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结算超预算分析
2020-09-06徐雨濛
作者简介:徐雨濛(1990.04-),女,湖北襄阳人,硕士,一级建造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摘 要: 概预算编制与竣工结算审核是一组有机的整体,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基于概预算编制与结算超预算的原理、对概预算编制问题导致结算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提出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等降低结算超预算几率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结算超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0-0165-01
引言:现代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正在日益提升,决定建筑质量的根本原因除了工艺、材料、设备的运用之外,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避免结算超预算更加重要。一旦出现超预算情况,表明工程整体的成本控制已经出现失控情况,最终结果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结算超预算的关联分析
1.1 概预算编制与结算超预算的原理简析
概预算是指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人员基于设计图纸,对工程定额、相关指标、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及设备的预算单价等进行概算。在此期间,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有关费用定额及取费标准等资料,对工程自筹建阶段开始,至竣工验收以及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内的建设项目总费用进行预先计算。从理论上来看,自概预算方案正式确定开始,工程整体走势已经确定,在施工期间未曾出现突发情况的前提下,结算阶段不会出现超过预算的情况。但大量建筑工程案例表明,由于成本控制失败、预算结果不准而导致结算超预算的情况却较为普遍。
1.2 基于概预算编制问题导致结算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概预算的成功编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若要使工程朝着既定方向順利进展,核心问题在于管理。但综合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情况来看,管理思路、方式、侧重点均存在不足之处。
(1)现代建筑工程往往规模较大、参与方众多,但具备系统性管理思维的专业人才较少。很多时候,承建单位将现场监理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机构,但协调工作无法面面俱到,致使施工图纸经常出现变动。故在结算阶段,竣工图纸与施工图纸的差异,导致概预算编制与结算无法匹配。
(2)概预算成功编制之后,施工期间出现任何变动,监理人员均需要详细记录,并注重对有关凭证(如施工签证等)的收集。但部分监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不足,往往造成额外的成本支出。
(3)工程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算超预算。比如合同中对材料、设备采购的说明较为模糊,且由于工作人员的疏漏,附加条款中也未曾注明,导致承建双方对于价格的认定产生异议。承建单位方编制概预算时引用的价格处于较低水平,而施工方实际购入时,市场价格已经提升,由此导致结算超预算[1]。
2 提升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降低结算超预算几率的有效方式
2.1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管理建筑工程全过程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降低结算超预算几率的根本问题依然在于管理,故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掌控建筑工程全过程,具备较高的可行性。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比如承建单位预期投入的资金总额以及整体方案,经过监理单位审查后,还需严格控制。特别是材料、设备的购入及使用,需要“精打细算”。其次,在施工期间,务必注意对分阶段工程的质量检验及核查工作,避免出现损失。比如施工人员发现施工场地的角落处与施工图纸无法一一对应,而需要调整施工方案时,管理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清晰记录专家给出的专业意见,并精确计算此项变动导致的成本支出变更情况并做出详细记录。最后,分阶段工程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概预算编制方案,对分段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性地审查,避免留下隐患。比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外墙装饰,采用全玻璃幕墙铺设-钢结构支撑材料,为了最大化保留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面积,支撑结构往往被“隐藏”在墙体的“缝隙”之中。如果检查不够仔细,未曾及时发现螺丝松动、钢筋焊接不牢等问题,一旦外墙脱落,产生的赔偿费用也会导致结算超预算。因此,只有推行以工程全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促使概预算编制和结算的“统一”[2]。
2.2 提升概预算编制科学性
理论上如果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维持较高的科学性,工程将会“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哪怕出现小规模突发事件后,现场人员也能够瞬间启动应急干预机制,有效规避风险。因此,提升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首先,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亲临实地进行考察,充分结合有关材料(如施工场地及周边的一切自然情况等),尽量保证图纸的可行性及完整度。其次,编制概预算时,工程量清单中的所有内容都必须全部计算,绝不能出现遗漏现象。最后,计算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仍需赶赴现场,反复考虑环境因素是否会对概预算方案的正常施行造成影响,发现问题时务必即时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借助BIM虚拟建筑模型等软件,保证概预算编制的精确程度。
2.3 保证施工期间的监理质量
笼统地看待结算超预算现象,可以将之视为最终支出超出预算。但此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地考虑,即“超出预算的部分是否具备合理性”。比如,如果施工图纸在设计阶段存在问题,未能充分考虑施工场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原定施工计划无法开展时,必须对局部进行即时调整。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应该等同于“及时止损”。但如果出现经过反复检验,确定施工过程存在问题(如错误地使用设备,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材料性能受损等)而导致结算超预算的情况,则有关方面必须承担责任。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施工期间的监理工作质量必须得到保证。通常情况下,现场监理工作由第三方监理单位全面负责。理论上,针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疑义,有关方面必须给出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关证明,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结算超预算现象。
结语:基于现代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传统的预结算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而应该将工程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最大化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对工程造价、项目变更等进行精确掌控,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结算超预算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牛健.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结算超预算研究[J].四川水泥,2020(06):225.
[2] 周喜良,易国强.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结算超预算的探析[J].低碳世界,2017(2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