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2020-09-06马武旗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马武旗

摘 要: 施工现场环境应急管理需要一个完整、可靠的系统,对系统的构架、组织和协调有较高的要求,以确保从环境危害事故的发现到信息的传递再到应急处理预案的启动、处理和最后伤害的赔偿,均有高效合理的执行路径。

关键词: 建筑施工过程;环境应急管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089-01

建筑施工现场具有专业性较强、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施工工期一般较长,涉及范围较广,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错综复杂。现场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水污染风险、爆炸扬尘风险或危险物质泄露风险等。施工工艺的不同、采用建筑材料的不同、现场管控标准的不同等,会进一步加剧环境风险的复杂性。以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突发环境危害事故,通常会造成较大的环境破坏。因此,施工前必须建立完整、可靠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具有突发性强、风险源点分散、风险类型复杂等特点,相应地对现场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更高。

1 环境应急预案的设置、培训和演练

建筑业施工现场的很多环境事故在表面偶然的背后多存在一些必然性的原因,如部分从业人员环境安全意识差、监管机构技术管理落后、环保意识差等。环境应急管理首要任务是设置可执行性高、稳定可靠的环境应急预案。在预案的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的环境事故的潜在威胁,分类设置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且,随着项目的实施,施工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场的设备和人员等也在不断地调整,环境应急预案也需要实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较好的突发情况应对能力。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后要及时对施工、管理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培训既要包含较全面的环境危害风险概述性内容,同时,对于不同职能人员的培训内容要有侧重。在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以确保相应人员完全掌握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环境应急预案设置和培训结束后,需定期进行实地演練。通过评估实地演练效果,不断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正和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对响应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只有通过“演练—修正—完善”这一过程的不断迭代,才能保证突发环境事故发生时可以较好的应对。

2 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

环境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必然优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因此对建筑施工现场环境风险的常态化管理是环境应急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环境风险意识的常态化培训

建筑业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且个别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对环境危害不重视,不能妥善处理环境事故。所以要对环境管理人员进行环境风险教育和环境应急处理预案的常态化培训、演练。一方面,可以提高环境应急处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环境危害的发生。

2.2 现场环境风险源识别的常态化

环境危害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来源于环境风险源,能高效及时的识别环境风险源,有利于将环境危害抑制于萌芽阶段,更利于环境风险的管控。建筑施工现场范围广且人员、设备多,环境风险源分布较广,现场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也在不断变化。为及时准确地发现环境风险源,需实现环境风险源识别的常态化,工艺改变、设备改变、材料改变、人员变更等工况变化行为发生后,要立即更新环境风险源的识别,并对环境应急预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2.3 环境风险应急处理预案的常态化演练

环境风险应急处理预案是环境危害发生时的最后一道防线,应急处理小组的响应速度、决策准确性及现场执行力等均会直接影响环境应急处理效果。常态化的应急处理演练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各个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而且可以提高组织的协调性,通过多个层次、多个环节及多种方式的演练,实现环境风险应急处理小组和施工等相关人员的配合。

2.4 环境状态的常态化监测

当建筑施工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环境风险源也相对固定,此时对风险源状态的监控更重要,如噪声、危险废料等。现场环境状态的不间断监测是环境风险源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评价也需要环境状态参数的配合。

2.5 推行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顾名思义就是指建筑物在整体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作用,能够很好的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还能够降低对于相关能源的消耗和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于周围环境的考虑和契合,不能因为该处建筑环境的存在而影响到周边居民、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相关的绿色节能技术,从而最终达到建筑环保。虽然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就是如何做到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作用,但是依然不能忽略建筑环境最为本质的属性特点,即保证建筑物高质量、持久耐用等特点,因此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永远要将建筑质量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均不能以牺牲建筑质量性来达到其他功能目的。

3 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以预防环境危害、有效管控环境风险和持续改进应急预案为核心。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环境风险源的识别和监控、不断扩展环境应急处理培训内容、不断加强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危害的管控,不断优化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4 结束语

建筑房屋做为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受施工工艺、经济成本、人员素质等限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多存在环境危害风险,有效地进行环境应急管理是防止危害扩大、避免更大损失的重要手段。较为全面的环境应急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按具体施工过程设置高效合理的环境应急预案,并进行有效培训和演练;实现环境风险的常态化管理;对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和迭代。

参考文献

[1] 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

[2] 竹瞩生,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2019(4):35.

[3] 郭永龙,刘红涛,禁志杰.论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及其评价[J].地球科学一中国地质大学学,2018(2):235-240.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审判风险管理初探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