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贤县峻山林场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2020-09-04刘苍苓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林龄人工林公益林

刘苍苓

(双鸭山市集贤县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 集贤 155900)

1 区域概况

峻山林场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南部,双鸭山市北部,距离主城区9km。地理位置为:东经130°56′42″~131°15′50″,北纬46°38′01″~46°43′19″。东与福利镇相连,南和双鸭山市区岭西林场接壤,西与七星林场相邻,北与笔架山农场毗邻,东西长12km,南北宽8km。

地处完达山余脉,以浅山区丘陵地貌为主,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地势南高北低,平均坡度12°,平均海拔高度为240m,最低海拔125m,最高海拔495.6m。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严寒少雪,全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125d,平均日照时数为2850h,年有效积温2540℃,生长期在120-130d左右,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5℃,平均风速4.7m/s,五级以上风75d左右,主风向为西北风,四季变化较为明显,降水量525mm。

2 区域植物资源特点

植物区系属于东北植物区内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植物亚区,属温带性质,与我国其他植物区系存在普遍联系。完达山脉植物分布集中区,包括种子植物94科、336属、687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3属、5种,被子植物93科、333属、682种[1]。森林植被十分丰富,本地植被以红松为主,伴生有阔叶树种的混交林,伴生树种有云杉(PiceaasperataMast.)、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Rupr.)、黄菠萝(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山杨(Populusdavidiana)、黑桦(BetuladahuricaPall.)、椴树(TiliatuanSzyszyl.)等;林下主要下木有:毛榛 (CorylusmandshuricaMaxim.)、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忍冬(Lonicerajaponica)、绣线菊(SpiraeasalicifoliaL.)、杜鹃(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等,盖度多在20-30%之间;地被物有:羊胡子草(Carexrigescens)、铃兰(ConvallariamajalisLinn.)、唐松草(Thalictrumaquilegifolium)、北重楼(ParisverticillataM.-Bieb.)、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山蒿(Artemisiabrachyloba)等,盖度多在50-70%之间。

3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根据2004年与2014年两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从树种类型、林龄结构、人工林占比、公益林占比、自然度、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七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10a内峻山林场森林特征的变化情况。

3.1 树种类型及面积变化

峻山林场本期有林地面积为3 991.49hm2,以天然林为主,其中柞树林和软阔叶混交林(柞树占4-6成)占据优势,二者之和占比为81.2%。从数据对比结果看,2014年共有14种树种类型,较十年前数据增加2种类型;天然林面积增加了41.84hm2,较大的变化是软阔叶混交林面积减少了108.9hm2,柞树林面积增加了135hm2;人工林中增加了赤松林1.35hm2。经计算,两期(Shannon-Wiener)树种类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014和0.7347,呈现为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经过合理的森林经营,改变了原有优势树种组成结构,进而产生了类型数量的变化及各树种面积的变化(表1)。

3.2 林龄结构

林龄结构是反映区域森林生长与经营状况的有效因子。经两期数据对比可以得到,前期是以中龄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的41.37%,最小的为成熟林,面积占比为8.65%;本期中龄林面积占比进一步加大,占有林地的70.87%,成熟林面积占比只有3.97%。说明经过森林经营,林分龄组结构变化明显,应加大对中幼龄林的抚育经营,增加近成熟林比重,逐渐改变林龄结构使森林龄组结构趋于合理(表2)。

表1 两期树种类型多样性指数和面积对比分析表 单位:hm2Tab.1 Comparative Analysis Table of Tree Species Type Diversity Index and Area in Two Phases Unit: hm2

表2 两期林龄结构 单位:hm2Tab.2 Two-stage Forest Age Structure Unit: hm2

3.3 人工林占比

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已经禁止采伐,峻山林场现有人工林面积为637hm2,占有林地面积的16%,不足五分之一,其中幼龄林仅有278.06hm2。表明可利用资源数量十分有限,应加大力度进行人工造林,加快后备资源储备。

3.4 公益林占比

公益林是反映本地区生态区位重要因子,按照公益林的划分标准和保护等级,全场经营面积为5798.57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642.02hm2,地方级公益林1201.68hm2,公益林地面积占总经营面积的66.29%。公益林地所占比例接近7成,有利于生态建设。

3.5 自然度

按植被状况与原始顶极群落的差异及次生林群落在当前群落演替中所处的阶段,共划分5个等级。峻山林场没有自然度为Ⅰ、Ⅱ、Ⅳ级林分,只有Ⅲ级林分3354.49hm2,Ⅴ级林分637hm2。

3.6 物种丰富度

根据资料可知,黑龙江省现有高等植物2200种左右[2,3],以其作为参考值,结合本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布设的126块抽样样地数据,根据辛普森指数公式D=1-Σ(ni/N)^2(其中D是物种丰富度指数,N是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ni表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可以计算出该场植被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46,较前期少了0.02。

3.7 物种多样性指数

根据126个抽样样地记载的植物记录,按照加权平均法进行测算,可以得到本区域的植被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按照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大小,以5∶3∶2的比例进行分配测算。可以得到本期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是0.6214小于上期多样性指数0.6934,说明本地区植被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植被群落的生境变化影响了其生存条件,导致了有些物种的消失。

4 小结

通过对该林场近两期的森林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树种类型结构的变化,森林的龄组结构变化、人工林比例变化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随之发生变化。树种类型由2004年的12种增加到2014年的14种,林龄结构经过10年经营依然是以中龄林居多,可采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林面积占比不到1/5,后续可利用资源较少;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降低也表明了经过多年的经营,导致了生境的变化使得一些物种也随之消失。因此,今后在开发利用中要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森林经营。

猜你喜欢

林龄人工林公益林
杉木胸径性状遗传参数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檫树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川西亚高山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