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
2020-09-03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他身材高大,精力充沛,喜欢舞枪弄剑; 又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过人,能用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交流,会演奏多种乐器,还用拉丁文写过一本书。他治下的英国,人文主义的清风从欧洲大陆吹来,牛津、剑桥等大学声誉鹊起,著名的剑桥三一学院就是他支持创办的。
亨利八世的强悍与专权终结了中世纪王公贵族间的血腥争斗,又使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制约,他的狡诈与通变令英国在欧洲强权争霸中左右逢源,最终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位“骑士国王”的众多轶事中,最为人乐道的就是他有过多次婚姻和更多的情人。而在他的六任妻子中,一位遭到冷遇直到被休,两位被斩首,一位死于产褥热,一位自觉隐退,只有一人修得正果; 又有一位曾是自己的嫂子,三位曾是前任王后的女侍。英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后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与他的婚姻有关。
本期封面是德国画家小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498—1543)的《亨利八世像》,现藏马德里蒂森-博内米萨(Thyssen-Bornemisza)博物馆,约绘制于1536年。其时亨利八世正当盛年,导致他与罗马教廷决裂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画中人的服饰尽显华贵,到处镶嵌着珠宝和真金,宽阔的身躯和猪一样的小眼睛形成对比,脸上透出彪悍、固执、精明和阴险,一代枭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亨利八世的第一次婚姻纯属政治交易,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1485—1536)本是西班牙公主,起初许嫁给亨利八世的哥哥亚瑟,不料婚后不到五个月亚瑟猝死。为了维系与强大的西班牙王国的同盟,亨利七世(Henry VII,1457—1509)不让凯瑟琳回国并向外界宣传她未曾与亚瑟圆房,然后命令次子亨利娶了哥哥的遗孀。凯瑟琳王后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很想为亨利生下一个继承英格兰王位的男孩,但不幸多次流产,唯一幸存的女孩日后成了女王并对非天主教信徒的英国人大开杀戒,被人称为“血腥玛丽”(Mary I of England,or Bloody Mary,1516—1558),那是后话。
再说亨利八世,因为不满阿拉贡的凯瑟琳没能为他生下男孩,不久就与王后的女侍官安妮·博琳(Anne Boleyn,约1501—1536)暗通款曲,其实后者的姐姐早就是亨利的情人。大约从1525年开始,亨利八世就以《圣经》称娶嫂者无后为由要求离婚,但遭到凯瑟琳的拒绝。当时的教皇是克莱门特七世(Clement VII,1478—1534),他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1558)的压力下,连续六年拒绝批准亨利离婚再娶。那个查理五世也就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而凯瑟琳王后正是他的姨妈。
安妮·博琳是个工于心计的女人,她的父亲是位伯爵,曾任英国驻法大使,她本人也在法国受过良好教育,来到英国宫廷前曾是法国王后宠爱的女侍之一,英国使臣和贵族到访时均由她担任翻译。1530年凯瑟琳王后已被赶出宫廷,博琳千方百计说服亨利脱离罗马教皇的控制,她推荐自家牧师克兰默(Thomas Cranmer,1489—1556)接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后者就任大主教后即宣布亨利与博琳的婚姻合法,又主张以《圣经》而不是教皇的敕命为基督徒的行为规范。
在克兰默的强力鼓动下,亨利于1533年1月秘密迎娶博琳,教皇闻讯后将其开除出教。刚愎自用的亨利旋即宣布与罗马教廷决裂,自己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宗教生活的最高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则为全英格兰牧守,承緒奥古斯丁使徒体系的圣公会为英国国教。在16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风暴中,英国宗教活动的主流处于一种介乎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微妙状态。后来有些受到新教加尔文派影响的人对英国国教中残存的保守因素不满,提倡更为纯洁的宗教信念和精神生活,对英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又是后话。
再说安妮·博琳,1533年6月被加冕为新王后,但是不久亨利就对她感到厌倦,转而追求其女侍简·西摩(Jane Seymour,约1508—1537)。婚后三年博琳被亨利下令逮捕,最终被判乱伦通奸而斩首,真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不过博琳对都铎王朝与英国历史的贡献不容小觑,她与亨利生下的唯一女孩后来成了英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那就是被称为“童贞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正是在她治下,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的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经济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也是她结束了其同父异母姐姐“血腥玛丽”对新教徒的迫害,实现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宗教和解。
安妮·博琳被斩首的次日,亨利与她的女侍官简·西摩订婚,10天后举行婚礼。一年后西摩生下个男孩不久就去世了,这个可怜的男孩就是后来继承父位的爱德华六世(Edward VI,1537—1553)。
亨利的谋臣急于为他寻找一位新教背景的新娘,前后共有八位贵妇名媛进入他的猎获名单,其中之一就是德国克里维斯公爵的女儿,名字也是安妮(Anne of Cleves,1515—1557)。及至这位德国公主抵达英国,亨利又对其外貌感到失望,传说他曾抱怨安妮脸上有痘痕。然而国王之聘不是儿戏,俩人还是于1540年1月6日宣布成婚。这位安妮不像前一位安妮(博琳)那样不识时务,她从一开始就觉察到亨利不爱自己,因此对外宣称二人从未同房,国王只是每晚行礼如仪,到她卧室来吻一下额头而已。当年6月24日安妮就搬出了王宫,7月6日收到亨利解除婚约的通告,7月9日正式离婚。作为补偿,克里维斯的安妮获得可观的馈赠,包括原先属于安妮·博琳的庄园,还被授予“国王挚爱姐妹”(King's Beloved Sister)的荣衔。她一直活到“血腥玛丽”登基之后,是亨利八世六位妻子中去世最晚的一位。
不久亨利就迎娶安妮·博琳的表妹凯瑟琳·霍华德(Catherine Howard,1520—1542)。后者出身贵族,但心甘情愿地担任前女王克里维斯的安妮的侍从女官,由此引起了亨利的注意。一开始亨利对新王后还满意,但此时他已遭受肥胖与腿疾的困扰而较少房事。 不久有人密报凯瑟琳与人通奸,经审讯供认不讳,结局是砍头处死。
1536年初的某一天,亨利八世在一次马上长矛比武中伤了大腿,从此不良于行,体重也严重超标, 这时候他不过45岁。1543年,亨利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娶妻,新王后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凯瑟琳·帕尔(Catherine Parr,1512—1548),在此之前她的两任前夫都去世了。帕尔心地善良、信仰虔诚,不偏不倚地照顾亨利前妻留下的儿女们。在她的影响下,亨利终于消停下来,同时也得到他的两个女儿玛丽、伊丽莎白的谅解。亨利去世半年后, 帕尔与担任护国公的老相识爱德华·西摩(Edward Seymour,1500?—1552)结婚——后者是亨利的真爱、 王后简·西摩的兄长。
亨利八世于1547年1月28日驾崩,按其遗嘱与简·西摩合葬于温莎城堡内的圣乔治教堂。在此之前,国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了王位继承人的顺序,依次是爱德华王子、玛丽公主和伊丽莎白公主。爱德华六世与玛丽女王都因病早崩,1559年1月15日,英格兰迎来了伊丽莎白女王时代。
封二图1—6是19世纪法国版画家德维利亚(Achille Devéria,1800—1857)根据亨利八世婚姻故事创作的连环版画。封三图7《爱德华六世与教皇》出自一位佚名画家,描绘的是亨利八世临终托孤的情景: 病榻上的亨利八世手指着自己的爱子爱德华王子——有人说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新教”国王,王子旁边或站或跪的是护国公西摩及一班近臣,王子对面的教皇和天主教僧侣则显得极为沮丧。图8和图9分别是“血腥玛丽”和“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撰文 梦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