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支持新基建领域的对策思考
2020-09-06谢红梅
谢红梅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為确保“六稳”“六保”目标,中央多次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做出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加快新基建,是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措施,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而言,支持新基建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责任所在,更是发展所需。
一、新基建的定义及内涵
新基建是相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时就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基建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中。随后,中央层面多次提出和强调了新基建。进入2020年,特别是疫情发生以后,新基建在中央层面出现的频率更高,一时间新基建成为今年的市场关注热点。
那么新基建到底包括哪些范围?各方面的说法不一。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新基建范围之前,社会上流行的是“七大领域说”,即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终于作出了权威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来看,新基建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持续跟踪研究。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广泛应用了新技术,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理念、新型领域、新融资体系、新路子、新地区,蕴含其中的硬核科技和各类新应用,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
二、新基建给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基建带来的投资拉动,为银行服务提供广阔空间
一端连接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新基建不仅有利于对冲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更能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5G为例,据多家机构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个省区市发布了2020 年新基建相关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计划总投资额超过40万亿元。这为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新基建改变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助推银行商业模式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催生了数字经济时代巨大需求潜力。数字经济持续升温,“直播带货”等异常火热,线上零售加快发展,今年1到5月实物商品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了不同类型要素的全面连接,支撑上层各种应用。商业银行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潮,提前主动在经营模式、服务模式、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上寻求创新、力求突破,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紧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而找准业务发展的切入点。
3.新基建带来技术革新,促进银行经营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科技属性越来越明显,各家银行都在金融科技领域大显身手。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2019年,建行金融科技投入176.33亿元,占该集团营业收入的2.50%。建设银行方面表示,将加快金融科技赋能。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服务平台,提升“5G 智能银行”服务功能,赋能同业、社会。而现在,新基建带来的新技术,为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有力支撑。借助科技力量,银行在获客、留客、活客以及信贷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三、商业银行支持新基建领域的对策建议
支持新基建,对银行来讲,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使命担当,也是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化解风险的现实选择。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商业银行应主动跟进中央战略部署,展现应有作为。
1.提高站位,增强贯彻宏观政策的敏感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中央提出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1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均同比下降6.3%,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在于稳投资,而稳投资的关键又在稳基建。商业银行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银行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分配、绩效考核、减费让利等手段和方式,加大新基建领域支持服务力度,贡献银行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2.搭建平台,建立项目建设信息沟通对接机制
要紧跟中央部署,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力量,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经营平台,以圈链群的思维去服务项目建设。全面建立与当地发展改革委、工信、财政等部门合的共享互动机制,主动加强信息沟通和项目对接,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进度,以及时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要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加强新基建领域行业分析研究,提前加强政策储备,培育业务发展新生增长极。
3.创新产品和服务,多渠道满足项目金融需求
运用数字化经营理念,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探索建立绿色领域“白名单”,建立新基建领域投资项目库,以金融产品精准对接新基建项目融资需求。成立专门服务团队,对新基建项目逐一做好对接,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综合运用造价咨询、工程保函、贷款、财务顾问、支付结算等产品和服务,全方位、多渠道满足项目建设金融需求。建立重点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合理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对于重点项目优先审批,做到即报即审,提高服务效率,切实为项目建设做好金融保障。
4.强化管理,牢牢守住信贷风险底线
要认真落实中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在支持“促投资、上项目”的同时,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风险管控。银行内部要层层压实信贷管理责任,加强客户经理队伍素质和能力培养,提高客户经理主动识别风险、管控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要全面加强和落实贷款的全流程管理,贷前尽职调查要突出做好多种渠道信息收集,全面摸清和了解项目的真实状况和真实需求,严把项目准入关;贷中审批环节要审慎判断客户(项目)的风险承受和化解能力,合理配置产品,防止过度授信;贷后管理要着力建立智能风控体系,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早处置,切实防范好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