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心理平衡的要诀:“有所远”

2020-09-02赵广兰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要诀总想牢骚

赵广兰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衰老可以延缓。其方法很多,能否起作用,先决条件是心理平衡与否。据统计,过早谢世的人80%与心理不佳有关,能活到80岁以上的老人,90%心理平衡。要保持心理平衡,要有所近,又要有所远。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积极生活,这就是“有所近”;懂得事物发展规律,不为琐事、烦恼、困难所困扰,这就是“有所远”。“有所远”可被视作保持心理平衡的要诀。

远牢骚  有的老年人常常沉湎于昔日的“辉煌”与“显赫”,而对离退休后出现的“门庭冷落车马稀”产生怨恨心理,发不完的牢骚,讲不尽的怪话,经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再就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事。对此,有些老人爱发牢骚,有时火气还很盛。毛泽东主席早就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诗句。我们应当有这种思想境界和修养,既不背昔日辉煌的包袱,也不计今日门庭的冷落,要实事求是认识自己,对于一切事物都应当通情达理,明辨是非。对人对事要想得开,想得宽,想得远,看得惯,多想开心的事、愉快的事、高兴的事,始终保持心安理得的情志。

远攀比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有的人往往以已之短比人之长,以已之低收入比别人收入高,不问具体条件和环境,结果越比越气,处处显得自己不如别人,由此产生不服气的念头,哪还有什么心理平衡?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要满足现状,要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去排除烦恼,寻找乐趣,求得心理平衡。

远苛求  有的老年人常苛求于人,以自己心中之“高标准”去对别人“严要求”。如果太苛求别人,就没有人愿意与你交友,这样就会使自己处于孤寂状态。其实,还是尽量相信别人为好。同时,还要时时想到自己未必什么都好,什么都对,苛求社会,绝非明智。个人只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应该顺应客观大环境的发展规律并受其制约。不能以“我”为中心,总想以个人意志去要求和改变环境。真正懂得快乐的人,必是很会主动适应客观世界的人;异想天开,怨天尤人者,则永远难得欢快。苛求于已,也无必要。对已处处苛求,必觉得时时寸步难行,事事力不从心。个人能力终归有限,外界条件又属客观,你总想有所“超越”,便会常常感到失望。

远无聊  古往今来,不少人都将“静心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奉为自己生活的座右铭。但是,与此想悖的是,某些人就是专门喜好“论人非”。对身边的人和事评头品足,谁谁怎样自私,谁谁如何贪心,谁谁怎样狡猾,谁谁又如何虚伪……还有一些人对他人的成功与幸福颇怀妒心,或不屑一听,或极力讽刺;而对人家的失败与痛楚,却是听得入神,谈得兴奋,甚至幸灾乐祸、四處张扬。这样做非但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久之必将使自己深深陷入一种不良的心态之中。若想摆脱无聊的困扰,首先要从狭窄的个人生活小圈子里走出来,多多接触大自然,接受新事物,多参加公益活动。还要扩大兴趣爱好,不断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加生活的乐趣,以免误入无聊的漩涡。

远不幸  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生活上的失意、事业上的坎坷、人际间的怨嫌、感情上的创伤,谁都会遇到一些。这些不幸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有的老年人总是耿耿于怀,每当忆起就唉声叹气,抱怨自己岁月蹉跎。假如让这些阴影长期笼罩心头,哪还有什么快乐而言?所以,对此最好来个“一笔勾销”,把它从记忆中永远抹去。多想想过去的“甜蜜事业”和“春风得意”时刻,多想想今天的好日子和未来美好的前景,让愉悦的心情替代不幸的回忆。这样,就能卸去心头沉重的包袱,豁达开朗,常乐长寿。

猜你喜欢

要诀总想牢骚
陕建的“要诀”:无限扩充动能——国企党建如何“推波助澜”
总想去舔小嘴巴
总想去舔小嘴巴
小不点儿总想长高
牢骚神偷
提升魅力有要诀
听听“牢骚话”又何妨
“四要诀”上好公开课
总想爱得潇洒
治瘦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