水平的方法

创新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深邃的洞察能力、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开拓创造能力等,面对当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必须解决不想创新、不会创新、不敢创新等问题,与时俱进,掌握科学方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强化主动创新意识。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作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要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冲破陈腐观念的羁绊,敢于破除过时体制的束缚,敏锐观察各种复杂形势,切实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不懈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把创新作为推进工作开展的动力,紧紧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凡事都要创新的心理倾向,以敢于创新的气魄和胆略,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立足保持科学的知识结构,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培训。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保持创新思维明确的方向和目的。要全方位涉猎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类学科,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科技理论,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自觉构建顺应时代要求,合乎创新标准的当代型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为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坚实基础。要通过定期培训,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存大量的先进信息,不断增强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汲取创新的先进经验和优良成果;通过开展民情下访,从群众中汲取创新的营养和智慧,增强组织群众、引领群众推进创新的能力。

健全鼓励创新的考评体系,不断完善纠错容错机制。要把创新作为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目标考评体系的内容,在目标设计上,要突出创新的地位。在实施考评时,既要对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独创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和出众的能力进行考评,还要对创新的具体过程、改革成本、群众意见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要健全完善创新纠错容错机制,客观公正对待和评价创新过程中的失误,坚定不移地激励干事者、重用干事者、保护干事者,营造鼓励探索、崇尚实干、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工作氛围。要客观对待、公正评判领导干部创新中的失误,克服求全责备的狭隘意识和保守心理,去除领导干部的后顾之忧。

营造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不断排除创新思想障碍。鼓励领导干部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和争相创新,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创新的良性机制,营造一个激励创新的环境氛围。要着力营造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无畏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使创新成为领导干部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要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任人唯贤的选拔任免制度,把开拓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和任免干部的重要标准,大胆提拔任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业绩突出的干部。要树立各个层面创新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要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对中伤、诋毁创新者的负面舆论要给予坚决有力的回击,并积极消除负面影响,为创新者撑腰、鼓劲,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支持创新的生动局面。(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猜你喜欢

领导创新能力干部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市领导会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称职”办公室主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