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应用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病人偏瘫肩痛的预防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0-09-02郭月萍李红叶李海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效贴肩痛全血

郭月萍,李红叶,张 欣,李海静

脑卒中是临床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将近200万例病人发生脑卒中疾病,对于存活病人,预后情况相对较差,其中病残率可高达75%[1]。卒中后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der pain,HSP)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病人在发生脑卒中后3周至2个月内均可发病,对上肢功能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2]。HSP的发生原因主要有肩关节脱位、肌筋膜疼痛、粘连性关节囊炎及运动神经元损伤等因素[3]。目前对于HSP主要采用理疗、运动治疗及针灸等方法,但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效果欠佳。肌内效贴(KT)是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筋膜理论、运动解剖学理论的新型康复技术,目前研究显示肌内效贴具有消肿止痛、增强本体感觉输入的作用[4]。本研究对HSP病人早期采用肌内效贴,同时监测病人血液流变学,测量运动功能等指标,以探究肌内效贴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防治指南》[5](2015年版)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经核磁共振(MRI)、CT检查确诊;②Brunnstrom分期为Ⅰ~Ⅱ期,肩痛不明显[6];③首次发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④病人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未能配合检查与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心房纤颤、心脏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者;③存在脑血管疾病史且留下严重后遗症者,或脑卒中前患有肩周炎伴活动障碍、肩关节疼痛者;④对本研究中肌内效贴布过敏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性别、病变性质及偏瘫侧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介入治疗应待生命体征稳定24~48 h后开始,包括Vojta、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促进技术。操作如下:①良肢位置应正确摆放,采用2 h变换一次体位的方式预防压疮、感染;②患侧关节进行被动、主动活动;③训练病人床上翻身、床边坐起及转移;④进行增强患肢感觉输入训练,采用患侧上下肢进行负重的方式;⑤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⑥患侧下肢屈伸控制训练;⑦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及坐站训练。上述训练方法均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一对一训练,1次/日,每次40 min,5次/周,连续进行4周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具体操作方法:①肩部贴法分别贴于棘上肌是三角肌和斜方肌。棘上肌:从肩胛骨到肱骨的肌肉,采用“I”形贴布,以15%~25%拉力于肩屈曲、上臂外展时进行扎贴至肱骨头;三角肌:采用3 cm的“Y”形贴布,锚点于三角肌粗隆固定,以15%~35%拉力于肩后伸以及前屈时分别扎贴于三角肌的前后缘;斜方肌上部是颈,中部是肩,下部是背。采用3条3 cm的“I”形贴布于肩部抬高且往后伸展时进行扎贴,分别作用于前、中、下斜方肌。②若出现手指明显肿胀时,采用爪形贴布以自然拉力沿淋巴走行方向,始于前臂无肿胀处,止于手指间隙进行扎贴,扎贴时背屈手掌,采用“I”形贴布固定于腕部,避免过伸。③若肩部明显疼痛则采用“X”形痛点扎贴;若伴有肩袖损伤则在肩部贴法的基础上采用小圆肌、冈上肌“I”形贴扎法或“Y”形贴扎法,避免损伤肩袖。肌肉效贴1次/日,每次24~48 h,1个疗程为7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HSP发生情况;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

1.4 检测指标 所有病人入院当天及治疗3个月结束当天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

1.5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MBI评分评估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分100分[7];采用FMA评定量表评分评估病人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其中分数划分为上肢总分66分,下肢总分34分,满分100分[8];采用McGill疼痛问卷评估病人疼痛,问卷包括视觉疼痛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及疼痛评级指数(PRI)3个方面,其中VAS得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PPI得分范围为0~5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PRI得分范围为0~45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9]。

2 结 果

2.1 两组HSP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HSP、肩袖损伤、积液或滑囊炎及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HSP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病人MBI、FMA及McGil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BI、FMA及McGil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McGil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MBI、FMA及McGill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3 讨 论

脑卒中后病人发生HSP原因较多,目前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表明,肩袖撕裂、肌肉痉挛、肌肉松弛、肩关节脱位、周围神经损伤及肩关节误用综合征等均可导致脑卒中后病人发生偏瘫肩痛[10]。目前研究显示,20%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存在遗留症状,不利于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此外,可能影响病人心理状态产生抗拒治疗的心理[11-12],由于卒中病人本身存在负性情绪,加上抗拒治疗心理能够加重上肢肌力异常,强化病人的姿势异常,增加肩关节及周围毗邻组织的二次损伤风险,产生恶性循环。目前国内外关于治疗HSP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肌内效贴、理疗及中医针灸治疗等手段。

相关研究报道,血液流变学状态异常参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由于血液黏度上升,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从而升高血管内压,减缓血液流速,进一步形成血栓[13]。血液黏度是血液最基本的流变学特性,而纤维蛋白原可在血浆形成网状结构,对全血黏度具有直接影响,且纤维蛋白原分子链状结构对缗线状或红细胞串具有聚集作用,从而升高全血黏度[14]。脑卒中后病人血液流变学如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等均显著上升,增加全血黏度,导致全血过于浓稠、血液流动性差,最终降低血流量。黄建平等[15]研究采用肩贞、天宗及秉风脉冲射频热凝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肩痛,结果显示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肩痛得以缓解。刘晓宇[16]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治疗后病人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改善脑卒中HSP病人血液流变学异常对有效缓解病人肩痛具有重要意义。

肌内效贴是目前治疗HSP的新型手段,具有非侵入性、伸缩性、透气性及不易过敏等优点,其设计原理基于生物力学及结构解剖学,通过持续性牵拉达到缓解病人疼痛、减轻肌痉挛、增强感觉输入的目的[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SP、肩袖损伤、积液或滑囊炎及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肌内效贴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上肢运动能力,减轻疼痛,纠正血液流变学障碍。可能机制有:①肌内效贴拉力及压力可刺激肩关节本体感受器的位置觉及运动觉,提高偏瘫病人关节的稳定性及控制力,改善病人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②肌内效贴采用特殊材质刺激患侧皮肤感受器输入的触觉信息,接收触觉信息后促使脊髓中的卫星胶质细胞抑制痛觉信息,减轻病人疼痛;③本研究采用“I”型贴布,促进前锯肌下部肌束收缩,改善病人肩胛骨旋转状态及患侧的运动障碍;④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说明病人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肌内效贴可有效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纠正血液流变学障碍,故截止至研究终点,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低。

早期应用肌内效贴能降低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发生HSP的概率,提升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纠正血液流变学障碍。

猜你喜欢

效贴肩痛全血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观察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
肌内效贴对一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矫正效果的研究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临床肩痛病的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