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急性腹泻的家庭处置
2020-09-02刘大铭
刘大铭
贪凉饮冷、暴饮暴食是夏秋季饮食习惯的一大特色,因而往往会导致病从口入的情况发生。急性腹泻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发病。对于急性腹泻处理及护理,是不少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必备技能。
急性腹泻指的是每天排便3次或3次以上,总量超过200克,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的腹泻。粪便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家庭處置原则
1.病情评估是前提。在家庭处置之前应进行简单的病情评估,以决定是否可以家庭治疗。病情的严重与脱水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无脱水症状或不复杂的非痢疾样(无肉眼可见的血便)腹泻患者可暂时居家治疗。脱水的程度评估注意以下方面:①无脱水表现为意识正常,无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好,无口干。②轻度脱水为脉搏加快,烦躁,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口干。③严重脱水为嗜睡或倦怠,眼球凹陷,不能饮水,桡动脉搏动消失,少尿或无尿。
2.口服补液是关键。腹泻导致人体从肠道丢失大量的等渗液体,因此,在无频繁呕吐、可饮水及进食的情况下,及时的口服补液疗法(ORT)是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的关键因素。口服补液盐(ORS)可以补充因腹泻从大便丢失的人体重要盐分。一般药店均可购买到。如果无法购买,可自制口服补液配方:一茶匙的盐,八茶匙的糖,一升(5杯)干净的饮用水混合。口服补液盐应间断、少量、多次饮用,不宜短时间内大量饮用。
3.切勿盲目使用止吐、止泻药及抗生素。腹泻按照病因不同,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腹泻等,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次数多,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或休克。这种情况应给予积极治疗,除了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外,要针对性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大于50%的急性腹泻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于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药物不但治疗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因此,只有当明确细菌感染时,才应用抗生素。病毒性腹泻、旅行者腹泻、食物中毒造成的腹泻等,都不应该应用抗生素。
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肠炎的急性期,呕吐及腹泻都是能起到“排毒”的自我保护作用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一开始不能用止泻药,出现发热(甚至出现意识改变)者不但不能止泻,还要应用促泻药促进排便,排出毒物,起到解毒、退热、杀菌的作用。盲目止吐、止泻则可能打破机体的代偿机制而使肠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无病原菌感染的非感染性腹泻,可考虑应用止泻药。
4.饮食与休息。急性腹泻患者一般不需要禁食,如有较严重呕吐的患者则需要禁食。口服补液疗法或静脉补液开始后4小时内应恢复进食,少吃多餐,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腹泻尤其是水样泻患者的理想饮食以含盐的淀粉类熟食为主,补充能量和电解质。饼干、酸奶、汤、熟制蔬菜也是较好的选择。避免进食罐装果汁等高渗性液体,以防腹泻加重。部分患者因腹泻可能发生一过性乳糖酶缺乏,最好避免牛奶摄入。
急性腹泻多与饮食不洁、过食生冷、暴饮暴食相关,因此在就餐时尽量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平衡膳食,少食用生冷食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平时劳逸结合,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
及时送医治疗指征
当出现以下指征之一时,建议患者切勿犹豫,及早送医院治疗:①出现脱水体征;②精神状态改变;③慢性病或合并症病史;④肉眼可见的血便;⑤大量腹泻,包括频繁和大量排便;⑥持续呕吐,严重脱水,持续发热;⑦口服补液疗效欠佳,或无法进行口服补液治疗;⑧48小时内未见改善-症状加重且总体情况恶化;⑨之前12小时无尿;⑩出现皮疹。
居家治疗,经口服补液、适当使用对症药物、饮食调摄,未见好转者也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