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相关研究

2020-09-04张利贵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控制

张利贵

摘 要 在工业化发展当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只有加强对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才能真正发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作用与价值,满足生产工作需求。传统控制方法呈现出一定局限性,应该对其予以创新和改进,增强实际控制效果。本文将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索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措施。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控制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结构和运行原理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对于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类型也在逐渐增多,为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设备故障问题的产生,不仅会对正常的生产工作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应该以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对故障隐患的有效预防与处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因此,导致其稳定性下降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后期维护检修成本,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该明确设备基本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

1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自然气候因素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空气湿度、温度和气压等。尤其是当电气自动化设备处于室外时,如果未能做好有效的防护工作,在雨雪和雷雨等天气下会对其性能造成影响,导致零部件的损坏。如果设备周围存在强大的磁场,在电磁干扰下也会出现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对于该类影响因素的控制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在设备的生产与搬运等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导致在外界作用力下发生参数改变[1]。同时,设备的自身性能较差,未能做好科学设计或者在零部件上出现损害,也会影响其稳定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排查与分析,确保控制方法的针对性。

2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措施

2.1 优化散热结构

散热效果较差,就会导致设备的运行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其稳定性。为此,应该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散热结构加以优化,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防止由于散热不及时对零部件造成的损坏。尤其是在当前生产节奏逐步加快的趋势下,很多电气自动化设备都无法关机冷却,因此,在长时间运行中就会出现温度升高而导致稳定性下降的问题[2]。应该保持电气自动化设备周围的良好运行环境,及时通风散热,明确制冷模式的温度,实现对运行温度的有效控制。应用耐高温材料加强对散热结构的优化,使其能够在高温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2.2 完善设计方案

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方案的优化,是从源头上控制其稳定性的关键方法。应该对设备的用途、运行环境与运行时间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对其稳定心加以不断优化,增强其实际应用效果。运用统一标准控制设备型号,防止由于参数差异性对运行效果造成的影响。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总结,通过运行参数的记录与分析,对设计方案加以不断改进,防止故障问题的产生[3]。这不仅能够减少设备的后期维护,而且能够保障设备的安全。

2.3 合理选择零部件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零部件的合理选择,也能够增强其运行稳定性,应确保零部件质量合格且符合设备实际运行特点。对当前电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零部件选择时明确节点设计特点,在保障其良好运行效果的同时,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明确不同零部件的参数范围,使其与电气自动化设备保持高度协同性,避免在运行中由于频繁更换零部件而引起的稳定性下降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智能化时代下,很多零部件的自动化功能十分强大,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零部件的性能,有效控制其故障率。

2.4 加强管理维护

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够实现故障隐患的有效排查,從而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掌握不同设备的运行原理与结构特点,加强对设备的有效调试,从而解决其中存在的运行问题。在投入使用前,应该确保设备达标,重视对每一个细节问题的排查,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构建完善的定期检查制度,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总,为运维检修提供可靠的依据[4]。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参数情况,并对故障问题进行定位与处理。尤其是在老旧设备当中,更应该增加检查频次,对于无法正常工作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3结束语

气候因素、设备自身因素和外界电磁干扰等等,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且由于影响因素的不同,引发的故障问题也有所差异性。加强对设备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是提升运行效率的关键,同时也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应该通过优化散热结构、完善设计方案、合理选择零部件和加强管理维护等途径,实现对设备稳定性的有效控制,保障生产高效性与连续性。

参考文献

[1] 多里坤·艾克白尔.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J].电子测试,2020(13):15-16.

[2] 彭均力.试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3.

[3] 李奕丰.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9):119-120.

[4] 白璐.试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控制[J].通讯世界,2018 (9):103-104.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控制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解析常见电气自动化设备组装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