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2020-09-06万隽

传媒论坛 2020年13期

万隽

摘 要: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①编辑工作是对刊物总策划;②编辑工作是对稿件的二次创作过程;③编辑是刊物的“总串联”。

关键词:总策划;二次创作;总串联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3-00-02

在人们的心中编辑的工作只是收稿、发稿、修改……就像裁缝一样对文章进行缝补,其实,这种想法很片面。从事编辑工作需要从业资格,编辑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门对文字,对文章的再创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专业。编辑就像总导演、总策划,编辑坚守着一本刊物的办刊宗旨;编辑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是沟通的桥梁,是对话的窗口;编辑的审美与艺术修养决定了这边刊物的整体美感。编辑工作绝非只是简单的“缝缝补补”,编辑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刊物的质量。

一、编辑工作是对刊物的总策划

编辑工作是对刊物的总策划,一本刊物不仅要符合刊物自身的定位要求,也要满足市场和读者的需求。这需要编辑人员在办刊的时候将策划设计贯穿始终。就像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一本刊物的长远设计,是办刊的大政方针,是在编辑刊物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如《聪明泉》紧紧围绕科普画刊办刊,《科普天地》讲述中学生自己的科普一样。栏目设计往往指是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内容设计,年度重点栏目怎么设计属于长期设计和大范围设计,也是编辑要把握的重点,如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特别策划的制订,《聪明泉》杂志就进行了整体策划,整本刊物以红色为基调,通过祖孙三代对中国交通的不同感悟,以普通人的视觉来展现中国国力的腾飞。栏目也设计了许多小细节,比如栏目配上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火车票,一条青藏铁路贯穿版面。版式新颖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力量。祖孙三代最后面向北京天安门,面向国旗敬礼……这些设计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

不同设计是由不同层次的编辑操作的。比如,制订刊物办刊宗旨的工作,一般总是由刊物的决策者,总编辑来承担《聪明泉》低版科普智慧画刊是由社长决定的;而栏目策划的制订,则往往是相关的编辑部主任执行的,至于组织稿件、选择稿件、设计版面等,一般由编辑部主任来完成的。

所以说,如果说刊物的编辑是一个整体,那用总设计师来说编辑是十分贴切的。

二、编辑工作是对稿件的二次创作过程

编辑是沟通刊内刊外的桥梁,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作者。在严谨、繁杂的编辑工作中,编辑需要对稿件反复斟酌、修改加工、核实整理,这些主要体现在策划、审稿、编辑加工、版面接排等每个环节上,工作可谓巨大。在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杂志刊登了预防疫情的稿件,作者将预防疫情的秘诀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稿子版面有些凌乱,表达也有些不尽如人意,居然出现去武汉就能感染病毒的表述,拿到这篇稿子的时候,编辑先是讨论这篇漫画稿的留用问题,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决定进行大改,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去掉所以不良言论,删去不必要画面,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读者。修改后的稿子给原作者看后,作者也表示信服。编辑需要时刻关注稿件的政治观、知识关、文字关,对稿子的内容、形式、观点、标点、体例等都有认真对待,力求字斟句酌,每字每句精练、连贯。这些需要运用编辑有一定的才学以及常年的工作经验,从学科知识入手把握其内容的正确性,从文字入手对稿件的文字水把关平,从严禁性入手对文章的科學价值、规范程度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稿件做出公平的处理。对文章编辑还需要化繁为简、提炼语言,不添加个人感情色彩,情查阅字典等工具书,保证文稿质量。

长期以来,编辑改稿一般从核实、升华主题、修改错字标点入手。一些有经验的老编辑在文字加的时候会特别注意保留作者的原意,不做大幅度的调整,不大删大改,而是采用在文章开头或文中加“编者按” “知识链接” “文章导读” “导语”等的形式,为了稿件增加不一样的文采。纵观许多杂志,他们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编辑的加工不仅使稿件中潜在的东西发光发热,为读者提取了整篇文章的精华,增加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更保留了作者的风格,突出了每篇文章闪光点。《聪明泉》2019年海底冒险增刊,采用了在每小结增加知识问答环节,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知识点。《小哥白尼》常常会在版面中加“特别提醒”、对话框等形式为文章增添光彩。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进行版面设计,美术编辑会要求文字编辑对文章进行文字的删减或是增加些文字的要求,这就是展现编辑功底的时候,要求编辑即能把握原文又达到刊物的版式要求。

对刊物的整体策划,有如“配菜”一样,更多需要“搭配”。对不同的类型的稿件进行精心组合,对同一主题的稿子进行不同的搭配,通常会产生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以特别策划是太空的主题,我们会拿出8个版面来讲述太空的奥秘,2个版面来讲太空技术,2个版面来做太空游戏,2个版面讲太空科幻故事……整体一本刊物拿出来就有很强的科技感和整体感。我们灵活运用“版面语言”,用不同的组合,搭配出一个整体感觉强的阅读空间,使刊物自己“发言”,用版面自己主张出自己的办刊宗旨,展现出自己的主题策划,这一过程也给编辑人员的再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编辑工作是对刊物的拓展延伸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翻天复习的变化,以前人手一本书。现在走哪儿都离不开手机。编辑也开始对手上的工作进行拓展延伸。《聪明泉》“现代纸书”项目是江西人人科普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参与的重要创新项目之一。通过在拓展纸质刊物上的内容,添加音频、视频、知识拓展等内容,用微信扫描印在封面的二维码,进入RAYS平台,点击配套的刊物衍生内容与资源,提高刊物的含金量。《聪明泉》编辑对2019年纸质增刊《药食同源》中小龙和悠悠的看病经历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在植物的药用价值、食物的相生相克、自然界的动物“医生”等内容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线上衍生内容资源和服务。在传统纸质书刊上印二维码,在二维码中配套线上衍生内容资源与服务,引导读者在阅读纸质书刊的过程中,通过扫码付费来享用深度阅读内容或其他增值服务。其中,打卡、抽奖、音频、视频、资源包等属于免费共享资源,用户不需付费即可获得刊物配套视频、动植物资源包、参加抽奖等;而测试这个项目是针对读者需求精准制作的,它需要读者以付费的方式获取,读者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自身性格和心理等方面的状况。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通过平台与江西省知名心理学教授张瑾以及其他三位心理学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这也是《聪明泉》现代纸书融媒体项目的另一个创新点。其内容丰富多彩,深受读者的喜爱。《聪明泉》“现代纸书”以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内容运营模式,在传统出版流程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即满足了读者的纸质书刊阅读需要,有满足了读者知识拓展的需要。

针对不同的刊物,知识拓展延伸有不同的方向,教辅类刊物可以以答案解析,难题分析为入口;幼儿刊物可以从手工制作、家长讲堂为入口;科普杂志可以以知识拓展为入口……

四、编辑是刊物的“总串联”

编辑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以编辑部的工作为例,直接以编报为劳动对象的人员就有记者、编辑、校对人员、资料人员、设计人员、广告和发行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等,不同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处于不同的环节,其目标是具体的,工作又是分散的,但他们这些工作最终都与刊物有关,是编辑把他们串联在一起,具体来说,是编辑把以上他们的工作衔接起来。所以说编辑工作不仅是刊物的总串联工作,更是一项组合工作,是一项期刊社内各类工作的业务的总串联。

当然,“总串联”不是简单的“归大堆”。由于编辑工作的政治性很强,编辑人员要有很强的“把关”意识。编辑人员不仅是编辑出版的“设计者”,而且是“组织者”,同时也是“把关者”。由此可见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国钦.“半傻编辑”与“工匠精神”[J].时代报告,2016(21):74-77.

[2]姜婧婧.互联网时代出版人应有的工匠精神——以文学编辑为例[J].出版参考,2016(8):53-54.

[3]郜云飞.现代编辑更需要发扬“工匠精神”[J].科技与出版,2016 (9):37-40.

[4]叶芳.基于纸质出版物数字衍生内容的交易运营[J].出版广角, 2017(16):31-37.

[5]冯威.把更多、更精美的少儿期刊奉献给读者——首届全国少儿期刊出版工作会议综述[J].中国出版,1997(12):5-6.

[6]王长庆.当前我国少儿期刊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