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策略探讨
2020-09-06赵力铼
摘要:群众文化和旅游工作两者之间似乎没有联系,但是当我们真正深入工作中时会发现,整个旅游工作的有效开展都是建立在群众文化根基上的。可以说,是群众文化使旅游文化发展到如今的多元化状态。
关键词:群众文化 旅游业 文旅融合
随着我国乡村文明建设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农村生活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城市居民在闲暇时普遍会选择旅游来增添生活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那么,如何将乡村的固态旅游思维与旅游发展相结合,这也是现如今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和旅游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将乡村群众文化与生态旅游项目相结合,帮助丰富乡村文化内容,推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对于乡村生态景观进行再次改造,使乡村文化活动内容更加可以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其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奠定发展基础。其次,把原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同乡村旅游相结合,从原生态旅游方面出发,将生态旅游发展为乡村旅游的重点选项;通过网络不断总结并及时更新最新的旅游信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使当地的生态发展与旅游目标达成一致。
二、群众文化工作与旅游业的融合实践
目前,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行业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潮流,这种潮流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下面笔者从两方面对群众文化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要突出地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吴中区的甪直古镇从其名称到当地的风景、环境都可以感受到浓浓且地道的江南特色,这座古镇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甪直古镇的群众并没有把古镇原有的文化丢掉,而是将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让每位游客来到甪直古镇就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柔,领略到姑苏独特的韵味。在古镇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平日所见的江南水乡的日常没有任何不同,但是进入古镇便能够被古镇中浓厚的时代气息所感染,好似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江南水乡,而且甪直古镇妇女所穿的衣服十分有特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质文化遗产类项目中。这一特色也给该地区的旅游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传统的工艺渐渐失传,政府为此加大了传承传统工艺的工作力度,尽心尽力地带领当地群众共同保护传统文化,并利用群众文化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得到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使当地的旅游项目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二)要以文化推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
当地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就像是灵魂的支柱与事物的载体,双方都会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在这种社会现状下,旅游业成为一大突破口。人们参与到旅游中,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各个地区独有的风俗、文化,为以后的时光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回忆,这就是旅游的生命力所在。然而,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并不是单纯地将当地传统文化和旅游业强硬结合,而是要有更加创新的思维将其与当地文化融合,使当地的旅游文化更加适应人们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将群众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并一起发展,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下面笔者将从如何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将群众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之中展开研究,对未来的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以及定位,以政府的领导为主导方向,结合群众文化的工作思路,全方面推动乡村旅游中各个环节的发展,并对其成果进行调研,加强不足之处,加快对乡村旅游行业人才的挖掘以及对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供大家参考。
(一)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将旅游基础设施列入公共服务之中,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在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趋势下,要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与群众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当地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并且设立更多相关的服务项目,从而推动乡村旅游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公共服务中去,让群众来到景区当地,感受到当地人们对他们的热情。
(二)坚持文化主线宣传乡村旅游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群众,旅游活动中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需求可以说是乡村旅游行业中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深入挖掘的重要项目。旅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了解当地文化的过程,所以说文化是旅游之根本。为此,当地的文化部门要合理利用当地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以此来推动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提升当地旅游的品质,丰富当地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活动。在保证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多采取一些创新手段来吸引群众,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加强服务以及环境建设,从而完美地将当地文化旅游的魅力呈现出来。因此,旅游产业的根本还是要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主,保证其内容不变的同时,进行更多的创新。
(三)精准把握未来群众市场的变化趋势
政府文化机构在发展自身项目产业的同时,可以依靠现代手段来宣传自身特色文化。能否使用好现代技术,与自身文化产业能否走出去有着巨大关系。比如,使用现在的微信号、网络视频、游戏、影视作品等方式宣传自身文化,这样能使得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地传统文化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将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融合,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项目,比如农家乐、纪念馆、展览会、戏剧厅等,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加自身文化的知名度,让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到位,让传统文化占据公众视野,融入公众的精神思想。如此一来,就能带动传统文化热,进而发展文化事业。传统文化能否发展起来,政策的帮扶是至关重要的。政府文化機构要秉持着优劣筛选的原则,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倾斜,以便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最终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传统文化需要人才培养,政府文化机构要为打造传统文化人才投入相应的专项经费,用于培养传统文化人才。而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就需要各级政府文化主管机构有着灵敏的嗅觉,洞悉先机,全面升级本地的文化产业。
(四)充分认识农村旅游文化的可塑性
农村有很多特色景观,可以让游客开展丰富的娱乐活动,比如采摘、钓鱼、散步、度假等。以这些活动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这些生态旅游,农业生产发展都能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因此更适合作为吸引群众的旅游文化。要学会充分发挥乡村原有景观的空间想象性,将乡村本就拥有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旅游观光产品。
1.坚持乡村旅游的基础就是原有景观
始终坚持乡村旅游的基础就是原有景观,要觉察到乡村在旅游方面的可操作性优点,这些民俗文化可以将群众吸引到旅游地进行观光。同时,农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生态旅游文化建设也有着极大作用,比如本地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红色革命历史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农村旅游文化的特色景点。只有不断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开发,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旅游文化的吸引力。
2.开展新的旅游模式
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融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创新旅游活动,也能对生态景观格局进行塑造。乡村旅游建设之路想要得到蓬勃发展,仅仅靠着自身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方面容易出现漏洞。所以,引入当地产业的支持能够让乡村旅游建設之路得到经济支持,更好地进行发展。而当地产业也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品,培养出自身的文化品牌,打造出自身的利益链,群众流量的增多也能使企业减少发展中的宣传成本,从不同的方面获取利润。两者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利益循环,就能持续稳定发展。
3.推动文化元素全面注入旅游各个环节
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融合的方式无疑是一项重要方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的旅游行业已经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缺少文化的融入,这些旅游行业也会使群众产生审美疲劳,只有群众文化和乡村文化旅游结合的新型旅游方式,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切实推进群众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例如,在旅游购物方面,游客追捧的多数都是有着优秀文化产业的产品。因此,提高自身文化知名度,大力发展自身文化建设,让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相融合,就能带动当地经济,进而让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更为全面。
(五)旅游公众服务设施离不开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入
截至目前,很多公众文化服务仍没有将旅游公众服务纳入自身范围中,这就导致了公众服务设施在很多时候缺少支持和发展。能否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阻碍,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广开思路,积极调研,大胆创新。
(六)缺乏旅游复合型人才
目前为止,旅游行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急剧升高,然而在如今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前提下,懂得旅游专业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成为稀缺资源。另外,旅游行业还需要懂得文化管理、旅游管理、产品融合、文化资源调查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旅游发展在之前和文化并没有做到融合,相关的人才也不互通,就导致了文化和旅游的共有人才数量不足。因此,在教育体系上,大力培养懂得文化和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只有人才到位,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融合,促进行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也能在这个时代迅速发展,而二者相互融合,就能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飞速进步。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已经是大势所趋,成为这个时代旅游行业的新方向。在发展中要大力开发自身传统资源,根据文化特色,设计出最符合文化和社会需求的旅游经济产品,促进群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为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莺.山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6(03).
[2]徐树雄.以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旅游——西吉县龙王坝村旅游文化发展侧记[J].共产党人,2018(12).
[3]上官友珍.传媒助力农事节庆与群众文化发展[J].新闻战线,2015(06).
(作者简介:赵力铼,女,本科,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文体站,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