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硬件+软件”探析融媒体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2020-09-03王洋

传媒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硬件本土化

王洋

摘 要:近年来,各大融媒体中心积极制订建设方案,制定策略,打破运营机制,重新整合资源,在“硬件+软件”需求上寻求融合路径,努力打造本土化的融媒体中心。硬件以技术为支撑,软件以内容为核心,最终形成内外合力,共促融媒体本土化发展。故本文围绕“优化硬件,丰富软件”展开具体分析,拟为融媒体中心本土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路径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硬件+软件”;本土化;融媒体中心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8-00-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媒体纷纷面临转型的境遇,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各大媒体平台的首要任务。如何转?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这对媒体融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多年的探索,新华社、澎湃、郑州报业等逐步形成了融合模式,成为业内先进经验的典范。综合其共同点,发现媒体融合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打磨。

二、融媒体平台“硬件”要优化

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硬件)涉及指挥中心(领导报道,新闻线索,本地热点,传播分析),数据平台(全网、全省、本地数据),物理空间(基本装修、办公家具、硬件设备、网络系统)、运营团队(采编人员、技术支持、运营团队)等问题,每一个问题涉及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融媒中心的构建,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全盘皆输。因此,优化硬件,是搭建融媒体平台的前提。

(一)建立强大的网络数据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个有前沿技术支撑的融媒体平台,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整合,建立一个系统合理的融媒产业体系。目前,很多媒体集团与华为、电信、移动、联通等大型运营商签约,将大数据技术与媒体业务予以优化组合,夯实框架基础,从根本上推动融媒体转型。通过布局新闻指挥平台、发布平台、移动采编平台、大数据与舆情监测等平台,对数据进行汇集整合,搜索分析,实时定位,热点追踪,最终实现对本土用户精准分析,不断开发用户资源,进而取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扩大了媒体的宣传力、影响力。

(二)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如何将广播电视台、县级政府网站、内部报刊、社会媒体、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所有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张强大的网络运行机制,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融媒体中心要从组织架构、生产主体、流程再造、改革人才薪酬等多方面彻底打破旧机制,为建设统一管理的“中央厨房” “新闻超市”不断创新探索,进而提高融媒体业务管理和运营效率。

(三)成立自己的运营团队

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根据传统媒体运行方式,大部分媒体都是将技术分包给第三方,进行复制统一的模板系统,这样的系统构建虽然省时省力,但是这种“打包”的方式并非适用每一个融媒体中心,一旦系统出现问题,不但需要繁杂的技术沟通流程,还需要更多的财力来进行后续维护。定制专属自己的数据平台,建立自己的运营团队,可变“被动”为主动,运营团队可以根据自身融媒体平臺的特征,进行优化完善,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实现技术对接,及时解决采编平台问题。

因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依托大数据平台,融媒体中心的机构框架须要重新规划和配置,只有找准自身定位,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机制内部协调统一,形成传播合力。

三、融媒体平台“软件”要丰富

硬件组合好,就要想如何打造软件?融媒体中心发展离不开优质内容与有效传播。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优质内容,形成品牌是融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内容生产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随着短视频,网络直播的异常火爆,大量信息冲入用户视角,为了在时间上抢占先机,很多平台对信息并未进行深度加工,权威报道,原创内容、独家报道越来越缺失,以致很多信息失实。因此融媒体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思路,聚集用户,打造好看、好玩、真实的优质内容,成为融媒体中心的制胜法宝。

优质内容通常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客观真实。优秀的内容创作者要秉承客观真实的态度,结合专业,从现场深度挖掘一手信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真实报道。但是,目前市场上,很多内容创作者为了获取公众眼球,冲上网络热点,职业操守一点点丧失。很多内容并没有经过认真筛查,核实,就被放置网络,以致内容失真。“标题党”夸大事实信息,内容和标题严重不符等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媒体行业,真实是内容生产的第一要素,永远不能脱离这个原则。二是从策划、选题上大胆创新。融媒体内容的制作需要多变思维,敢于突破自身局限,创新题材。三是原创精品。新时代技术下,虽然各类信息繁杂,但是永远改变不了用户对于原创内容保持的新鲜度,一篇经过“打磨”的原创,通过图文并茂,精美的视频画面,极易被市场肯定,迅速传播。四是价值导向正能量。“真、善、美”一直是优质内容价值传播的主旋律,良好舆论导向的内容,很容易跟用户形成情感共鸣,达到内容黏合性。

因此,好的新闻内容需要专业性和导向性的清晰定位,是专注于视频、音频、图片、直播,这是根据融媒体的软实力来决定的。

(二)扩大传播渠道

融媒体形势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可视化新闻、沉浸式新闻等形态不断涌现,因此,各大平台对内容的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载体的分发方式,多样化呈现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各大融媒体中心在报道中,结合自身特点,在传播路径上不断创新,设计出多款新颖多样的融媒体产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式:方式一多平台报道。融媒体中心除了在客户端、微信、微博、广播、电视上发布内容之外,同时拓展热门平台,在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火山视频、抖音号等平台传播,能快速引发宣传舆论热点,引发用户广泛关注。方式二多手段报道。通过制作H5、海报、视频、直播等方式,将文字、图片、视频有效结合,实现多样化呈现。方式三是互动式报道。“互动+反馈”是内容效果最直观的评价。内容刊发后,及时做好跟踪报道,通过大数据形成的用户评价(点击量、评论量),追踪内容传播路径,做好数据分析,研判舆情至关重要。2020年,一场特殊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场极度缺乏口罩。尽管很多官方平台发布预约口罩通道,但是很多老年人依然不能从线上购买到口罩。“郑州发布”通过后台用户反馈,工作人员积极应对,甚至平台员工拿出自家备用的口罩送到群众家中,这一举动获得了群众的认可,赢得了口碑。因此,跟用户形成有效互通,真正解决用户需求,才能真正让融媒体中心“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

综上,融媒体中心的“软件”,涵盖了从内容生产、制作、传播、反馈、研判等方面,它是一整套闭环式的操作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四、结语

综上,融媒体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成功模式的简单复制。必须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市场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明确建设思路,进而构建技术平台,制定相应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只有打好“硬件+软件”组合拳,以技术为依托,以内容为根本,才能走出一条本土化的融媒体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永刚.关于地方传媒机构媒体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J].传媒评论,2020(10).

[2]黄楚新.中国媒体融合的新特点与新趋势[J].传媒,2020(04).

[3]徐国栋.大数据技术支撑融合媒体建设的讨论[J].数字通信世界, 2019(10).

[4]李文冰.变与不变 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的优质内容生产——兼评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J].传媒评论,2017(6).

猜你喜欢

融媒体中心硬件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文化育人视野下对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思考
统管新闻阵地 统战新闻媒体 统领新闻舆论
融媒体中心为县级传统媒体带来的改变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思考
云计算平台的计算机硬件远程实验室实现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并行硬件简介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