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的策略

2020-09-02李艳玲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劳动习惯小学生

摘要:新时代国家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据笔者观察,目前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笔者采用了调查法发现并分析小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了培养劳动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策略;劳动习惯

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自立、创新的人才。对于培养未来人才的全面素质来说,劳动技能素质是必不可缺少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但是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本领。因为在劳动中,能培养孩子的才能和智慧,而且,这种才能和智慧甚至比书本知识来得更长久、更有效。

而今,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看,忽视少儿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问题突出。尤其是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家长过分溺爱独生子女,“惯”得多,“管”得少,“帮”得多,“练”得少。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人普遍比比皆是。在家,书包有人收拾,房间有人整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放学值日,不会拿扫把,不会拖地,眼中无活,不知干什么,游游荡荡。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办?笔者提出以下几条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模式

首先,在小学劳动教育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最后,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根据学生差异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的光荣。

三、利用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要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必须通过劳动实践。劳动实践的途径很多,方式灵活多样,关键安排要合理,强度要合适,活不在多少,贵在动手参与,亲眼目睹劳动成效,体验劳动后的愉快。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三务”劳动,培养劳动习惯。

其一,自务。从小学低年段开始,凡是学生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这不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如:自己起床、穿衣带帽、洗脸、吃饭,自己整理书包,叠被子,整理房间,自己剪指甲等。

其二,班务。班级的事情轮流做,学校的集体劳动能培养孩子的分工合作能力,并且体会合作带来的效率和成就感,这对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一些经常性的班务劳动,必须安排“值日表”,按照顺序去完成。每周五天,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每组一个小组长,值日一天,包括擦黑板、打扫教室、浇花、整理图书角等等,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其三,家务。家里的事情学着做。除了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在家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更为重要。作为父母,不能大包大揽,不能以“他做不好”为理由而不让孩子做家务,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才变得懒惰、依赖。建议家长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给孩子时间,让他们学会劳动。孩子虽小,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不妨在家里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如扫地、拖地、倒垃圾、摆放碗筷、擦桌子、洗碗,你应该让孩子知道:“我是家庭的一员,干家务是我的责任”。

四.結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新高地

目前,综合实践课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让学生学到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生活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结束后要“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老师应充分利用好这门课,做好学期计划,提早准备好所需材料,保质保量搞好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程,如烹饪课,编织课,缝纫课,剪纸课,种植课,手工制作课,小发明……学生在进行这些专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对学生制作的作品,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其不足。

综上所述,要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

参考文献:

[1]任丽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劳动习惯[J].现代教学,2009(04).

[2]林亚辉.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研究[D].扬州大学,2009.

[3]蔡如军,车松玲.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反思与优化[J].中国德育,2019(22):7-10.

[4]孙荧荧.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0,9(07):88-89+95.

[5]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李艳玲(1969.04-)女,民族;汉,籍贯:广东肇庆市,学历:大专,职称: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劳动习惯小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习惯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是小学生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