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09-02孙永建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建设

摘要:围绕军队学院《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展开研究,从教学理念入手,打破原有的内容体系,研究了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并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员团队、教学平台和教学考核探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对丰富指导课程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程建设;电子技术;教学研究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战争形态正处于信息化战争与智能化战争交汇的历史阶段[1],电子技术基础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是我院的专业背景课程,是科文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链路桥梁。针对《电子技术基础》进行课程建设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研究背景

1.1基本学情。教学对象主要是本科学员,生源为统招生和部队高考学员,普遍为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其中大部分为战士学员,学员基础差异较大。而《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对于学员的物理、数学等课程基础有一定的要求,从而也导致课程开展有一定困难,课程教学实施难度较大。

1.2 教学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贴合度不够。教学的具体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对后续专业课的引导和铺垫不足。二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员在授课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没有走进课堂,只满足于基本理论教学,。三是实验条件落后。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较多,而与当今先进技术结合、贴近学员生活工作实际的开放性实验较少,难以支撑创新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四是考核方式不合理。传统考核方法是通过期末试卷一次性考核来检测,不能全面衡量学员的学习效果,容易出现高分低能。

2.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建设注重电子技术与工程应用的衔接与融合,其内涵主要指针对不同专业对象,以工程应用为牵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进行“精准”研究,由工程应用背景引出基础知识理论讲解,基于基础理论进行综合实验实训,以模块化实验教学方式来构建和巩固学员的知识体系,提升学员综合实验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区分不同教学对象专业需求,精炼基础知识理论,使知识范围和难易程度符合学员的发展需求,建立清晰的课程内容体系,融合基本概念、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于一体,并基于基础理论精选验证性、实用性和工程趣味性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员自主学习兴趣,加强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和理解。

针对不同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快速引导学员进入学习状态和掌握学习方法,阐述为什么要学习此知识,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工程当中如何应用等,引导学员开拓学习思路。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考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员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教员实时掌握学员的学习状况,结合期末终结性考核最终确定学员学习成绩。

3.课程建设实践

结合我院教学实际,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考虑,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与“课堂教学平台、资源”的作用,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指导《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实践活动。

3.1 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建立了清晰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中将基本概念、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融合于一体,按照先在顶层学习应用,再深入到底层学习理论的流程设计教学。同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课程实施计划、质量标准和管理机制。为课程知识点增设了工程应用实例,实现了基本理论学习时能延伸到对应技术的工程应用。

从本科学员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早期培养着手,综合考虑课程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传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拓展成涵盖技能实训、演示/仿真、基础验证、综合应用、研究创新的电子技术实验体系,并针对不同专业甄选不同实验内容展开教学。

3.2 建设课程教学团队

教员队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员的执教能力、职业素养等具有直接的关系[2]。采用“人事相宜”的队伍建设理念,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与团队建设的协同发展。一是注重年轻教员的培养理念。教员树立以贡献求发展、以作为求生存的思想,并在工作實践中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成长进步。二是确立教员队伍建设机制。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都设置相对稳定的教学组,保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

3.3 建设实验平台资源

电工电子实验室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撑平台,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3]。建设完成的实验室功能主要包括开展基础实验教学、综合实训及相关创新课题研究,可开设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通用基础型实验和电子类电气类虚拟仿真实验,并探索开设电子起爆器、扫雷探测仪、无线电收发机等多种“军味”“战味”浓厚的创新型实验。利用基础实验室局域网络,搭建一套智慧型信息化的教学软件应用体系。

3.4 制定考核评定办法

考核评价作为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重点,为此,教学考核方式也要进行合理规划。制定《课程考核评定办法》,将考评细则精细化。如图所示,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大类,占比分别为40%和60%。终结性考核不及格总评为不及格,最终成绩采用四级评定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力素质评价方式。

4.总结

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充分体现实战化教学、专业化培养的时代要求。从两届受训学员和专业课授课教员反馈情况看,学员能更好地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衔接过渡,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了学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征.未来战争、新型陆军及对空间信息技术需求[J].网信军民融合,2019.12

[2]杨怀宇,魏宁,周燕等.构建“三维一体”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J].中国电子教育2016

[3]杨晓霞,于群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9)

[4]王丰,潘晴,原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质量改进[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

作者简介:孙永建(1986-)男,汉族,研究方向:电子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建设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