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菌注射剂生产中对污染因素的控制及检查

2020-09-02张海燕李晓来曹丙辉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9期

张海燕 李晓来 曹丙辉

【摘  要】文中结合实践主要研究分析生产无菌注射剂过程当中面临的各种污染因素,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是导致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主要的污染因素,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防止降低和控制污染,保证注射剂无菌与质量安全。

【关键词】无菌注射剂;污染因素控制;无菌检查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91-02

在临床上注射剂的应用非常的普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在临床疾病治疗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主要是把药物于合理的分散介质共同制备所形成的。目前生产的注射剂主要包括,浓溶液以及注射液和无菌粉末等几种类型,注射剂具有很多优点,具有非常快的药效吸收效果,作用效果明显,且还能控制首过效应,所以在临床当中注射剂应用非常的普遍,在一些急性病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常常应用注射剂进行治疗,成为临床医生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法宝。而注射剂只有进入人体之内才能发挥其作用,在计量需求上较大,由此也产生一些副作用,更甚者引发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生产注射剂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确保注射剂无菌,保证其质量。

在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吴军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硬性质量要求,生产的注射剂绝对不能含有活性微生物,应当在内毒素要求限度范围之内,然而在具体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要确保注射剂绝对无菌又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注射剂无菌生产过程当中,主要采用平价的方式为,无菌保证值(SAL)以及发生非无菌品的概率(PNS)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SAL要求达到至少为10-6除菌过滤工艺,倘若在实际生产时,没有严格的控制无菌引发疏漏,这样就会导致注射剂质量难以符合相关要求,即使注射剂受到小剂量的污染,对患者的危害性也是十分巨大的,极有可能导致败血症或者血管堵塞等严重的问题,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受到严重伤害,更甚者会引发死亡,所以对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意义重大。

1 污染原因

1.1操作人員

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主要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这时工作人员于注射剂是直接接触的,由于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当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不能规范化的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导致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常常出现一些污染问题。

1.2水和空气

水和空气是微生物主要来源,革兰氏阴性菌分布在水中,虽然这种微生物,耐热性较差,然而其代谢产物和细胞碎片常常会引发一些类毒素,利用一般的灭菌方式,很难全部消除内毒素,这就极易引发污染。革兰氏阳性菌主要生活在空气当中,这类细菌耐热性较好,而且如果被包裹于尘土当中,这种细菌的耐热性会进一步增强,当面难度也会随之加大,另外空气以及水中还有很多尘埃、纤维、金属等微颗粒。如果这些微颗粒进入到注射剂当中。就会污染注射剂,导致很难保证其质量。

1.3生产过程

在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不仅要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同时还应当对其工艺技术方法进行控制,并控制其生产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注射剂的质量。如果其中的某些环节发生错误,或者异常,就会加剧注射器的污染。另外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会应用到很多容器和管道,这些设施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就会导致注射剂中微生物含量超标,另外在包装注射剂材料和不稳定的设备运行,都会引发严重的质量问题。

2 无菌控制措施

2.1加强对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在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检查法,保证验证的可靠性,而且还要增加检查方法的可信度。在生产注射剂过程当中,要对应用的培养基材料和质量严格保障,控制环境影响以及人员操作因素影响。只有保证各个环节条件均符合相关要求,才能为抽取开展无菌检验样品微生物自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开展检查工作当中应当对检查方法严格检查,同时有效验证各项条件,确保方法的可靠性,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是无菌检查主要的方法类型。在开展无菌检查工作当中,所选样品必须要严格,需要手写具有较大污染可能性的样品。选择培养基过程当中,需要首先选择真菌培养所需元素,在进行无菌检查时,应当对住设计当中抗生素具有的干扰严格注意,过滤除去其中的抗生素,确保更加全面的检查微生物,也发生遗漏。

2.2对微生物(微粒)污染的控制

(1)在生产微生物注射剂过程当中,企业生产以及有关配置,必须要符合GMP有关标准要求,这是必须要保证的标准要求。(2)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科学规范的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要求着装,避免身体部位暴露。(3)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洁净室,保证A级洁净室高风险操作区域具备均匀送风单向流系统,同时科学的进行验证,确保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相符合,混血的设置进风口与排风口。(4)保证内包装质量达到相关要求,并定期维护保养日常设备,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性能。

3 结论与展望

文中结合实践探讨分析生产无菌注射剂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污染因素,并详细探究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注射剂生产企业提供一些参考作用,减少和控制注射剂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类污染问题,更好地保证注射剂的质量,提高注射剂作用性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许维成.注射剂的质量风险管理与控制[D].山东大学,2012.

[2]  李印秋.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质量风险控制[D].山东大学,2011.

[3]  陈健梅.无菌注射剂生产中污染的控制及无菌检查[D].上海交通大学,2008.

[4]  霍秀敏.注射剂无菌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09,10:37-39.

[5]  黄佳,白彩珍,山广志,赵志刚.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监控变革及防控微粒污染的措施[J].药品评价,2010,16:18-21.

[6]  郭晓敏,彭先芬.影响无菌制剂无菌保证水平的因素[J].医药导报,2015,09:12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