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Six与7901班:中国图书馆界的美谈佳话
2020-09-03程焕文
程焕文
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1053 ~1110)有词曰:“翛然一室内,黄卷开佳话。”古往今来,寒门士子,翛然一室,苦学精究,建功立业的美谈不计其数,成名成家的佳话举不胜举。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百年历史中,亦不乏此类广为传颂的美谈佳话,今略述两个故事,以飨读者,并庆贺母校信息管理学院百年华诞。
Happy Six(快乐六君子)
“Happy Six”之说,起初仅限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前辈之间口头流传,并不见诸文字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前辈陆续淡出,在职者人生坎坷,沉默寡言,因而“Happy Six”之说几近淹没。
1993年,在隔绝40多年后,海峡两岸图书馆界重启交流,沈祖荣先生的公子沈宝环教授随中国台湾图书馆界第一个代表团重返中国大陆访问。在广州省亲期间,我时常陪伴沈宝环教授左右,谈天说地,问东问西。沈宝环教授生在(武汉)昙华林,长在昙华林,对昙华林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了如指掌,且一生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又交游甚广,坦坦荡荡,热心快语,自然如数家珍,因此,我有幸听闻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掌故与轶事。1997 年我的著作《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在我国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尘封了半个世纪的“Happy Six”(快乐六君子)故事昭昭乎若揭日月,由此开始在海峡两岸广泛传播,成为图书馆界的美谈佳话。
1920年,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皇后韦棣华女士(Miss Marry Elizabeth Wood,1861~1931)和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先生(1883~1977)在武昌昙华林创办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文华图书科(Boone Library School),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先河。从此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向前,沾溉神州图书馆大地,滋润九州图书馆学林,成为延绵不绝的中国图书馆学之母亲河。
文华图书科仿照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从大学本科生中招收修完两年课程的学生,再专修两年图书馆学,学成即可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文华图书科开办时先后从文华大学文学院招收了三年级学生陈宗登、裘开明、黄伟楞和二年级学生许达聪、查修、桂质柏。两个年级一共6个学生,加上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胡庆生先生和周楚蘅贡生4位教师,文华图书科最初的规模不过10人而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迷你学校”(Mini School)。那时文华图书科与文华公书林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前店后厂,彼此难分。课程教学和专业实习均在文华公书林内,6个同学合班上课、集中实习,翛然一室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后因文华大学调整学制,将春季入学改为秋季入学。1922年1月,文华图书科第一级学生陈宗登、裘开明、黄伟楞先行毕业;6月,第二级学生许达聪、查修、桂质柏相继毕业。两个年级同在1922年毕业,前后不足半年,后人不明就里,习惯将这两个年级的6个同学统称为文华图书科第一届毕业生,虽有失准确,但习惯成自然,亦无大碍。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大学刚刚兴起,国立大学屈指可数,教会大学名声较响。但是,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各类大学的招生数量普遍较少,此乃新式教育刚刚兴起之故,不难理解。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凤毛麟角,虽不再“十年寒窗无人问”,但仍然一朝毕业天下知,各地求才若渴,毕业后自然容易谋得高薪厚禄的美差。
当时现代图书馆在中国刚刚兴起,图书馆学专业在中国更是亘古未有,世人对图书馆学专业一无所知,一脸茫然,加上图书馆工作清贫如水,因此不被考生所待见。文华大学是全国名校,文学院6个学生能够转入文华图书科攻读图书馆学,自然难能可贵。虽然我们今天无从了解他们当时是如何选择图书馆学专业的,但是,可以想见的是,韦棣华女士、沈祖荣先生和胡庆生先生的感召一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3位导师的感召,6位学生才有了致力于图书馆事业的共同理想,成为志同道合的同窗。又因为不被世人所理解,时常要面对冷嘲热讽,经受社会乃至家人的压力,非乐观无以为继,于是他们常以“Happy Six”自诩,以彰显攻读图书馆学的愉悦和卓尔不群。从此,“Happy Six”遂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Happy Six”在文华公书林时翛然一室,自由自在,快乐地攻读图书馆学。学成后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共同走向图书馆,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图书馆事业辉煌。
裘开明(1898~1977),1922年毕业后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1924 年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攻读图书馆学,1926 年转入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193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裘开明获得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聘任,于1928年创办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并担任馆长。在担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38年间(1928~1966),裘开明白手起家,把只有几百册藏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打造成藏书量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的欧美最大东亚图书馆和东亚研究资料中心,享有“东亚图书馆馆长之领袖”(Dean of East Asian Librarians)盛誉。美国的中国研究巨擘、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亦发自肺腑地称赞裘开明为西方汉学研究的引路人。裘开明编撰的《汉和图书分类法》被世界各国东亚图书馆奉为圭臬,成为其图书分类法的不二之法,影响至为深远。退休后,裘开明应明尼苏达大学之邀,1966 年创办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担任首任馆长;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1967 年创办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担任首任馆长。裘开明一人一生创办3家图书馆,功勋盖世,在20世纪他人难以企及。
桂质柏(1900~1979),1922 年毕业后入职北京协和医院图书馆,1923 年任齐鲁大学图书馆馆长,1926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1931 年获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获得图书馆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回国后,历任东北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央大学图书馆馆长、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是享誉全国的图书馆界领袖。
陈宗登,1922 年毕业后担任中华政治学会图书馆主任20余年,1950年后先后担任外交部图书资料室和研究所图书馆负责人,成为外交部图书馆事业的创始人,受到周恩来总理好评。
查修(1901~1990),1922 年毕业后入职清华大学图书馆,1928 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图书馆学,1930年获硕士学位,193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抗战胜利后赴美,在美国终老。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查修是中国图书馆界颇有影响的人物。
黄伟楞和许达聪1922年毕业后均入职图书馆,二人英年早逝,出师未捷身先死,令人惋惜。
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界拥有博士学位仅4人:哈佛大学博士裘开明、芝加哥大学博士桂质柏、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查修和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刘国钧。“快乐六君子”独占其三,由此可见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和“快乐六君子”之威武。
“Happy Six”(快乐六君子)身处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终身致力于图书馆事业,率先垂范,光照百年,可亲可佩,可歌可泣。
7901 班故事
7901班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79级新生的班级编号,也就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79级第1班。虽然班级编号居于全校之首,但与其他班级并没有什么差别,就是个编号而已。
文革期间,流行读书无用论,中国教育事业处于停滞状态。文革开始后,受过良好教育的66级、67级和68级高中生纷纷上山下乡,相对于其后上山下乡者,属于真正的知识青年,因此通常被称为“老三届”。文革结束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老三届纷纷应试,以图走出荒野山村,于是77级、78级和79级又有了“新三届”之说。所不同的是,老三届是热血贲张的知识青年,新三届则是重燃希望之火的中青年,长者年过而立,拖儿带女,幼者尚未及冠,稚气尚存。77级1978年春季入学,78级1978年秋季入学,相距仅半年,多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甚少。79级则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较少。到80 级时已经是清一色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学生的入学年龄开始进入常态。因此,79级也就具有承上启下的入学年龄过渡特点。
79级入校时恢复高考只有两年光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尚处在复苏之中,当时只有图书馆学专业和1978年创办的科技情报专业,两个专业3个年级5个班的学生加起来也不过200来人。全系教职员工只有30来个。职称评审长期停滞,1978年才恢复,当时图书馆学专业仅有6位副教授:系主任黄宗忠,副系主任孙冰炎、彭斐章;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谢灼华,以及张琪玉、廖延唐。1983年9月,彭斐章老师晋升为教授,成为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学界晋升教授的第一人,其时79级已经毕业。
1979 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招收图书馆学专业新生61人,远远超过77级和78级。按照班级编制,本应分为两个班,每班30 人,因为没有足够的辅导员,不得已合二为一,由曾秀华老师担任辅导员。那时武汉大学年招生数量仅1,000 余人,一般每个班 20~40 个学生,7901班有61人,是79级最大的班。
79级入校时,学校实行大锅饭供给制。新生报到后,每人领到一摞各种各样的票。餐票分白、蓝、黄三色,分别对应早、中、晚三餐,每张32 开大小,上面布满了1 厘米见方左右的方格,每个方格内印有早中晚餐和日期字样。每天一日三餐,学生都要排长龙依次打饭,然后回宿舍就餐。排队打饭时,学生小心翼翼地从一大张饭票上撕下一片指甲大小的当日当餐餐票,交给饭堂的师傅,师傅才分给饭菜。所有学生的饭菜品种和数量都一样,一视同仁,只能少要不能多要。农村来的同学时常吃不饱,可是餐票的日期是固定的,一日三餐不多不少,用一次就没有了,只好忍耐。排骨汤是武汉的美食,学生饭堂每天也有统一供应,但是没有排骨,只是筒骨板骨的拆骨肉,汤多肉少。遇到漂亮可爱的女生,打菜的师傅习惯将勺子轻轻伸入汤桶中,慢慢拿起,多打一些肉片,以讨好女生。可是,遇到男生,大多把勺子在汤中搅和一下,肉片翻滚甚是诱人,舀起来就几乎没有肉片。如此这般,男生敢怒不敢言,无可奈何,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去。如今回想当时的情景,已经成为美好的记忆。开水票、澡堂票也是一样,只是没有标注日期。1980 年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渐改变,饭票分成了一分、两分、五分和一角、两角等几种不同的单张小票,学生自行购买,自选饭菜,大锅饭才终结。
如今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80%,可是1977年仅5%,1978年仅7%,1979年仅6%。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生稀贵,是各行各业的抢手货,许多大学毕业生踌躇满志,一心大展宏图。那时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大学生毕业生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工作,个人没有择业的自由。
1983年7901班毕业时,一纸派遣通知,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愁眉苦脸,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好在那时大家都有“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革命精神,于是打点行装,匆匆忙忙地各奔东西,从此天南地北,各安天命。
有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当时全国仅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招收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生,招生名额有限,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约有10 个硕士生招生名额,算是很多了,最后考分上线的只有7人。7901班考上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有5人:彭斐章老师门下的陈传夫、柯平、刘正福,谢灼华老师门下的程焕文,张琪玉老师门下的汪东波。此外,还有2人考上其他专业,2人公派出国留学,1人自费出国留学。7901班总计考取研究生者10人。
优秀毕业生则留校任教。肖希明是班长、全校三好学生标兵,留校担任图书馆学专业助教。练小川(第二任班长)、吴平(学习委员)、徐春和(第三任班长)留校任助教,参与创办编辑出版学专业,成为中国出版发行专业的第一批教师。杨励忠(第三任团支书)留校任助教,参与复办档案学专业。7901班总计留校任教者5人。
其他同学依照国家计划统一分配,奔赴各地图书馆工作或者新办图书馆学系任教,大多集中在北京、武汉、郑州、广州、成都等地。其后出于各种原因,同学们的职业多有变幻。
有先后从政的。曾经上山下乡的罗刚毕业后返回家乡大别山,从湖北省英山县的镇长,做到罗田县委书记,最后官至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经当过知青的黄金龙毕业后入职清华大学图书馆,接着考入北京大学读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再南下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后历任湖北省秭归县委副书记,枝江市市长、市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吴有必毕业后入职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后在中南财经大学攻读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南下广东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任教于国际经济贸易系,获得“南粤教坛新秀”称号,后担任广东省河源市副市长、广东省公路局副局长。汪菊平毕业后入职文化部,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等职。赵梅生毕业后入国家专利局图书馆工作,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北京的黄孝新,深圳的金吉武、孙永祥等亦颇有成就。
有先后转专业的。比如,法学博士余敏友现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江春现为武汉大学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端廷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是著名的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和西方美术史学者;傅小随任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太送曾任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木早现为《中国化工报》高级记者、专题部副主任。
有先后出国的。比如,夏威夷大学博士李继生现为夏威夷知名律师;夏威夷大学博士刘正福现为美国圣河西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万大东为美国咨询专家;法国地区行政学院社会学博士朱元发是社评界知名人士。移民美国的练小川、郑奋、田国庆,移民加拿大的李琼,移民新西兰的邓小夏等亦各有成就。
更多的同学一直从事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教学,如中央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刘俊瑞、中国版本图书馆研究馆员阚元汉、中央广播电台图书馆王亚、郑州财经学院图书馆馆长刘广普、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吴跃伟、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甘友斌、三峡大学图书馆馆长彭传新、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潘杏仙、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韵、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白华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徐恩元副教授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唯独下海经商者或自主创业者较少,张玉意、刘意成、黎萍、徐春和等各有成就。
7901 班佳话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缘由。百年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英才辈出,神州上下开枝散叶,大江南北桃李芬芳,大凡在图书馆界卓有成就者多为文华一脉,根本无需多问。21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界的学术论坛时常被7901 班的同学包场,人们总免不了好奇地打探英雄的出处和富贵的缘由,于是7901班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21 世纪中国图书馆界津津乐道的美谈和广为传播的佳话。
图1 7901班同学参加入学40周年纪念活动
7901 班同学在图书馆界和图书馆学界极为活跃者甚多,从北至南略举数端。
柯平,1983 年毕业后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 年硕士毕业后赴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由讲师、副教授升至教授、系主任,兼任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其间在职攻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理学博士,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第一届博士毕业生。2002 年转赴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任教,任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兼任南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2016 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9)副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录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著有《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管理学》《信息管理概论》《书目情报系统理论研究》《书评学概论》《文献经济学》等著作,是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与信息咨询和文献目录学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汪东波,1983 年毕业后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 年硕士毕业后供职中国国家图书馆,由馆员、副研究馆员升至研究馆员,历任中国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院长、馆长助理等职,现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标引与编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6年参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三版)综合编审,后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委会办公室主管,1991年参与主持定稿《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1988~1994 年参与主持国家“七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研制,1996 年主持《杜威十进分类法》中译本项目,1996年参与主持文化部科研项目“中文图书规范数据库建设”的研制,1997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编制,1987年后参与起草《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等多项国家标准;曾获文化部优秀青年、文化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等奖励,是中国信息检索语言与工具编制、文献与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业务与服务管理等领域的顶尖学科带头人。
向斯(功艳),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工作,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入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后,埋首古籍,潜心学术,研究宫廷版本、宫廷历史以及宫廷历史人物。1989 年第一本书《紫禁城秘闻》出版后,一发不可收,在中国、韩国出版数十种著作,包括《中国宫廷善本》《书香故宫》《清代皇帝读书生活》《天禄珍藏》《清宫珍籍流传宫外考》《中国宫廷御览图书》《皇帝品茶》《康熙皇帝画传》《康熙相薄》《雍正如是说》《乾隆南巡》《明清二十四后妃》《慈禧与晚清残局》《慈禧私家相册》《末代女皇的一生》《向斯说慈禧》《慈禧私密花园》《女人慈禧》《乾隆养生之谜》《故宫往事》《后宫的金枝玉叶》《皇帝的佛缘》《乾隆养生录》《漫游宫廷禁地》《漫游历史禁地》《帝王后宫生活实录》《皇帝的女人们》《中国历朝皇宫禁卫实录》《宫禁后妃生活》《中国古代宫廷生活》《最后的紫禁城》《皇朝天运》《帝王生活》《宫闱秘史》等,主编了《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等。向斯著作等身,成为当代著名宫廷历史专家、作家,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被誉为故宫“活字典”。
王国强,1983 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后,赴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教,1997 年以如水山人笔名编著出版的《糊涂厚黑学》风靡海内外,2005 年获郑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由助教、讲师晋升至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郑州大学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史专业研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图书馆学刊》副主编、郑州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著有《明代目录学研究》《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等10多种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河南省图书馆学会河南省图书馆学优秀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称号,是全国著名的文献学和图书馆史专家。
肖希明,1983 年毕业后留校,在图书馆学系任教,后在职攻读图书馆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由讲师升任副教授,1999年应聘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4 年重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图书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著有高校文科教材《文献资源建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文献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研究》《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发展》《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法律保障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等著作;曾获一系列教学科研奖励,是中国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图书馆管理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吴平,1983 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与新办编辑出版专业,在职攻读图书馆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 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由助教、讲师升任副教授、教授,曾任出版科学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1998 年起历任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务部教研办主任、教务部副部长、教务部部长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编辑出版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等职;发表编辑出版学、目录学、书评学、高等教育研究等领域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图书学》《图书学新论》《书评理论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编辑本论》《编辑学原理》《中国编辑思想发展史》《中国编辑思想史》等10 几种著作,主编的《中国编辑思想史》填补了中国编辑学理论研究的空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7 项;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青年女教职工,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华中农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教书育人”奖等,是中国编辑出版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陈传夫,1983 年毕业后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 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在图书馆学系任教,在职攻读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2001 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由助教、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2009 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成为图书馆界首位入选者。历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部主任、本科生院院长等职,现任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曾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图书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个科研项目;主编有《图书馆学研究进展》、著有《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图书馆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研究》《国家信息化与知识产权:后TRIPS 时期国际版权制度研究》等著作;曾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是中国图书馆发展理论、信息资源知识产权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萧德洪,1983 年毕业后入职厦门大学图书馆,后在职攻读厦门大学研究生,1997 年获硕士学位,从普通馆员做起,由馆员、副研究馆员升至研究馆员,由部主任升至副馆长。2008 年升任馆长后,继承首任馆长裘开明开创的事业,在任十年,励精图治,全力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和新馆建设,相继完成厦门大学德旺图书馆(7万平方米)、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6 万平方米)等新馆建设,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沙叻丁宜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为马来西亚馆舍面积最大的图书馆,把厦门大学图书馆打造成了中国一流的高校图书馆。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CALIS 等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现任厦门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馆长,是全国著名的大学图书馆馆长。
程焕文,1983 年毕业后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 年硕士毕业后赴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任教,在职攻读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2003 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由助教、讲师、副教授升至教授、二级教授,历任信息管理系副主任、主任、图书馆馆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资讯管理系主任、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总务处处长、校长助理等职,现任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学专业和历史系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主任,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图书馆学学会理事长等职,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个科研项目;著有《沈祖荣评传》《晚清图书馆学思想史》《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权利研究》等数十种著作,参与编纂《广州大典》《清代稿钞本》等大型历史文献丛书;曾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国家级精品课程等数十项科研教学奖励。在担任馆长的20年间(1998~2019),改建、扩建和新建图书馆11万多平方米,把中山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为建筑面积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第一大高校图书馆。2017 年当选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管理委员会委员,2019年连任并当选IFLA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成为中国图书馆界有史以来在IFLA 的最高任职者。
7901 班同学大多出生于乡野山村的贫寒家庭,在校期间多靠助学金维持生活和学业,最高的甲等助学金也不过每月17.5元。同学们翛然一室,青灯黄卷,寒窗苦读,有珞珈共读的同窗之情,有上铺下铺的同室之谊。毕业后,虽天各一方,独自发展,仍心照不宣,守望相助;虽各为其主,各有所职,仍不约而同,殊途同归。
7901 班同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者不少,有10多位同学获得博士学位,如柯平、肖希明、陈传夫、吴平、程焕文、余敏友、江春、李济生、刘正福、朱元发等;有多人为博士生导师,如陈传夫、吴平、柯平、肖希明、程焕文、余敏友、江春等。
在图书馆界和图书馆学界任职者,有3人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陈传夫、汪东波、程焕文),3人为二级教授(陈传夫、程焕文、肖希明),2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传夫、柯平),4人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陈传夫、程焕文、柯平、肖希明),担任图书馆馆长、副馆长者10余人。
在教育部学术机构中,2人担任国务院学委员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陈传夫、柯平),3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陈传夫、程焕文、柯平),2人曾任教育部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传夫、程焕文),3人担任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程焕文、萧德洪、肖希明)。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中,2人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传夫、程焕文),5人担任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焕文、汪东波、陈传夫、肖希明、柯平)。
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中,有4人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委(陈传夫、柯平、程焕文、汪东波)。
在中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中,7901 班同学发表的论文连篇累牍,“罄竹难书”。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建设》等核心期刊的编委会中,7901 班同学的名字亦“泛滥成灾”。
7901班著作等身者众多,能说会道者不少,且在全国图书馆界各类组织机构中担任要职,自然成为各地竞相邀请的“香饽饽”,时常行走江湖,出没图林。因此,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学术会议上,总免不了同台唱戏,俨然图林天下只有7901 班,好在听众喜闻乐见,尚未审美疲劳,于是7901班成为业界的美谈和学界的佳话。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7901 班同学因改革开放而相聚珞珈,又因改革开放而大有作为,成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新世纪的荣耀,乃至中国图书馆界的骄傲,的确无愧于业界的美谈和学界的佳话。
如今,7901 班的同学已过知天命之年,纵横驰骋,独领风骚的时代必将逝去。未来,7901班的佳话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神话”,如同“快乐六君子”一样百年一遇的“神话”。
2020年3月31日
于中山大学康乐园竹帛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