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

2020-09-02梁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2期

梁冬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方法 200例足月妊娠产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0例。参照组采用Foley's導尿管进行引产, 观察组选择宫颈球囊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89.00%、引产24 h内分娩率49.00%、加用缩宫素占比50.00%, 均低于参照组的78.00%、27.00%、70.00%, 总产程(7.28±2.14)h短于参照组的(8.24±1.03)h, 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的20.00%, 新生儿结局异常率10.00%低于参照组的24.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

颈球囊提高了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 减少了不良反应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保障了分娩相关情况和新生儿结局, 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 宫颈球囊;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宫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33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分娩方式, 对高危妊娠产妇帮助较大。临床用Foley's导尿管和宫颈球囊进行了比较研究, 发现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中的作用更好, 提高了产妇的分娩效率, 减少了分娩中的异常现象, 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宫颈球囊为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保障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 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概率, 详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足月妊娠产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0例。参照组平均年龄(28.85±6.62)岁。观察组平均年龄(28.71±6.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均符合引产条件, 孕周在37~42周, 均为初产妇, 经胎心监护后均显示为反应型, 要求经阴道试产。排除产妇有阴道感染、胎盘前置等不良情况。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采用Foley's导尿管, 在放置前对胎心进行监护, 掌握胎儿在子宫内部的情况, 并排除自发性宫缩, 让产妇排空膀胱并保持截石位, 用0.5%的碘伏对会阴部到阴道消毒后, 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 然后对宫颈进行二次消毒, 用卵圆钳将18号Foley's导尿管球囊放入宫颈管内口中, 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 剂量在80 ml左右将球囊变充盈, 再将球囊轻轻回拉, 让球囊壁紧贴宫颈内口, 然后夹闭尿管末端, 对大腿内侧要给予一定的牵引起到固定和拉直的作用。放置好后对胎心进行监听, 观察产妇有无不良反应、阴道出血等情况, 并保障产妇的活动不受限制。同时每3小时对胎心进行1次监护, 检查尿管牵引是否适当, 判断尿管有无脱落等, 如果松弛要重新进行拉直固定, 若尿管自行脱出, 要记录脱出时间, 及时对阴道进行检查并进行宫颈Bishop评分。取出指征主要包括:临产、宫缩过频(10 min内的宫缩次数>5次, 胎心率或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胎心监护异常(保持基线持续偏低, 出现变异缺失、变异减少等情况)、胎膜破裂、阴道过量出血、放置球囊超过12 h未脱出。如果取出时产妇无临产现象, 要为其进行0.5%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1. 2. 2 观察组 选择J-CRB-184000型号的宫颈球囊, 放置前操作同上组, 然后在宫颈管内放好宫颈扩张球囊的双球囊, 可以使用卵圆钳安放, 用无菌生理盐水40 ml将子宫球囊进行填充, 保持充盈效果, 然后回拉球囊, 保障球囊和宫颈内口的紧贴效果。让宫颈-阴道球囊在宫颈外扣除, 用无菌生理盐水20 ml对阴道球囊进行填充, 保持充盈, 然后将两个球囊放在宫颈外口和内口的两侧后, 用生理盐水填充, 将两球囊容积分别增至80 ml, 填充和放好后操作同上组。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结局。分娩相关情况主要包括:引产成功、引产24 h内分娩、加用缩宫素情况以及产妇总产程。不良反应包括放置后不适感、感染、发热。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的分娩相关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89.00%、引产24 h内分娩率49.00%、加用缩宫素占比50.00%, 均低于参照组的78.00%、27.00%、70.00%, 总产程(7.28±2.14)h短于参照组的(8.24±1.03)h,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引产后,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的新生儿结局比较 引产后, 观察组的新生儿结局异常率10.00%低于参照组的2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高危行为, 稍有不慎新生儿死亡率会增加, 产妇大出血几率会增加。临床为了提高引产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用Foley's导尿管和用宫颈球囊引产进行了深入探究, 发现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引产中的操作方法更科学, 产妇在放置后感受的不适较少, 提高了产妇在引产过程中的配合度, 缩短了引产产程, 让羊水性状、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保持在较标准的范围中, 保障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指数[1, 2]。

用Foley's导尿管和用宫颈球囊引产在临床中的使用概率都很高, 两种方式比较后发现宫颈球囊引产如下效果更具優势:对宫颈等的扩张程度更大, 而且更稳定。放置后形成更稳定的固定效果, 减少了球囊脱落等不良次数。宫缩效果更明显, 保障了引产效率。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引产中的合理性更高, 保障了宫颈内外的受压情况, 提高了宫颈内外受压的均衡性, 为引产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3, 4]。

而且宫颈球囊使用后胎心稳定较好, 减少了胎心变异、缺失等几率, 提高了经阴道分娩几率。宫颈球囊对于分娩后的感染等不良情况也有所控制, 减少了剖宫产例数, 为产妇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5, 6]。宫颈球囊虽然在操作上步骤要多于Foley's导尿管, 但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后, 对产妇的引产诱发、新生儿存活等都有非常好的保障, 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机体发热等不良反应。宫颈球囊保障了引产成功率, 对引产前宫颈评分也有较好的保障, 降低了引产对子宫、宫颈、阴道等的损伤, 减少了产妇在引产过程时分娩不利的情况, 让产妇完成阴道分娩, 提高新生儿娩出速度[7]。

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辅助作用较高, 为医护人员争取了较多时间, 让总产程明显缩短, 缓解了引产压力, 提高了足月妊娠产妇在本院的安全性[8]。宫颈球囊的脱出速度和完整度也比Foley尿管要好很多, 而且宫缩过频、阴道过量出血等明显较少[9]。经过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引产24 h内分娩率、加用缩宫素占比均低于参照组, 总产程短于参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新生儿结局异常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提高了引产效果[10]。

综上所述, 宫颈球囊提高了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 减少了不良反应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保障了分娩相关情况和新生儿结局, 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祁芬莲. 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 2017, 4(64):12529.

[2] 李淑蕊. 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7):811-813.

[3] 刘学琴, 刘永鑫. 单球囊导管对足月妊娠产妇产程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24):3313-3317.

[4] 汪淑香, 葛爱平, 纪建英. 宫颈扩张球囊促足月妊娠初产妇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 浙江实用医学, 2018, 23(2):148-150.

[5] 方大俊, 孙翔, 颜凤, 等. 宫颈COOK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的效果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3):130-132.

[6] 张蓉蓉. 宫颈球囊扩张器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及护理.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2):206-208, 283.

[7] 赖宝玲, 张铨富, 许韶荣. 双球囊导管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7):993-996.

[8] 甘焱宁. 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 2017, 4(65):12844.

[9] 骆雪蓉, 许韶荣, 梁佩丽, 等. 宫颈扩张球囊和米索前列醇促妊娠晚期宫颈成熟的疗效观察.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7, 38(3):46-48.

[10] 冯英, 杨柏财, 徐萍. 分娩球在COOK球囊引产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25):1972-1975.

[收稿日期: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