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研究
2020-09-02袁丽桃周菊李佳
袁丽桃 周菊 李佳
【摘 要】目的:探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保存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无锡市康复医院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常规临床护理操作,观察组进行全程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下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包括HR、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还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冠心病;生存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226-02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及健康安全,其中冠心病占很大比例[1]。一种将康复护理贯穿到患者住院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即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已在我院开展。本研究探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无锡市康复医院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住院患者;(2)年龄≥60岁;(3)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4)意识清楚,有一定学习能力。排除标准:(1)不稳定型心绞痛;(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心力衰竭;(3)临床资料不完整;(4)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住院期间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进行症状观察和体征监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一般常规日常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全面的康复护理档案。对入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档案,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和各种专业护理计划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后的延续。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旨在通过专业康复护理,提高患者主动运动训练和改变不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冠心病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明确全程康复护理达到患者康复的目标和计划。(2)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方式向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形象的方式,让患者全面认识冠心病。(3)进行个体化心理康复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运用康复心理学理论、原则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专业、个体化心理指导,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紧张、焦情绪虑。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建立康复的信心,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支持和肯定。(4)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打太极和慢跑;根据患者分级运动测试结果给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方式等,鼓励患者自主运动,达到提高心肌利用氧气能力,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扩张能力的目的。
1.3评价工具:(1)心脏各项指标评分,内容包括HR、心绞痛稳定程度评分(轻度为0~3分,中度4~7分,重度8~10分)、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轻度0~6分,中度7~14分,重度15~20分)。(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中文版明尼苏达慢性心功能不全评分调查量表,包括3个维度21项条目,每个条目6级得分为0~5分,总分为0~10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6min步行实验:让患者在医院走廊步行,测定患者6分钟内在平坦、硬地上快速步行的距离,患者出现不适或不能坚持,暂停或终止实验。(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D)、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评分。使用护理部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89满意;70~79较满意;70分以下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将观察组心脏各项指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实验距离值、SAD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与对照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均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HR、心绞痛稳定程度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及常规心内科护理,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全程康復护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常规心内科护理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及6min步行实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及常规心内科护理,两组均有显著改善,全程康复护理观察组显著优于常规心内科护理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护理前SAD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及常规心内科护理,两组均有显著降低,全程康复护理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心内科护理对照组;全程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心内科护理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p<0.0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年化程度逐年增高,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者阻塞,或者冠状动脉功能发生改变,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嚴重导致心肌坏死。冠心病临床常见有心绞痛型、隐匿型、心力衰竭型、心肌梗死型、猝死型五种,其中最常见为心绞痛型,最为严重为心肌梗死型和猝死型。老年人血管硬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粥样斑块,冠状动脉代偿能力下降,心肌需血量增加,心肌供血量不能得到保证,会出现老年冠心病一系列的症状群[3],冠心病通常表现为疼痛、心悸、呼吸急促、出汗、头晕等症状,同时伴有恐慌、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冠心病临床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传统的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加常规心内科的岗位责任制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减轻患者症状[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对临床效果及改善身心健康期望5]。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康复医学不断进步,目前临床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形成了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团体协作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6],其中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肯定[7]。
全程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康复护理贯穿在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全程。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家属和患者的深入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整体医疗计划,建立康复护理档案,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计划。在护患沟通交流中,双方建立信任,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性格、脾气及生活习惯等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方面的信息,在后期的健康宣教中,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会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计划中,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8]。全程康复护理还包括让患者学会自我康复护理,让患者能够肯定自己在康复过程中取得每一点成绩,提高康复的信息。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心内科岗位责任制护理相比,全程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心脏各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 6min步行实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程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全程康复护理模式下,患者心态积极,心情放松,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自主循序渐进进行心脏康复锻炼,自主运动,改善了心脏功能,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本组研究结果还显示,与常规心内科岗位责任制护理相比,全程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SAD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心内科护理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心内科护理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兼顾患者生理、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疾病对患者带来的心理应激,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成绩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10],全程康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同样可以激励护理工作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也是对全程康复护理模式的一种肯定。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其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运动能力,还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方满,林平,高学琴,等.D型人格: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0):1448-1449.
[2] 杜若飞,王盼盼,田丽,等.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246-1251.
[3]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521-528.
[6] 白玉蓉,王佳楠,白洁,等.住院高龄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征特点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4):343-344.
[4] 胡玲.浅议冠心病护理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251-253.
[5] 马春凤.三级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36-37.
[6] 刘玮楚,王俊,罗业涛,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2):20-23.
[7] 康晓凤,李峥.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9(3):251-253.
[8] 袁媛.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43-45.
[9] 吴岳,李庆印.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18):2180-2184.
[10] 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