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村子喜姑娘
2020-09-02马海木呷
马海木呷
十年前,我在阿里村的村小里当老师。阿里村地处高山之巅,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每日都有云雾在山间缭绕,鸟儿在林里鸣叫。山脉一碧千里,弯曲的小路在山林和地界旁盘旋。由于是高寒山区,阿里村只能种植荞麦、玉米和土豆三种粮食。这三种粗粮养育了阿里村人们纯朴厚实的性格。而这种纯朴深处,其实也有一种固执和愚昧镶嵌在里面,在我往后的时光里,也深深体会到了这种纯朴所带来的困扰。
每到七月荞麦金黄的时候,阿里村的人们就来到山头的荞麦地里,手握镰刀,在荞麦地里收割,把荞麦一小垄地堆在一起,像一座座小山似的,等过些时日把秸秆里的水分晒没了,再用木架背上山,把荞麦一捆一捆地叠放在木架上,弯腰背上,起身走过蜿蜒的山路来到房屋附近的一个小平坝里,两个人对站着用木丫杈撑起的连枷又打落,以此来脱粒。我就在那金黄的荞麦地中间的小路上,遇见了背着荞麦的子喜姑娘。那个早晨,太阳还没出来,路旁的杂草上都挂满了露珠。我遇到背着成捆荞麦的村民,就让路站在一边,而走在最前面的子喜姑娘,也看到有人迎面而来,就侧身站在了一旁,我们都相视一笑,我示意让她们先走,等她们走完了,我才继续上山。那一天,是我去当老师的第一天。子喜姑娘,也是我在阿里村遇见的第一个人。按她的话说,我俩是有缘分的。
阿里村的村小建在山坡上,是一座破旧不堪的土房。学校的房檐边绑着一根竹杆,竹杆上挂有一面国旗,以此代表此处就是村里的学校了。而那面国旗也雨淋日晒,已经褪色成了灰白色,虽然失去了鲜艳的红色,却也削弱不了它的力度,依然独自在山风里尽情地飘扬。整个学校就我一个老师,和二十几个学生。由于是山里学校,动员入学和通知报名都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我在八月中旬就已经上山了,那时候一些晚熟的荞麦才开始往回背。
经过两三天的报名之后,就正式上课了。我的教师生涯,就在阿里村的山坡上伴着朗朗的读书声开始。那个时候,十七岁的子喜姑娘,在学校上方的荞麦地里,成捆成捆地拴成了堆。
起初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子喜姑娘在路上遇见时,我也只是笑一笑,而她也只是羞涩地笑一笑,便低头从我身旁经过。后来,渐渐地熟了,我们就开始说话,再后来,每到空闲时,她就到学校里来和我聊天,听我讲故事给孩子们听。这时候我才知道,子喜姑娘从没读过书,目不识丁。有时,我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课,她就在门外听我讲课。我能从她那张漂亮脸蛋里的大眼睛里读得出,她是非常渴望读书的,而这时已经到了青春萌动的十七岁。
永远忘不了阿里村山里的冬天,枯草泛黄,寒风瑟瑟,路上的水洼都冻成了冰。我穿上棉服,戴上围巾和手套,依然抵挡不了寒冷从衣服里侵入,直抵到骨子里去。由于太冷,没办法在教室里上课,我就让孩子们捡来学校旁边树林里的枯枝干柴,在学校门前的院子里烧起火,让孩子们围坐在火堆旁唱歌、讲故事。黄昏时,晚炊的青烟笼罩着整个寨子,母亲呼唤孩子吃饭的喊声和狗叫声随着北风在村庄里时高时低,等到夜幕降临,一阵凄凉的感觉便随着黑夜来到我的心头。一个人独守着学校,屋外是寒冷的冬天,屋里是内心的寂寞,那个冬天的夜晚,我彻底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
一天晚上,我正蜷缩在被子里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的时候,子喜姑娘来了,带着一只火盆和一堆木炭,我们就在屋内生了火,边烤火边聊天。子喜姑娘由于没有走出过大山,懂的事情不多,无非就是几个小时候她父亲给她的讲的神话故事,或者就是村里发生的一些小事情。我就给她讲外面的世界,汽车、火车和高楼大厦。每次我聊这些的时候,她就睁大眼睛,很好奇地听着,流露出对外面世界无比的向往。
子喜姑娘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总喜欢把长发梳成辫子放在脑后,而山上的姑娘们的头发都大多如此处理,因为只有这样,在做农活的时候才能更方便。而子喜姑娘虽然如此朴素,但这些都掩飾不了子喜姑娘是一个小美人的事实,谁都知道她只要好好打扮一下,便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美女。之所以如此,我在地界的小路上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就记住了这个美丽姑娘的容貌。
从那以后,子喜姑娘每到晚上就来陪我聊天。她每天都带来干柴或者木炭,一烧起火,屋内就洋溢着一股暖暖的暧昧。等到火熄了,我就送她回去,走过收割过的荞麦地,走过深夜下的松林,之后再一个人回学校。直到有一天,她说她不想回去了,想在我的房里坐到天亮。我感到莫名其妙,心里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我在想这孩子是不是青春期那复杂的心思在作怪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难免不发生一些事情。那时,我还在思念远方一个仍在校园里的女孩,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执意要送她回家,她拗不过我,只有嘟起嘴走在我前面。我也只有默默地跟在后面,送她走过荞麦她和松林。
就这样过了三四天,她一直都没有来。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又抱起干柴和一些土豆来了,像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的样子,像以前那样和我有说有笑。我也没问她那几天为什么不来坐,谁也没有捅破,就像那几天的日子在我俩的记忆里都抹去了一样。我们生起火,烧土豆吃。此后,她有时还带来正在绣的衣服和绣包之类什么的,就和我坐在一起做针线活。我给她讲一些故事,她也是听得很入神,一个故事完了,她总是苦苦央求:“再讲一个吧!再讲一个吧!”。我们都没有说话,我在看书,她在绣衣物。只有火盆里的火炭在吱吱作响。等到了一定的时间,我收起书,她也收起针线活,她在前我在后地送她回去,夜夜如此。
山上的冬天昼短夜长,淳朴相伴的夜晚,我和子喜姑娘建立了如亲人般的友情。有一天,我问子喜姑娘想不想读书,她说这一直都是她的一个梦想,而如今都十七岁了,来不及了。我说没事,以后我每晚都教你,就这样,小我六岁的子喜姑娘成了我的夜读生。她很勤奋,加上她的聪慧,我所教的她都能一字不落地记住,我给她找来本子和铅笔,给她布置作业。这样才两个多月,她就已经把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学完了。子喜姑娘往后一生的学业,也就停留在了一年级上册的那个阶段。
元月,临近放假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到了子喜姑娘该来的时间了,都没看到她的影子。我心里暗暗感到些许失落,原来平常不很在意的一些事情,形成了一种习惯以后,等它没再按常轨出现时,难免让人感到有点沮丧。那晚,我带着失落的心情准备入睡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走近的脚步声,我一打开门,子喜姑娘便出现在门口,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刚哭过,我让她进了屋,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一下子哭了出来,扑倒在我肩膀上。我问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才啜啜泣泣地告诉我,她才两岁多的时候,父亲在赶场时遇见了母亲的堂哥一一子喜的舅舅,两人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子喜的父亲就把子喜许配给了舅舅家的儿子。今天,舅舅家的几个人带着彩礼钱到家里来提亲,她父亲已经很豪爽地答应了这门亲事,为了庆祝,刚才都已经杀猪宰羊了。子喜偷偷把自己不想嫁给表哥的想法给母亲说了,可母亲在这个家里也没什么决定权,私下里请示父亲的时候,父亲坚决地说:应允过别人的事怎么能够反悔,这不是要扫我脸面吗?事已至此,任子喜怎么反对,也无济于事了。我不知该怎么安慰她,只是拍了一下她的背脊,给他说,或许你表哥人很好呢。她显然不想听到这些,更加哭得厉害了。那一夜,我们没有生火,一起坐在床沿上,她在啜泣,我在沉默。末了,她说:我走了,你再送我一程吧!我送她到她家屋后的时候,听到里面的人正在大声地对话,显然已是喝了酒。我感到有点心痛,回转身,走了回来。
放完了寒假,我再次回到山上的时候,听人说,子喜姑娘的婚期已经定好了。我没说什么,心里感到一阵莫名的刺痛。等我把孩子报名完以后,过了几天后的一个夜里,子喜姑娘又来了,而这次她神采奕奕,满脸的兴奋。我问她怎么这么高兴。她说她要告诉我一个秘密,而且还需要得到我的帮助。我问她究竟是什么事情,她只是微微笑着,说还是再过两天想好了再告诉我。借着门缝里钻进来的月光,我看见她眼睛里闪烁着星光般的璀璨。
三月,山上的气温开始渐渐回暖,但晚上还是冷风呼啸。两天后的夜里,她突然向我提出要借钱,这一借使我措手不及,我说你借钱干嘛?她嘘了一声,小声地说:你要保证千万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我有点好奇她的行为,就保证坚守秘密。她才用蚊子般的声音说:我要去打工,我要逃婚!这倒把我吓了一跳,忙问:你疯了?她说她已经和邻村一个打工回村的女亲戚说好了,现在就只差车费了。那晚,我怎么劝她她都不听,她已经铁了心要走,至于走得顺不顺利,就看我的态度了。按她的话说,就算我不借钱给她,她要跟那个亲戚走,所有费用以后还她就是。我没法,只得答应她,钱我借给你,但是你逃婚可不关我的事。当时我身上也没带多少现金,给她说只有过两天下山了再取回来给她。她看到计划成功了一半,脸上洋溢出无比的兴奋,回家的路上繁星满天,她一直蹦蹦跳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像一只还没学会飞翔的小鸟。那晚我一个人回校的时候,感觉心里堵得慌,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过了两天,我把钱取回来借给了子喜。拿到钱以后的两天,白天还能看得到她,晚上便不往我那儿坐了。她可能在筹划逃婚的计划,我这样想。过了几天,彻底不见了子喜姑娘的身影。有天傍晚时,有几个村民犁了地归来,坐在学校前面的坝子上休息时,我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子喜姑娘确实跟着一个亲戚跑了,她的父母焦急地到处打听,却只知道她俩去了广州,至于在广州什么地方,就没有人知道了。我感到一阵窃喜,也感到一阵失落。但是,没过两个星期,子喜姑娘在娘家人和婆家人的合力找寻下,还是被找到了。听说,她在广州某电子厂内被未婚夫和一位堂兄找到的,惊愕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未婚夫一怒之下狠狠骂了她一通。然后她就被两个男人挟持了回来。回来之后的子喜,一次也没找过我,直到她结婚。我想,她这段时间过的,可能都是以泪洗面的日子,或许也是被家人限制了自由,无法出门了。
子喜姑娘出嫁的这天,天气很好。山上开满了白雪般的梨花,一些石墙内的桃花也开了,两花相映着,给村寨增添了不少的春天气息。我站在学校前面的坝子上,看着送亲的队伍从树林边走过,一个矫健的汉子背着新娘,后面跟着有说有笑的人们,几个小孩可能太高兴了,迫不及待地越过大人的队伍,穿行在两旁的灌木丛里。我知道,来接亲的面包车,肯定停在山脚下了。我站在那里,能感觉到子喜姑娘的心在滴血。
寨子里有些妇女和孩子聚集在子喜家门口的坝子上,看着送亲的队伍渐渐走远。
一些鸟儿,在春天的树枝上欢陕地啼叫着。我目送送亲的队伍隐没在树林里,莫名地感到有点淡淡地悲伤。我的眼眶湿了,开满桃花和梨花的美景在我眼前渐渐变得模糊。
曾经听老人们说,在花开季节结的婚,不宜长久。这有何原因,为何得出此结论,我也不得而知。彝族结婚大多也选在冬日里,或是在春节前后的日子里,而且还把年初这几天视为无需算卦的黄道吉日,的确很少在满山花开时结的婚。而子喜结婚的时候,却是繁花盛开时。两家人可能想尽快促成这门婚事,就不顾这些讳忌了。
果然,只过了三个月,就听到了子喜姑娘离婚的消息了。听说她在婆家很懒惰,一天只知道睡觉吃饭,下地干活也是懒懒散散的,煮的饭也难以下口,婆家人给她说什么,她总是违其而行,由此,也被丈夫毒打过几次,可她毫无悔改,自顾自地无理取闹,于是也成了婆家人眼中的一颗恶瘤。
我知道子喜不是那样的人,她可能想通过这样的办法,讓婆家主动休了她。果不其然,坚持了三个月之后,她的计谋成功了。但她的父母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婆家来娶子喜的时候给了三万的彩礼钱,如今却只有翻倍赔偿,给婆家六万了。这多出的三万对子喜家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卖牛卖羊,再到处借点,才能凑得够。这些都是后来子喜的父亲给我说的。那天他来替子喜还钱,我说算了,就算是给子喜帮个忙。可他执意要给我,我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他还给我说,其实他一直知道是我借钱给子喜出逃,可我也是为了子喜好。他说,悔就悔在当初在酒后答应了这门亲事,如今赔偿了不说,还等于是毁了孩子,以后子喜再嫁人,可是要背了个二婚的身份了。
离婚后的子喜,一天也没找过我。可能她觉得在我这里,也找不到什么快乐的理由吧。
那个假期后,我从山上的村小调到山下的学校里去了。九月开学的时候,我就直接去了新的学校。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阿里村,也就没有见到过子喜姑娘了。
直到五年后的一天周末,我从学校回老家,在阿里村二十多公里外的礼州镇遇见了子喜姑娘,这时候的子喜,显然已经不再是个姑娘,她手里抱着个娃娃。旁边跟着一个英俊的小伙,手里提着小孩的衣物和一些水果。这时候的子喜,皮肤已经变得白皙,也化了个淡淡的妆容,她的身体也不再是山上那种瘦弱的模样,如今的她已变得丰腴饱满,散发出一种年轻少妇的气质与魅力。他们可能是要回阿里村,在礼州镇的班车站门口,她一看见我就立马打招呼:哎呀,海老师,好久不见了,你这是要回老家吗?我说是啊是啊,这么久不见,你看你孩子都这么大了。然后我东掏掏西摸摸从兜里翻出两百块钱,丢在她那露出的半截乳房前含奶熟睡的孩子的胸膛上,她连说不用不用,两只手却抱着孩子已无法推辞,我说就是给娃娃买糖吃的,今天身上没带钱,我都不好意思了。她这时才突然想起身边的丈夫似的,立马转回头介绍,这是我老公,然后对他老公说,这是以前我们村里的海老师,还不赶紧给海老师吃点水果。她的丈夫笑盈盈地举起手里的塑料袋,示意我吃点水果,我连忙摆手,连说不吃了不吃了,然后我说我要去赶车了,就先走了。子喜说我们要回娘家,你回学校时有空便到阿里村来坐坐,我说好的好的。末了,我笑着看了子喜一眼,她也一直保持着微笑,可我在她的眼里,看到了一层薄膜似的泪水和一丝淡淡的忧伤。后来我想,我在子喜眼里看到的未流出眼眶的泪水和忧伤,或许是真的,又或许只是我的感觉和我所幻想的类似于电影镜头的画面而已。
子喜的老公有些帅气,帅气中也流露出一些憨厚老实,一看也是从山里走出去打工的。可能子喜嫁给了一个好老公。我坐在回家的班车上,看着窗外稍纵即逝的景物,这样想。
曾经的黑玫瑰,变成了白珍珠。至于我,说这是种爱吧,好像也谈不上,说有点喜欢那肯定是有的,毕竟她曾经是我黑暗日子里的一束亮光。
曾经夜夜陪聊的女孩,如今成了别人夜夜相拥的女人,我倚靠在班车玻璃窗上,心头也掠过了一阵感伤。
等过完周末,回学校时,我没有特意去阿里村找子喜姑娘叙旧。岁月的流逝已变成了一道隔阂,暖暖回忆里那亲如妹子的子喜,如今在时光变迁后跟着她的男人和孩子站在我面前时,一切都已经变得那么陌生。或许那山上的时光,在我们各自的人生里,都只是一种蜻蜓点水般的相遇罢了。现在都回到了自己该有的澈如溪水的生活里,那些过往,也只是—层薄薄的雾而己。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遇见过子喜。
如今坐在县城的楼房里,晒着冬日的阳光,我想起了远去了的阿里村的子喜姑娘,内心感到有点苦涩,也有点温暖。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