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组织运行绩效评价及对策分析
2020-09-03王家喜范守城李俊
王家喜 范守城 李俊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 401147)
科技特派员制度自1999年在福建南平试点以来,在全国得以全面推广,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着力解决“三农”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而形成的一项制度创新。重庆市自2004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先后实施“十百千”和“双十百千”行动,制定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十条举措》、《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发“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重庆科技特派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重要力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了突出贡献。
1 指标体系构建、数据处理
1.1 指标选取
为了全面科学地对科技特派员组织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在选取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
1.1.1 全面系统原则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业、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多种社会要素,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等多个社会主体的合力参与,因此指标体系要尽量反应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整体运行情况,全面系统地反应各个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效益。
1.1.2 科学性原则
科技特派员整体工作运营涵盖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社会、过程与结果各个方面,故指标选取要求能够科学、客观地反应科技特派员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选取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调研、评议等得出的明确结论的指标。
1.1.3 简明性原则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由政府推动的宏观行动,其涵盖的社会领域大,涉及的社会主体较多,因此要尽量避免复杂冗余的指标,着力抓住关键指标,选择概括性强、代表信息量大且易于理解的指标。
在遵循指标选取的全面系统性性、科学性、简明性的原则基础上,结合以上影响科技特派员组织整体运行绩效的主要因素,建立科技特派员组织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情况、管理情况与服务效益3个方面出发,细分为18个三级指标,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 比较矩阵的构建
根据表1建立科技特派员整体运营绩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以及层次分析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参照表2的九分位判断法构造A-B,B1-C,B2-C,B3-C判断矩阵,具体的判断矩阵分别如表3~表6所示。
1.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在完成判断矩阵的构造后,需要使用一致性指标CI与随机一致性比率CR进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公式如下:
(1)
(2)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在容许的范围内,即判断矩阵是满足一致性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7。根据层分析法一致性检验方法,计算出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1 科技特派员整体运营绩效评价指标
表2 判断矩阵标度
表3 A-B判断矩阵
表4 B1-C判断矩阵
表5 B2-C判断矩阵
表6 B3-C判断矩阵
表7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表8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结果
由表8可知,以上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进一步计算指标层所有指标对目标层相对重要性权重值成为层次总排序,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层次总排序对应的数值即是各个指标层指标的相应权重。
2 重庆科技特派员组织运行绩效实证分析
根据科技特员组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11。按照表10所示的评分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打分),进而计算整个科技特派员组织的运行绩效的总和得分,见表11。
表9 层次总排序
表10 指标评分标准
表11 权重及综合得分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反映了各项指标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大小。从表11可以得知,在科技特派员组织运行绩效中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益在3个准则层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可见科技特派员服务取得的效益对整个组织的运行绩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农民取得的收入水平这项指标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与科技特派员整个组织的工作目标(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相契合。而在选派情况和管理情况2个准则层指标中的所占的权重则相对较少,反应了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在选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问题。
2.1 科技特派员选派精准度不高
重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突出重点、保证质量”的原则,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企业、合作社等通过文字描述,对于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需求不够明确,导致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和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机转接,农村地区对技术、管理、创业、金融、销售等方面的科技特派员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过去的科技特派员多以技术指导和服务咨询为主,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2.2 科技特派员进驻乡村相对较少
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库区于一体的最年轻的直辖市,总面积8.24万km2,以主城都市圈为核心,加快推进渝东北城镇群和渝东南城镇群3大片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致力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重庆的连片特困地区正集中在渝东北秦巴山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这些地区路途遥远,交通相对不便,导致科技特派员入驻乡村的次数相对较少。重庆市科技特派员以公益性特派员为主,在被选派为市级科技特派员时还需承担单位大量的工作,本职工作与科技特派员工作本身存在较大矛盾。
2.3 科技特派员缺乏有效考核、监管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考核,重庆市科技局出台《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市(区)县之间沟通联络机制不畅,对于科技特派员的考核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地调控和跟踪。近年来重庆市科技局虽然对科技特派进行了考核,但对于考核的结果运用不明显,并未在相应的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中得到充分体现。
2.4 科技特派员缺少系统培训
重庆市80%以上的科技特派员来源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对于科技特派员政策了解、认识程度、工作职责各种不同,只是从宏观上整体熟知,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科技特派员面对的是一项新的工作,其虽然具备专业知识储备,但是有可能缺乏专业化组织的领导,在受援单位服务过程中难以对技术、管理、金融和市场等进行全面地掌握,这对科技特派员也是巨大挑战。
2.5 科技特派员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宣传主要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启动仪式暨培训会等活动为媒介,邀请重庆日报等新闻媒体到会采访报道,同时刊登宣传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情况。但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相关政策宣传及贯彻落实情况仍然存在不足,科技特派员到基层进行农业科技普及教育时,未对科技特派员的典型事迹、经验做法和服务成效进行总结归纳和宣传,科技特派员身份在所服务区域被明显淡化。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从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组织整体运行绩效的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组织绩效处于中等水平,仍然具有较大进步空间,未来科技特派员组织应该更加明确整个组织工作的奋斗目标,为实现组织目标制定更加详细的战略计划,加强对组织内部个体尤其是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整个组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 对策建议
3.2.1 提升科技特派员选派精准度
结合科技特派员服务区县情况加强与各区县科技局沟通交流,进一步确定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摸清区县农业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需求情况,做到及时更新维护,进而建立供需对接的有效信息资源库;扩大选派领域,突破以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为主的局限,积极吸引全国范围内工业、企业等领域内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特派员,加强供需对接;实施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区县特色主导产业,按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进一步向产业链后端延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2.2 运用多元化指导方式
充分利用配套建设的专家大院、星创天地等平台,在相对集中的地方为群众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发挥“互联网+”网络平台优势,通过QQ群、微信群和电话视频等形式开展远程在线服务;开设“科技特派员”网络公开课,结合农事安排,录制应季、适时、通俗、易懂、大受众和高效率的农事课堂。
3.2.3 加大科技特派员考核监督力度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从市级层面制定统一详细的科技特派员绩效评估体系,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服务情况与在职单位绩效评估挂钩,增强工作积极性;突出过程监管,科技特派员需要将服务情况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实时填报,不定时向服务企业询问科技特派员服务情况;强化科技特派员考核结果的应用,对于考核结果优秀或合格的以职称晋升、项目申报、通报表扬等形式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纳入下年度的科技特派员选派。
3.2.4 增加科技特派员培训活动
注重科技特派员整体培训,每年度、每次选派时,由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协会邀请专家对整个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从政策支持、经费保障、项目支撑等方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全方位地解读,让所有人全面系统地了解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农业产业化、科技金融、企业创新管理、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进行政策的宣讲和理论的讲解,不断丰富科技特派员的一线指导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参与市外培训,科技特派员起源于福建南平,试点于西北地区,而在浙江等沿海地区丰富发展,加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与其之间交流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助推重庆科技特派员工作发展。
3.2.5 加强科技特派员宣传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的重要指示,充分利用当地电视、报纸和新媒体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显示度;借鉴学习山东广播电视台科“技特派员在行动”融媒体专栏方式,开设科技特派员专栏,充分挖掘科技特派员典型事迹,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大面积宣传报道,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