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ECI模型的电子政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0-09-04陈云川张丹平

关键词:显性电子政务隐性

雷 轶,陈云川,张丹平

(南昌航空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昌 330063)

引 言

经过了近20 年的探索发展,我国MPA 教育在培养体系、培养规模和特色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MPA 的培养院校从最初的24 所发展到2019 年的243 所,MPA 教育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支撑[1]。

与此同时,MPA 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质量下滑。一项关于MPA 教育满意度的报告显示,公共部门最关注的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的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如何保障和提高MPA 教育质量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2]。当前我国MPA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过分关注知识的识记,习惯性地把满堂灌作为基本手段,简单化地将熟练、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目的[3]。教育界与学术界不断呼吁要对“我国MPA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观”进行反思与重构,以着重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理论解决复杂的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行教学改革[4]。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MPA 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水平?如何提升MPA 学员对知识获取的效率?如何促进MPA 学员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这些问题在客观上对当前MPA 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为基础,探讨基于SECI模型的MPA 电子政务课程设计,构建基于知识转换的创始场、交互场、系统场和实践场教学设计模型,以期通过知识场的构建促进电子政务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转化,提升MPA 学员的实践智慧。研究价值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第一,为MPA 课程教学提供了新视角。研究从SECI模型视角出发,探究课程如何设计更能有助于知识在知识场中的转化,从而呈现给不同学科和工作背景的MPA 学员更有意义的知识,从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结合和内化出发,促成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帮助MPA 学员将个人的隐性知识通过组织、概括、表达等方式实现知识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共享和提炼,并产生基于课程学习的新知识。

第二,为MPA 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还未见统一的面向不同背景MPA 学员的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本项目研究拟从SECI模型知识转化理论作为切入点,以促进MPA 学员间课程知识内化为导向,构建基于知识转换的创始场、交互场、系统场和实践场教学设计模型,形成基于知识转化和生成环境的课程教学“场”,为MPA 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研究选择电子政务课程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3 方面的原因:1)电子政务课程内容包含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情报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更有利用观察丰富知识元素的转化效果;2)由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的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接近或达到100%,MPA 学员对电子政务课程均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认知能力,能更好地控制学员工作背景和工作岗位带来的差异性;3)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规范,MPA 学员在工作经历中对于电子政务有基础性了解,具有知识交流、升华和共享的可能性。

一、SECI模型的理论综述

野中郁次郎及其同事于1991 年提出并在1995 年系统性阐述了关于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该模型认为知识创造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形成知识螺旋(Knowledge Spiral)的4 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为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通过共享经历建立起隐性知识的过程,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实现隐性知识传递。第二阶段是外部化过程(Externalization),指的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将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通过隐喻、类比、概念等方式实现知识转化。第三阶段为结合化过程(Combination),是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系统化,实现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过程。第四阶段为内部化(Internalization)过程,个体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并与自身原有知识相融合,升华为自身新增隐性知识。在SECI模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支撑场(Ba)”存在,知识创造就是通过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反复过程实现转化与创生的。

SECI理论模型早期也主要用来阐述工商企业的成功之道,然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的主要场域,这与SECI理论模型的核心内容为知识转化与知识创造存在内在密切联系,对此,教育界许多学者从SECI模型的理论框架出发探索了教育课程中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问题,并利用具体案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如李丽[5]从SECI理论模型出发,探索了我国高等教育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知识点选择与教学模式改革;汪全莉与王嘉[6]针对我国高校MOOC 平台存在知识转化功能不足的缺陷,基于SECI理论模型提出了优化及完善措施;刘霞[7]针对实训教学中存在知识转化的困境,根据SECI理论模型中知识转化的“四阶段+四场”过程,搭建了包含课程、教学、师资、实训基地和质量监督5 项核心内容在内的教学培养体系;钱昭楚[8]基于SECI理论模型探讨了社区教育中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及学习机制;程平与王爽[9]基于SECI理论模型,以重庆理工大学MPAcc 教育为例构建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框架模型;王浩兰[10]讨论了知识管理视域下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形成机理与对策;方刚[11]和薛岩松[12]从知识创新转化的角度分别探索了基于SECI拓展模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转化行为和行业特色高效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转化机理。

总体而言,国内教育学者主要运用SECI模型理论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课程和构建专业培养方案3 个方面,研究对象集中在大学教育、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运用SECI模型理论对我国MPA教育改革的文献相对少见,专门针对MPA 教育中某门具体课程的研究也尚未开始。

二、SECI模型视角下电子政务教学模式构建

(一)通过学习感知创始场实现知识社会化

学习感知的创始场是知识创造过程的起点,是知识社会化的阶段,如图1 所示。学习感知的创始场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独立的学生个体,创始场的交流载体主要通过课堂以及课余时间的面对面交流来进行。在课程教学伊始,充分营造教师与MPA 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氛围与环境,使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充分接触,相互了解。

创始场实现教师、学员隐性知识相互感性交互,通过共享经历帮助学员获得新的隐性知识。在创始场的阶段,教师和MPA 学员之间通过讲授、提问、交流,实现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在个体之间的转化与共享。

1.学情分析,明确课程学习目标

电子政务课程主要面向MPA 学员讲授,由于MPA 学员工作背景和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正式授课前有必要对学情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课前交流”环节,要求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简述对电子政务内容的理解并表达对课程学期的期望。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学习经历以及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对学情进行分析,确定课程教学个性化目标。

2.交叉互补,形成课程学习小组

在了解和掌握学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达成隐性知识共享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学员背景交叉互补,组建课程学习小组,促进知识交流交互共享。教师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多样化的分组方式或结合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问答来实现小组的构建,以此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为实现隐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社会化营造良好氛围。

(二)通过明示交互场实现知识外化

明示交互场主要实现知识外化明示的阶段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将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和活动的组织,引导每个学习小组对课程知识进行研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究和归纳总结,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等方式形成小组结论,实现学员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如图2 所示。

1.梳理内容,先导讲解释疑

电子政务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不仅仅是简单的“电子”和“政务”的相加,而是公共管理理论、信息通讯技术、公共管理政策等多维度内容的相互融合,同时还涉及到新型案例应用以及新趋势的解读。

结合MPA 学员工作学习背景,教师将电子政务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划分为电子政务核心应用、“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和电子政务评估与管理四大模块,分别解决“电子政务如何帮助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如何为民众提供服务?”“政府信息共享和资源公开的作用?”以及“如何评估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这四大问题。每个模块的内容由教师进行先导讲解和梳理,并结合内容知识点向各小组提供相应文献资源、研究报告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小组学习。

2.小组研讨,演绎外化知识

各学员小组针对所分配的知识模块内容,结合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源、研究报告等参考资料,对相应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和演绎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小组对该知识任务的总结提炼。

在这一阶段,每小组学员将通过课后讨论、QQ 或微信群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梳理,每位学员从自身视角出发,在组内还可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质疑与提问,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深入研讨,实现课程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三)通过共享系统场实现知识结合

系统场的主要目的是激励MPA 学员融会贯通学习知识。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中,在教师讲解模块先导内容后,将模块知识学习分解至每个小组,分组进行研讨和学习,如图3 所示。

1.知识分享,实现显性知识组合

在知识分享的系统场主要实现的是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组合,是一个将显性知识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在小组学习和研讨后,要求各小组进行知识分享,经各小组讨论梳理后形成的显性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分享平台,传播给其他小组。各小组根据研讨达成本组对相应课程模块的总体认知,并形成相应的研讨记录、文字性小结以及陈述PPT,通过手机移动端教学平台上传,分享小组研讨结果。

2.多维评价,促进知识转化反馈

在移动教学平台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应时间,按照模块教学进度安排小组进行课堂面对面的小组研讨汇报,展示小组研讨成果。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全体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小组研讨汇报时引入多维评价机制,由教师、学员以及移动教学平台数据三方对小组汇报进行综合评价。多维评价机制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学员对其他小组研讨内容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有效提升了学员在进行研讨汇报时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小组研讨汇报的评价为全体学员的知识转化反馈起到了进一步推动作用。

(四)通过应用实践场实现知识内化

知识的内化与共享系统场知识结合化有密切联系,在小组研讨、资料共享、互相质询和多维反馈环节,各小组学员通过对电子政务相应模块知识及相关资料的反复学习、交流和汇报,为将显性知识内化为自身新的隐性知识奠定了基础,如图4所示。

实践场注重结合真实情境和任务,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两种方式进行。

1.案例分析,加快知识内化过程

结合MPA 案例教学的特点,通过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搜索“电子政务”主题,选择“自建VS 外包?——香港特区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的思考”“政务服务4.0:永州市‘互联网+’政务”“W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滁州市多轮次政府流程再造带来的行政服务变革与思考”等入库案例,结合电子政务课程模块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每小组同学根据前期对模块知识的研讨学习,对相应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案例分析报告。

2.实践运用,促进知识内化迁移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还要求学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运用课程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实践场的实践运用学习,MPA 学员将显性知识结合进行吸收消化,用课程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完成知识的内化迁移运用。

三、SECI模型视角下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SECI模型,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构建了创始场、交互场、系统场和实践场,分别进行知识社会化、知识外化、知识结合和知识内化,如图5 所示。基于此核心内容,课程教学通过教师对课程知识进行模块化解构,以及多维的学生学习评价建立课程教学信息闭环,以知识结构提升绩效、以信息反馈促进教学持续改进。

(一)课程教学设计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以SECI模型为指导,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及实践效果。因此,结合MPA 学员自身特点,课程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按照章节讲解,学生按章节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章节进行模块化梳理,并以此开展课堂教学。

在教师先导讲解基础上,综合考虑MPA 学员学习工作经历,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相应的模块内容和案例分析任务;通过学生小组研讨、案例研读和分析以及实践,促进学生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以及学员知识在小组和班级中的交融升华。

1.模块化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选用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由金江军编著的《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教材共15 章,内容系统比较完整,反映了电子政务领域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政策和新趋势。在教材原有章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政务的前沿发展,授课时将内容重组为电子政务核心应用、“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电子政务评估与管理四大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前沿发展,如表1 所示。模块内容的学习由教师先导讲解和学员小组研讨两部分组成,通过创始场和交互场实现学员知识社会化和知识外化过程。

2.针对性案例研讨

经过教师对模块内容的讲解和学员小组研讨,电子政务模块知识已经经历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教学模块的内容,配以针对性案例研讨与分析,并要求每个小组分别就案例分析进行公开汇报,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如表2 所示。

表1 电子政务教学内容模块

3.融合性实践升华

作为课程结课作业,要求每位学员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运用课程四个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进行实践探索。此项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希望构建知识内化的实践场,帮助学员建立电子政务课程知识与自身工作实践之间的联系,通过真实场景的使用,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升华运用。

表2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列表

(二)课程考核

电子政务课程考核包括三部分内容:小组研讨、案例分析以及实践运用。

1.小组研讨考核

由于小组研讨汇报涉及课程基础知识模块,是每位学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在这部分考核时采取了教师、学员和平台数据多维评价的方式进行。评分结构如表3 所示。

表3 电子政务小组研讨评分表

教师主要根据小组研讨内容的准确性、深入性进行评分;学员主要根据小组对其他质疑的应答情况、小组分享的表达情况进行评分;移动教学平台数据评分部分主要参考小组在移动平台进行讨论的话题数量、点赞数量、浏览量等进行评分。小组研讨最终得分由教师、学员和移动教学平台数据评分累加得到,满分为100 分,占课程总评分的30%。

2.案例分析考核

案例分析部分要求每个小组提前对案例进行阅读,并针对教师给定的讨论问题形成小组分析陈词,在课堂进行案例分析报告。小组陈述讲解时间不超过10 分钟,并需要采用PPT 进行演示。其他小组对本节课主题案例小组陈述进行讨论和质疑,并派代表就质疑问题与主题案例小组进行思辨,思辨时间20 分钟。思辨结束后,由教师对学员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简要的点评、分析和提炼。

案例考核评分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评分构成,占课程总评分的30%。

3.实践运用考核

学员根据电子政务课程所学内容,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实践应用,作为课程结课作业。实践运用考核的形式可以是电子政务四个模块知识中的任意模块相关知识的实践应用,比如对本单位电子政务的评估、对本单位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思考等。

实践运动考核由教师进行评分,根据其理论基础的正确性、方案思路的可行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评定分数,占课程总评分的40%。

(三)实践效果

电子政务课程作为MPA 核心课程自2018 级MPA 开始,截至2020 年3 月共有2018、2019 级4 个MPA 班118 名学生参加课程学习。在对已完成课程学习的2018 级49 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员对基于SECI模型的课程教学模式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快融入相关 “场”的学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小组之间知识交互效果好。特别是在“共享系统场”和“应用实践场”的学习中,学员表示“其他小组成员从其不同工作背景对问题的思考,拓展了本小组对既定问题的研究思路”“教师案例教学帮助我们将课程知识与实际工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可以将课程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对2018 级学生访谈中也发现,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提供一些书籍或外部资料进行拓展知识获取。该建议已在2019 级课程教学中进行实施。

小 结

本研究通过SECI模型构建了MPA 核心课程电子政务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员在课程学习时隐性、显性知识的转化。本研究在MPA 的教学中进行了2 个班次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操作性强,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度高,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场、明示交互场、共享系统场和应用系统场有效的进行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化,课程学习效果好。在后续研究中可进一步对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并构建量表对知识转化过程的成效进行量化测评。

猜你喜欢

显性电子政务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
我国县域电子政务工作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