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泉源笔下的田园牧歌

2020-09-02熊文祥

东坡赤壁诗词 2020年4期
关键词:泉源田园诗牧歌

熊文祥

当代田园诗的发生与发展,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仅《东坡赤壁诗词》推出的田园诗家,就有好几十位,诗词作品更如茂林丰草。这就使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当代田园诗家身处大变革的时代,如何构筑自己笔下个性化的田园和对田园进行个性化的述写,已经成为田园诗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谓个性化的田园,不必是与现实如出一辙的田园,而是变形取神的精神上的田园,如陶渊明、王维笔下的田园。所谓个性化的述写,就是田园诗家,对田园的感受超越共性的一般化的表述。这种表述的必然是独具风格的、个性化的。自古迄今,能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唯有东晋的陶渊明与唐代的王维。他们是于现实的田园之外,构建了自己心目中的精神田园(前者以孤贞意象,后者以禅意)并能对其进行个性化述写的。在当代田园诗家中,目前,虽然很少有人能构建心目中个性化的精神田园,但对田园进行个性化的述写,已成为众多田园诗家追求的目标。杜泉源就是其中一员。

杜泉源对田园个性化的述写,表现在他田园诗作的牧歌情调。

因为杜泉源唱给我们的是一首田园牧歌,所以,我们在评论他的诗作时,就没有必要用紧贴现实这一标准去衡量。艺术这东西很奇特,如果与现实贴得太紧,反而会影响牧歌的纯美。可能杜泉源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他的田园诗作中,有意与现实拉开一段距离。他抛开了当代農村中的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对田园只作纯美的审视。如写《乡村初夏》是“天青原野碧,绿荫晚风凉”,《山趣》是“笛吹新曲调,霞染故林风”,写《山中夏夜》是“清心听瀑挂,独坐语天仙”,写《秋暮》是“谁染夕阳浑不觉,远山苍翠近山红”,等等。诸如此类的述写,无不表现出诗人心清如水、恬然自适的情怀。远山、近水、明月、清风、幽露、松云、笛音、楚调,诸多乡村景物构成了一幅幅田园牧歌的画面,令人沉醉流连。表面看似不食人间烟火,骨子里却跃动着一颗热爱生活之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若无后者,只是一味模拟古人,那就成了历代唱滥了的“隐士诗”,也就失去了时代意义。写这类田园诗,易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拟古。杜泉源的诗作,恰恰在这一点上有别于时下某些拟古之作,为新时代的田园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杜泉源的田园牧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诗性思维。这是构成他个性化述写的首要前题。否则就是人云亦云,纵是牧歌,也无存留的价值。为什么当代田园诗作,常常会出现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弊端,说穿了就是缺失了诗性思维。诗性思维说起来有点玄妙,其实就是诗人对眼中田园个性化的感受、由这种感受激发出的创作灵感。前几年读过吕克俭一首写《紫玉兰》的绝句,结句是“小别卿卿才数日,跟谁学会抹胭脂”,读着这样的诗句,一个不谙世事、带点调皮的小姑娘的可爱形象跃然于读者眼前,与其他写紫玉兰的诗迥然有别。这就是诗人对紫玉兰的独特感受,是由诗性思维产生的个性化述写。杜泉源也是深谙此道的。如《春分》诗写道:“花信风传春已半,千红万紫寻常见。水滨鸥鹭舞晴光,从此一天长一线。”“从此一天长一线”就是诗人对春日渐长的独特感受。春日渐长,一般只能用时钟计量,诗人却能别开生面,用“长一线”来计量。这就摆脱了一般化的描述,而进入个性化的述写了。这种述写,也是由诗性思维产生的。俗语云:“过了七月半,一天短一线。”诗人善于从民谚中提炼语言,将其诗化。这是一种能力,是诗人素质的体现,很是难能可贵。用在此处,既形象,又新颖。又如《秋山》一诗:“山泉一壶煮云根,夜雨添寒碧萝村。惯漱苍烟松骨劲,茗香浅淡自安身。”“泉煮云根”也属诗人个性化的体验,不说泉流绕石而说“泉煮云根”。“煮”字用得极活,将无生命的东西赋于生命感,将静态化为动态,新人耳目。这种意境构成,同样离不开诗性思维。“惯漱”“茗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展现诗人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但这种旷达情怀,自古迄今,并非诗人所独有,而“泉煮云根”却不是大家共有的体验。此诗的个性化述写,全赖此句。再如《秋分》一诗:“炎凉匀昼夜,物候又秋分。草挂幽遐露,风吹自在身。淡云穷碧落,潦水滞关津。但爱枫林晚,青峰势若奔。”其“风吹自在身”也属诗人个性化的体验,看似造语平淡,实则苦心经营,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得来的佳句。

田园牧歌式的诗作,对语言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它禁辛辣、禁油滑,禁艰涩,造语必需自然、淳朴、抒情、雅丽,有时还要带点野趣。杜泉源对这点是把握得比较好的。“桑椹乌红菜籽黄,乡村三月正农忙。”“二月山村招远客,新居别致抱溪流。”“满山花伴故园行,夜听蛙声早听莺。”造语皆自然、淳朴;“柳梢芽晒米,湖畔鸟催耕。”“鲜花萌瑞草,绿蔓拥山门。”“果熟繁霜降,树红新锦裁。”造语皆抒情、雅丽;“草色晴和亲嫩笋,松溪深处试新茶”“蚕月农桑浑未了,郎哼楚戏过山丘。”“东风也有无情处,吹落樱花似雪花。”此等语皆野趣盎然。杜泉源眼中的田园景物,皆以自然之眼观之,以自然之口出之,以自然之笔写之,去雕琢,去艰涩,去浮华,去甜腻,给人澄明清沏的感觉。当然,诗歌的语言还是重在创意,如宋代梅尧臣的“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就是诗歌语言创意的范例,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中,不妨在这上面进一步精研深探。

读杜泉源的田园诗,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他对这种田园诗的牧歌风调,在审美追求上有一种自觉,并力求形成自己田园诗的风格。这是非常可贵的。风格是诗作的名片,打造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综观古今有成就的诗家,无不以独异的风格存留于后世。真诚希望杜泉源先生对此有不懈追求,在个性化述写的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真正形成田园诗作的牧歌风格。

(作者系国家一级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黄冈市作家协会主席、本刊主编)

猜你喜欢

泉源田园诗牧歌
杜泉源
田园诗
奔涌吧!泉源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春分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牧歌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