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气蛋”能自愈吗

2020-09-02代鹏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疝气腹股沟先天性

代鹏

俗话说的小儿“气蛋”,就是常见的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幼儿出生后鞘状突关闭不完全。鞘状突因睾丸或子宫圆韧带下降而形成,多在出生后一年以内闭合。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进入此鞘状突,从而发展为疝气。可能伴有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等并发症。

除此之外,小儿疝气还包括小儿脐疝、膈疝。由于小儿出生时脐环没有完全闭合,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皆可促使小儿脐疝的发生。小儿膈疝是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脏器通过横膈的先天性缺陷进入到胸腔内。

小儿腹股沟疝气的主要症状为腹股沟部位存在可复性肿块,大多发生在出生后的2~3个月,少数病例为1~2岁的幼童。小儿疝气发生率为1%~4%,男童发病率是女童的10~15倍。早产儿是小儿疝气的高发人群。腹股沟疝气可能发生在肚脐两侧,当孩子便秘、哭闹、剧烈咳嗽时,在腹股沟处会出现凸起块状肿物。有时“气蛋”会延伸至阴唇或阴囊部位。当患儿平躺或哭闹停止后,家长用手按压“气蛋”时,凸起状肿物会自行消失;但手一松开凸起块状物又可能会再次出现。如果疝气脱出物能够回到腹腔,则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凸起块状肿物不能回纳腹腔,则说明发生疝气嵌顿。一旦嵌顿时间过长,很有可能造成肠管缺血坏死严重并发症。

小儿腹股沟疝气的危害较大,目前治疗小儿疝气最有效的方法是微创手术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的有关小儿腹股沟疝气知识。

小儿“气蛋”能自愈吗

小儿腹股沟疝气大多属于先天发育异常,因此很难有效预防。避免早产能够降低小儿疝气发病率。家长一定要重视幼儿护理,避免各种原因引起孩子剧烈咳嗽、长时间哭闹、便秘,这些情况容易导致腹腔内压增高,从而增加小儿疝气的发病概率。小儿腹股沟疝气属于儿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男女患者比例为15:1。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右侧小儿疝气占比约60%,左侧小儿疝气占比约25%,双侧小儿疝气占比约15%。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小儿腹股沟的情况,如果发现小儿疝气相关症状逐渐加重,应该及时请教医生,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小儿腹股沟疝气都是可复性的,也就是脱出物能够回纳腹腔。当小儿发生便秘、哭闹、剧烈咳嗽时,腹内压会突然增高,疝气突然增大,且不能够回纳腹腔,这就是疝气嵌顿。由于疝气的内容物一般为腹腔脏器,其中小肠比较多见,长时间的疝气嵌顿会影响小肠血液循环,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导致小肠坏死,发生绞窄。一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及脐疝均有自愈的可能,因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若出现较频繁或面积较大的疝气,应进行局部压迫避免疝内容物突出。同时应尽量避免小儿出现咳嗽、剧烈哭闹、便秘等情况,若小儿腹内压增高则会加重疝气病情。若发现疝气块状肿物不能回纳腹腔的情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一般认为一岁以上的小儿疝气无法自愈,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年龄并不是绝对因素,还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来判断。如果患儿年龄在一周岁以下,但反复出现疝气嵌顿现象,此时保守治疗危险系数增大,也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一岁以上但体质虚弱的患儿,在疝气肿块物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等年纪稍大时再采取手术治疗,这样能够降低麻醉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小儿“气蛋”的治疗

众多临床资料显示,手术方式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气患者的有效措施。选择何时进行手术,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婴幼儿疝气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以保守治疗和观察为主。

大多数婴幼儿期疝气在兩岁左右会自愈,只有少数病情严重患儿才需要手术干预。先天性膈疝是由于患儿存在先天性缺损引起的疝气,先天性膈疝会导致部分腹腔脏器进入胸腔,这种情况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当患儿发生疝气嵌顿,使疝气肿块物变硬或异常增大,肿块部位的皮肤颜色及温度会发生改变,此时患儿可能会出现呕吐、发烧、剧烈哭闹等症状。疝气嵌顿属于危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治疗。疝气嵌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手法复位两种,若患儿病情可控,可以优先尝试手法复位治疗;如果手法复位行之有效,可以日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治疗,以此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如果情况危急,则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不能尝试手法复位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药物治疗能够缓解因疝气导致的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但是却无法抑制病情发展,因此药物治疗不能够根治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形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腹股沟疝修补术以及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上述手术能够避免腹腔内脏器进入疝气通道。但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大,恢复慢,这是传统开放手术的弊端之一。腹腔镜手术也就是大家说的微创手术,即在腹腔镜可视的环境下进行疝气修补术或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同时通过腹腔镜技术可以检查出两侧腹股沟隐性疝,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术后要注意观察

小儿疝气手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3~5天。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术后症状,避免孩子出现便秘、剧烈咳嗽、哭闹等情况。术后7天,若恢复状况良好,可以下床走路并进行日常活动。术后一到三个月内,应避免孩子做跳跃、奔跑等动作。

腹股沟疝患儿在术后可能会出现阴囊血肿情况,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心,这种情况一般在一个月内可自行消退,但需要密切观察,并记录好患儿的恢复情况。疝气修补手术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血栓、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患儿个人病情程度相关;临床中,要密切关注婴幼儿在术后的恢复情况,当发现小儿再次出现疝气时,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避免因疝气嵌顿而造成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疝气腹股沟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