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本论》的城市化理论研究
2020-09-02文彦斐
【摘 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遵循城市化规律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本文从《资本论》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探究城市化规律,为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资本论》
一、引言
城市化的概念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但其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1858年,马克思在其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提出“乡村城市化”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城市化的早期雏形。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马克思的城市化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二、理论分析
(一)城乡融合思想
最早,并没有所谓的城市、农村的概念,城乡是合一的。随着分工的出现,城乡合一开始向城乡分离的转换,城乡分离在社会的发展中又暴露出诸多弊端。于是,城乡分离又开始向城市化的演进,这一对立统一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可以集中实现城市和农村的优点,这里的城乡融合不是早期的城乡合一,而是经过演进之后,由城市化进程所推进的城乡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得以将二者的缺点吸收。马克思认为城乡间的对立是阻碍城市化发展的首要因素,这一对立既是物与物的对立,又是人与人的对立。在城市化演进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极富远见的的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城乡融合,必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物质充裕、文明进步、科学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的提高,生产方式有所转变。城乡融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步融合,从城乡无差别分离到高水平、多层次的融合演进。
(二)人口迁移思想
马克思指出,各个地区的生产方式不同,生产力程度不同,必然会造成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会由生产力低的地区向生产力高的地区流动,而劳动力的流动又会造成人口的迁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影响人口的决定性因素,而社会生产方式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中,经济增长与劳动力的流动又密切相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得城市的生产效率进一步以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增长。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与物质资料之间的不平衡性,这取决于劳动力同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劳动人口和资本(生产资料)相适应才能进行长期稳定的生产,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不匹配会使得劳动力从生产资料匮乏的地方向生产资料充足的地方进行转移。
(三)城乡一体化思想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城市和乡村的出现和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低下的初期,城市和农村并无差别,甚至没有这两个概念的出现,在生产力出现差别的时候,人们的分工有所不同,开始出现了城乡的分离。城市和农村的交叉螺旋演进,具有对立性和统一性。马克思认为城乡分离是一种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分工又是城乡分离的基础,二者对立统一。他认为,城乡分离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城市化的推进,在长期会消除掉城乡间的分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一)深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外出务工人员落户难,无法享受当地的社会保障,大批转移人口无法得到妥善安置。将外来人口的安置问题细化,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接入,相关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福利政策有所保障,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
(二)推进农村金融的变革
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启动资金是关键。政府要调整金融制度的城市偏向,建立相关配套的政策,切实为农民贷款提供政策保障。在组织架构、人员培训、制度政策、服务意识等方面都要以农村为导向进行相应的变革,确保农民能享受到农村金融的服务。
(三)农业转型升级,全面现代化
当下农民农业还是以个人为主,不能形成优势产业链条。在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培育产业链,因地制宜,突出農村优势,借鉴城市工业的管理方法推进农业,切实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借鉴我国优秀合作社的经验,使农业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开发本村优势产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四)从三种要素角度出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劳动要素方面,要尽快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务工农民的户籍、社保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切实利益,不再有后顾之忧;在土地要素方面,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好处,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激活乡村内在动力;在资金要素方面,加大政策倾斜,放宽贷款准入门槛,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存刚:从《资本论》角度探讨我国城乡一体化,《资本论》研究.
[2] 吴晓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两个误区及其政策[J].调研世界,2009.
[3] 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文彦斐(1995-),男,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