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08~2017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20-09-02林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2008~2017年的10149例住院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构成及死因顺位等, 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决策层合理配置资源、做好疾病的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广东省某院病案统计数据库2008~2017年的出院10149例死亡病例。分析2008~2017年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及病死率、患者年龄分布与构成比分析以及患者死因疾病类型。结果 2008~2017年该院的出院总患者为765957例, 其中死亡10149例, 病死率为1.33%, 10年间该院的出院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但病死率从2.18%下降至0.81%, 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男性住院患者病死率从2.77%下降到1.07%, 女性住院患者病死率从1.67%下降到0.57%(P<0.05)。死亡患者中男6177例(60.86%), 女3972例(39.14%), 男性病合计死率为1.74%, 女性合计病死率为0.97%, 男性合计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最大年龄为104岁, 最小年龄是5个月, 中位年龄73岁, 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0.5±16.2)岁, 与女性的(70.7±16.2)岁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年龄集中分布在50~89岁, 共计8479人次(83.55%), 其中以70~79岁(26.66%)及80~89岁(25.39%)年龄组的死亡人数最多。20岁以上的死亡患者, 病死率从0.32%上升至7.55%, 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的疾病分类中, 第1位为肿瘤(37.02%), 第2位为循环系统疾病(22.43%), 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13.79%), 前3位死亡原因占比共73.24%, 男性与女性患者前3死因顺位是相同的。结论 政府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加强健康教育, 本院应重点投入建设肿瘤科、呼吸科、脑病科及心血管科, 提高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及救治能力。

【关键词】 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74

某院地处南粤大地, 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首批医院之一, 是集医教研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 拥有5家分院, 床位达到3000多张, 门诊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住院人数逐年上升, 现对该院广州地区4家分院2008~2017年的10149住院死亡病例進行统计, 分析病死率的趋势变化, 了解年龄、性别构成, 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 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决策层合理配置资源、做好疾病的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广东省某院病案统计数据库2008~2017年的出院10149例死亡病例。以出院第一诊断(主要诊断)为死因分类标准, 疾病分类方法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使用Excel2007及SAS 9.2进行统计学分析。病死率趋势分析采用Cochran-Armiage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008~2017年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及病死率分析 2008~2017年该院的出院总患者为765957例, 其中死亡10149例, 病死率为1.33%, 10年间该院的出院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但病死率从2.18%下降至0.81%, 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男性住院患者病死率从2.77%下降到1.07%, 女性住院患者病死率从1.67%下降到0.57%(Z=-32.24、-24.76、-20.61, P<0.05)。死亡患者中男6177例(60.86%), 女3972例(39.14%), 男性合计病死率为1.74%, 女性合计病死率为0.97%, 男性合计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3, P<0.05)。见表1。

2. 2 患者年龄分布分析 死亡患者最大年龄为104岁, 最小年龄是5个月, 中位年龄73岁, 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0.5±16.2)岁, 与女性的(70.7±16.2)岁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7, P>0.05),死亡年龄集中分布在50~89岁, 共计8479人次(83.55%), 其中以70~79岁(26.66%)及80~89岁(25.39%)年龄组的死亡人数最多。20岁以上的死亡患者, 病死率从0.32%上升至7.55%, 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有统计学意义(Z=71.49, P<0.01)。见表2。

2. 3 患者死因疾病类型分析 死亡的疾病分类中, 第1位为肿瘤(37.02%), 第2位为循环系统疾病(22.43%), 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13.79%), 前3位死亡原因占比共73.24%, 男性与女性患者前3死因顺位是相同的。见表3, 图1。

3 讨论

3. 1 病死率方面 2008~2017年, 随着医院的迅猛发展, 某院的出院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疑难危重病例的收治比例逐年增长, 但病死率从2.18%下降至0.81%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院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 这与该院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 狠抓医疗质量有关。

3. 2 性别构成方面 死亡患者中男6177例(60.86%), 女3972例(39.14%), 男性病死率为1.7%, 女性病死率为1.0%, 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3, P<0.05)。这与国内外的相关报道一致[1, 2], 造成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可能有一下原因:①男性的职业特点导致男性从事危险工作比女性多, 男性承受的社会压力也可能大于女性;②男性拥有更多的生活不良习惯比如吸烟、酗酒、熬夜等;③生理特点决定, 比如雌激素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保护因素[3]。改善工作环境,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减轻心理负担和定期体检等有助于降低男性死亡率[4]。

3. 3 年龄构成方面 在年龄分布方面, 除外10岁以下的儿童, 病死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死亡年龄集中分布在50~89岁, 共计8479人次(83.55%), 其中以70~79岁(26.66%)及80~89岁(25.39%)年龄组的死亡人数最多。老龄化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要积极开展老年人卫生保健教育, 让老人年增强健康保健意识,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共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延长人均寿命。

3. 4 死因构成方面 在死因顺位结果中可看出, 2008~2017年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这与相关报道一致[1, 2], 与作者对该院1998~2007年的死亡病例分析的死因顺位也是相同的[5], 说明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依然是威胁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应该把这部分疾病作为重点投入及研究的课题。肿瘤作为死因第一位, 可能与城市的环境污染, 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有关系, 降低肿瘤病死率的重点是病因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 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做全面的身体检查, 对疾病做到早预防, 早发现, 早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作为死因第二位, 与居民饮食结构中高糖、高盐、高脂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为死因第三位, 与城市环境污染有关, 近年来城市在治理城市污染方面在作出努力, 如关停部分污染企业, 小汽车限号通行等。

综上所述, 加强城市污染的治理, 开展全民健身、均衡饮食, 提倡全民戒烟、杜绝被动吸烟对降低前三位疾病的死亡率都将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伟彬, 刘颜, 伍友春, 等. 2003-2016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疾病谱统计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 2017, 24(4):241-244.

[2] 孙珍娟. 2008-2013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 2015, 22(1):66-67.

[3] 李明明, 馬凤霞.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健康指导. 中国循证心血管杂志, 2015(3):421-422.

[4] 李文霞, 赵丽华, 孔德宝, 等. 黄石市某院2010-2012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中国卫生统计, 2014, 31(3):552-553.

[5] 林玲, 黄志萍, 林英姿, 等. 6010例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现代医院, 2009, 9(9):141-142.

[收稿日期:2020-02-17]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
2011—2015年住院前十位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浅谈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浅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