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交司机心理健康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020-09-02石慧
石慧
【摘 要】 7月7日,“贵州公交车坠湖”惨案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根据警情通报,主要原因系公交车司机张某钢因生活不如意蓄意报复社会。人民日报评贵州公交坠湖案:20多条鲜活生命葬身湖底,人间悲剧;因一己激愤,拉无辜生命陪葬,罪不容赦。报复社会的极端恶行,决不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助攻”予以道德美化。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以最大努力化解潜在的报复社会犯罪苗头,让人心安顺、社会安康。痛定思痛,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为此,针对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问题,笔者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对某县公交车司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提出了结合实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交车司机 心理健康 生命安全
一、调研结果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某县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交线路日益增多。现有公交线路22条,公交车64辆,日均乘车人数4.1万人次左右。本次调查对某县某公司公交车司机完成全覆盖。目前该公司共有公交车司机116人,调研组共发放调研问卷116份,回收116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100%。从性别看:由于公交车司机职业的特殊性,女性仅有1人,男性115 人;从年龄看:平均年龄46.9岁,40~44岁25人,45~49岁50人,50~55岁41人;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比3.7%,初中文化占比61.5%,高中文化占比28.2%,专科及以上占比6.6%;从婚姻状况看:已婚占比92.6%,其中再婚占比6.7%,未婚占比0.7%,离异占比6.7%;从从业时间看,平均为10.6年,5年以下占比14.7%,5-10年占比27.6%,10年以上占比57.7%。调研显示,85.2%的司机愿意长期从事这项工作,14.8%司机不愿意长期从事这项工作。问卷结果显示,该县公交车司机群体整体上看,以男性为主,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且从业时间长,58.5%的公交车司机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过大,工作倦怠,经常焦虑不安,长期睡眠不好。
二、影响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您目前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的问题中排名前三的选项依次为“乘客素质低”、“道路运输环境差”、“行业规范要求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该县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的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因素:
(一)职业因素
1、行业规范要求高。公交车司机属于服务行业,为约束公交车司机安全文明规范行车,从业者必须严格遵守公交驾驶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仪容规范、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等,公交车司机必须按各项服务规范行车,调研时发现公交车司机经常抱怨“每天开车服务要求高、规范多,束手束脚导致心累,心理压力太大了。”有33.09%的公交车司机压力来源选择了“行业规范要求高”。
2、服务行业受偏见。一方面乘客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乘客缺乏对司机的尊重,在调查问卷中,司机在压力来源的选项中选择“乘客素质低”这一项高达60.29%。比如在疫情期间有的乘客不佩戴口罩乘车,司机劝说还认为是管闲事,常与司机发生口角冲突,影响司机情绪。另一方面近年来万州公交坠江、贵阳公交纵火、安顺公交坠湖等事故发生后,社会舆论直指公交车司机,对他们的形象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笔者调查时也发现,当前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较为敏感,他们在确定调查的问卷题目不会引发恐慌和焦虑后,方才同意笔者开展调研。
3、工作强度大。公交车司机冬抗三九,夏战三伏,每天工作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起早贪黑。每天平均工作时长为7-8小时,有时甚至会达到10小时以上,且工作路线重复,驾驶期间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查发现,当工作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时,轻度焦虑和中度焦虑的比例逐渐加大。尤其当工作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时,司机患有轻度焦虑症状的比例高达42.2%。访谈时有的司机说“为了不上厕所,都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是常态。
(二)企业因素
1、工资待遇低。该县公交车司机每月平均工资3500元,相对工作强度而言工资待遇偏低,且时有罚款等处罚措施。调查发现,该群体最强烈的诉求是希望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生活现状。很多司机反映“本身工资较低,希望公司少罚点款”。对于公司工资满意度测评,61%的公交车司机认为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31%。工资满意度极低,公交车司机经济压力较大。
2、缺乏关怀机制。公交车司机与公司是聘用关系,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公司领导虽然会观察司机们的情绪变化,对一些重点人员进行谈话谈心,有一定缓解压力的效果,但是没有形成固定的机制,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作支撑。公交司机也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16.8%的司机遇到工作不顺心或心理压力大时只采取默默忍受甚至“借酒消愁”或过激行为等错误的排解方法,不能真正解决公交车司机的心理焦虑和压力问题。
(三)外部因素
1、道路运输环境差。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该县老城区路段拥堵,例如某桥头三叉路口路段,道路窄、车流量大且路边车辆乱停乱放,群众横穿马路现象时有发生,路况十分复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问卷显示,50.4%的公交车司机认为道路运输环境差。公交车司机长期在这样的路况下驾驶车辆,情绪极易产生波动。
2、纠纷处理方式简单。当上级部门接到乘客投诉后,对投诉的问题不管是否合理,都移交到公司处理,公交公司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问原因,就是对公交车司机一顿批评谈话或者罚款处置。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司机和乘客双方都有责任,或者是乘客提出无理要求,公交司机没有满足,但是相关部门及公司没有认真倾听他们解释,一味批评罚款,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公交车司机情绪波动,甚至被激化,造成他们思想不通,情绪失控,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四)个人因素
1、文化水平偏低。问卷结果显示,该县公交车司机93.4%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未受过高等教育,普遍素质偏低。根据平时乘坐公交车亲身体验,并且与同事朋友交谈过程中得知,部分公交车司機素质较低,对乘客缺乏应有的耐心,态度很差,根本感受不到有服务的。一些乘客有时也会和司机理论,这很容易发生口角,与乘客争吵多了,司机本身情绪也会受影响,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