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人心一点希望

2020-09-02刘庆邦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煤窑打工者罪犯

刘庆邦

罪犯把外出打工的无辜青年骗到小煤窑下杀死,伪造事故现场,然后以青年亲人的名义向窑主诈钱,这是发生在煤矿的真实的恶性案件。已抓到的罪犯有40多人,他们一般是两人或三人结伙作案。近年来,这伙丧尽天良的罪犯流窜在陕西、河南、江苏、河北、辽宁等地小煤窑疯狂杀人,已查清的被他们杀死的青年打工者达48名,据说仍有70多名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的追捕中,不知道还有多少无名冤魂在地底深埋。

我们《中国煤炭报》报道了这个案件后,我感到非常震惊,正像俗话说的肝儿都颤了。我意识到这是一种极端行为,其中有着深刻的不容回避的社会和人性内涵。人说现在是物欲横流的物质时代,有的人一切向錢看,攫取金钱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以前我对这些说法并不怎么认同。出了这个以命换钱的杀戮大案,我才知道现在社会状况真是让人忧虑。试想想,罪犯把同类的命都敢毁掉换钱,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干的。我想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蚂虾,蚂虾吃泥巴这种由来已久的说法。在社会阶层上,那些罪犯充其量不过是一些蚂虾,他们吃不到别的什么,只好把那些年轻的打工者当成泥巴吃一吃。还有,小煤窑蜂起,大肆盗窃国家煤炭资源。而小窑主大都对打工者欺压和盘剥得非常厉害。那些罪犯原来也是打工者,他们靠劳动在窑主那里挣不到钱,就采取杀人的办法,向窑主诈钱。贪婪的窑主不愿多出钱,往往采取私了的办法。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震惊之余,我就想以这个案件为素材写成小说。当然,我不想只把案件细化和拉长篇幅就完了,不能写成报道的翻版。如果那样的话,人们只看报道就够了,没必要再看小说。有一段时间,我听人说写小说要加大信息量。我一直不大赞成这个说法。传播信息是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事,小说不能靠传达信息取胜。要说利用信息的话,它是对信息的深加工,不是靠信息的量取胜,而是靠挖掘信息后面的东西加以艺术化。现在的许多小说重在捕捉信息,堆积信息,这是不可取的。信息的价值在于它的时效性,错过一定时间,信息便失去价值。而小说是不大讲时效性的,它体现的是永久的艺术魅力。

同时,我把这个素材打烂,重组,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大量的虚构。案件本身的事实是,直到东窗事发,罪犯才停止作案。我不能这样写,这样写显得人世问太可怕了,人心没一点希望了。我要给世界一点理想,给人心一点希望。于是,我有节制地写了人性的觉醒,良心的发现。我特意安排了一个高中生去打工和寻父,用高中生没受污染的纯真心灵,去反衬灵魂被荼毒者的卑下,并让纯真的心灵对污浊的灵魂有所感召。构思至此,我自己先激动起来,仿佛重新看到了人心的进步和世界的光明。我一直认为,文学创造的本质是劝善的,是改善人心的。我们揭露和鞭挞丑恶,正是出于善意和良好的愿望。

我给小说起名《神木》,也是强调任何物质都有神性的一面,忽略了物质的神性,我们的生命是不健全的,生活就会陷入盲目状态。有了神性的指引,生命才会走出自然本能的泥淖,逐步得到升华。

这篇6万余字的小说在2000年《十月》第3期发表并经《小说选刊》第6期转载后,据说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反响。其中一位湖北的工人读者还给《中华文学选刊》寄了一块大幅的红绸子,上面写了字,除了要求转载这篇小说,还感谢作者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真正为劳动者写作。这样的反响让我心热。我自己就当过农民,当过矿工,至今仍和最基层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拿我们村来说,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外出打工。他们在外吃不好,穿不好,挣钱很难,有时还会遇到凶险。有两个与我同辈的弟弟惨死在工地,还有两个青年外出两三年了,至今生死不知,下落不明。我给母亲讲了煤矿上发生的打死人换钱的事,母亲马上想到我们村失踪的那两个青年,说那两个好孩子可能被人家害了。母亲的心情顿时很沉重。这些都促使我拿起笔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劳动人民毕竟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作家不应忽视劳动人民的存在,而应和他们保持血肉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疾苦。一个作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如果左顾右盼,私心杂念多了,所写的作品就没力量了。

猜你喜欢

煤窑打工者罪犯
嘎爷的一把火
冬瓜谣
贡献自己的力量
意会
意会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
论打工漫画与打工者的文化契合
秋后算账
狡猾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