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思路 做强柑橘产业重庆市柑橘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2020-09-05谢涛何大维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技柑橘科技

文/谢涛 何大维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

重庆是国内柑橘研发中心和新技术的发源地,引领着中国柑橘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重庆市柑橘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建成以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教育服务支撑体系。但当前柑橘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环境不优、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工作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创新发展思路、做强柑橘产业,笔者深入调研,提出了加强重庆市柑橘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重庆市柑橘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

柑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市内拥有国家级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市农科院、三峡农科院和渝东南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依托科研院校建成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农业部西南果树实验站等部级创新平台。在这些科研创新主体和平台的支持下,全市柑桔科研能力日益提升,其中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柑橘深加工产品NFC橙汁、浓缩橙汁和橙肉等新品种不断开发,使国产橙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6%提高到40%以上;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全国技术覆盖率达85%,累计新增产值过百亿。

柑橘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公共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包含了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植检站、农机站等不同的主体。就柑橘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而言,已逐步构建形成了以公益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社会化经营服务组织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从农业各部门机构设置来看,在市农业农村委设有业务主管部门经作处、技术推广部门经作站,县(区、市)一级归口于农业农村委、果品办管理,在乡镇一级设有农技站(果技站)。在农村基层,主要以与柑橘产业相关的经营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科技示范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提供经营性的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主体以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向周边农民进行柑橘技术扩散和传播,强化专家培训农技人员、农技人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成果运用转化链。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为渠道,形成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具科技成果转化链,有力推进了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到人。

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晚熟柑橘创新团队逐步形成。在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稳定的财政支持下,构建了以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等为核心的晚熟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先后入选农业部种植业(果树)专家指导组成员、农业生态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第三类高层次人才、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晚熟柑橘育种、栽培、产后等领域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突出早晚品种研究,实现错季上市,解决淡季供应,填补市场空白,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成功早晚熟“渝红橙”“渝早橙”等新品种,种植面积达110万亩,有效缓解了柑橘集中上市、销售价格低廉的问题。晚熟柑橘开展分子辅选种芽,优先单系3~5个品种,实施育繁推一体化技术,创新节本增效配套技术4项,鲜食加工兼用良种2个,商品化处理技术2项。集成创新晚熟柑橘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机械化作业综合配套技术,亩产达到2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达到50%和70%以上。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实施以来,晚熟柑橘创新团队凝聚和支持了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重庆柑橘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有效推动了重庆柑橘产业快速发展。

重庆市柑橘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柑橘产业科技创新环境有待继续优化。柑橘农业科研投入绝对量和投入强度呈下降趋势。以重庆市农科院为例,作为全市规模最大、覆盖行业领域最广的省级公益性科研单位、“三农”科技创新领头羊,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设施设备、检测手段陈旧落后,跟不上科技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导致自主创新能力弱、科研成果档次不高、成果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不强。

柑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不足。长期以来,柑橘产业围绕科技项目做科研,缺乏市场需求,追求“短平快”的科技成果,品种同质化严重,技术产业化应用成本偏高,导致项目结束后项目成果束之高阁,缺乏后续熟化推广应用。由于科技成果化资金专项被取消,其他相关项目资金安排不到位,科研短期内缺乏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支持,造成柑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降低。同时,“院-企”合作不紧密、无渠道转化,且柑橘农民合作社服务层次较低,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全产业链服务,也缺乏明确的科技推广保障措施,农业科技保险设置空白,合作社与科研单位之间未能建立平等的利益分配机制。另外,专家与农技推广部门之间衔接不够,“专家-农技人员-农民”为链条的农业技术及成果转化通道不畅,科技专家不能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和科技服务需求,农技人员不熟悉专家研究成果和农民实际需求,农民获得科技信息量少,导致农业科技的上中下游不能紧密结合,科研成果难以较快实现转化应用。

柑橘产业技术人才不足。在柑橘产业技术创新链顶端,科研资源优势不明显,人才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不足,缺乏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优秀研究团队,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难以引进,吸引和留住人才难,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农村基层柑橘科技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困难,人才流失有增无减。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名在册,人不在岗。在编人员中,有的专业不对口,做不了农业推广工作;有的人员多数时间被领导安排做非农业推广的政府行政工作。柑橘产业农业科技推广后继乏人,严重影响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柑橘产业科技工作激励机制亟需完善。从创新端看,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设计尚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同时,运行机制不灵活,责权利不明晰,影响了科技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推广端看,柑橘产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柑橘农技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导致柑橘农技推广工作难以持续有效开展。再加上农技服务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工作量大面广,工作辛苦,致使优秀的农技人才留不住,留下来的也不甘心在农技推广岗位上工作。

加强重庆市柑橘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集聚全市柑橘科技人才资源,继续加强晚熟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不断壮大科研力量,强化创新团队内部管理,持续提升柑橘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重点围绕柑橘优良新品种选育、幼树抚育管护技术创新、果园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与推广、产后加工储藏保鲜等全产业链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进行深入科技攻关,持续提升全市柑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柑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加快培育柑橘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懂柑橘产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为基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二是强化柑橘产业职业农民培训。依托大型柑橘果园基地,通过创新培训机制拓展师资队伍,采取现场教学、现场技术指导与示范等方式,对周边果农进行柑橘种植实用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着力培育一大批具有较高生产、管理和服务技能的柑橘产业“土专家”、柑橘科技应用大户和产业带头人,以点带面,进一步带动周边柑橘产业发展。三是不定期邀请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市县级农技推广部门的相关专家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提升果农的柑橘科学生产、经营、管理技能,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四是积极组织柑橘生产经营企业技术人员、柑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以及合作社负责人等到市内外柑橘产业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技能和产业发展效益。

强化柑橘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信息服务。一是加强基层柑橘农技推广服务。健全基层构建县、乡(镇)、村(专业合作社)三级技术服务体系,配齐配强柑橘基地技术人员,做好基层柑橘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二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农技推广机构等单位科技特派员在柑橘产业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加强柑橘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与服务,培养柑橘科技应用大户。三是推进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拓展经营服务内容和范围,全面提高柑橘产业社化服务水平,提高柑橘种植效率。四是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加强柑橘产业生产、供应、消费、价格等信息收集、监测预警与发布服务,为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要利用手机短信、微信、专家热线等多种渠道,为果农开展柑橘生产经营提供及时的科技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农技柑橘科技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柑橘家族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柑橘的秘密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