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记者,共情是重要的

2020-09-02隗延章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前夫共情新闻周刊

隗延章

7月24日晚上7:00,我坐高铁前往杭州采访“杀妻碎尸案”。路上,多家在现场的媒体同行反馈给我的消息是,案发小区“三堡北苑”已被封锁,“肯定进不去了”。晚12:00左右,我到达小区门口,现场的记者大多已经撤离。

我有点不甘心,在小区附近转悠,碰见一位记者和我打招呼,“你是隗老师吧?久仰久仰。要不要跳墙进小区?”我有点犹豫,上次跳墙已经是10年前的事,现在很生疏。转念一想,人家都“久仰”了,我也不能怂,于是说,“跳呗,走!”穿过小区背后的公园,翻过一个比我高、顶部有一排箭型尖刺的铁栏杆,我第一次进入到三堡北苑小区。双脚着地那一刻,腿有点疼。

日后来看,“跳墙”的决定至关重要。之后数天,三堡北苑小区依然很难从正门进入。想进小区的其他可能途径,每一个都很复杂,都要碰运气。

7月25日上午,我在三堡北苑小区内遇到来现场悼念的被害者家属,留了电话。次日,在电话中完成对被害家属和前夫的采访。小区正门难以进入阻拦了一些记者,但进入小区拿到和我一样多线索的记者,也不止一个人。最终结果,确实我的报道内容要更多。两位比我更早联系到被害者前夫的记者后来问我,“为什么他不跟我说,却愿意和你讲?”

这涉及采访的另一个重点:如何与处在巨大悲痛中,对媒体也没有多少表达诉求的家属交流?我的答案是,不要将采访对象工具化使用,在问家属事实性内容的同时,要去倾听、共情家属的悲痛情绪,让家属和你聊天中感到被理解、被宽慰。

我曾经业余学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其中一项入门训练是接听“心理热线”。实践中,对于好的倾听者,来电者会愿意与其聊很久。对于不够好的倾听者,哪怕他摆出努力倾听的态度,来电者也会很快挂断。我想这种倾听、共情的能力,放在新闻采访中,也是能衡量一位记者采访能力优劣的一个维度。

封面反馈

30/2020 總第960期

@史努比:现代人的疾病太多了,现在又多了疼痛问题,而且这个现象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们不仅需要正视疼痛,相信科学治疗,更要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内蒙古黑老大的“政法朋友圈”》

在包头,几乎没有不知道“郭秃子”的,包头前些年有一批小青年视郭为偶像,可看出当时黑恶势力影响社会风气之深、性质之恶劣。(@醉里吴音)

猜你喜欢

前夫共情新闻周刊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前夫私下将孩子名下的房子抵押,我该怎么办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离婚协议约定轿车归女方,事后可否以未交付为由反悔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破粹的心再也无法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