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新冷战”,并非只有现实理由
2020-09-06黄西蒙
黄西蒙
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新冷战”的说法终于出现了。这个最早从美国一些鹰派政客嘴里讲出来的词,如今成为不少民众所猜测与担忧的事情。暂不提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它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前不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演讲,承认这几十年“美国对中国接触政策失败”,代表了美国一些利益群体的看法。而中国近年的和平崛起之路,也引起了一些欧美国家的胡言乱语。上述情况,是任何立场的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从国际关系的大势上看,新兴国家崛起后,对“守成大国”的地位提出挑战,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近代五百年以来欧美强国的崛起之路,基本都伴随着铁与火的争斗,流血与牺牲难以避免。中国渴望成为史上第一个和平崛起或者说民族复兴的大国,这是我们的初心,但其他国家未必理解,或者假装不懂。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层面的争斗,有很多解决方案,热战与冷战都是不佳的路径。在竞争中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式博弈,也是中国当前应对复杂局势的基本態度。
从历史上看,冷战对整个世界弊大于利,明智与理性的国民不会任由自己的国家陷入冷战的泥潭。美苏冷战期间,世界长期置于核战争的阴云下,古巴导弹危机险些让人类陷入灭绝的可怕境地。在这几十年里,大国博弈导致一些小国遭殃,虽然美苏之间没发生热战,但“代理人战争”从未停止。更可怕的是,冷战导致人类在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对立,意识形态层面的极端思维,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不少人。
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进入多极化时代,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享受到自由贸易与互联网经济的实惠,如果昔日的对抗思维再度降临,对整个世界而言都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从现实与历史上看,拒绝“新冷战”是既契合现实利益又符合历史大势的。当然,我们不能一味把形势“想得太好”,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毕竟形势如何变化,未必取决于我们的向善态度,也受华盛顿的对抗思维的影响,还要做好应对美国“非理性决策”的准备。即便“新冷战”在所难免,可以预见的是,它也不同于过去的美苏冷战。
一方面,不同的制度,在如今多数人看来,并非水火不容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也有资本与市场的元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向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学习,两种制度的合流,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另一方面,美苏冷战的历史阴影还在,很多经历过那个分裂年代的中老年人还占据着社会话语权,在民众意见可以影响政府决策的当下,多数人并不愿意看到世界陷入“新冷战”。只有符合民意与历史趋势的决策,才能真正落地并得到实施,理性冷静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