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尿微量蛋白及动脉硬化指数的分析

2020-09-02缐海英刘小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氯沙坦高尿酸血尿酸

缐海英,刘小娟

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均是临床常见病,且二者关系非常密切。高尿酸血症多为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尿酸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而诱发,国内发病率可达5%~23%[1-2],体内过多尿酸有可能会引发肾脏及全身内环境紊乱,进而诱发高血压发生。而高血压会进一步恶化高尿酸血症的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目前,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不同药物配伍取得的临床疗效不一[3-4]。本研究对62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实施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124例,纳入标准:高血压符合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5],舒张压高于90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高于140 mmHg;高尿酸血症符合《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痛风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6],血尿酸高于420 μmol/L,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确诊,本研究征得病人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研究资料不全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42~67(56.2±7.4)岁;高血压病程3~10(5.4±1.2)年;高尿酸血症病程4~12(6.8±1.4)年。观察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41~68(56.0±6.9)岁;高血压病程3~10(5.1±1.3)年;高尿酸血症病程4~13(6.7±1.2)年。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高尿酸血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71)治疗,口服每次50 mg,1次/日,疗程2个月。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68)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氯沙坦钾用法同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每次5 mg,1次/日。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行临床指标检测和影像学检查。采用德国IEM公司生产的Mobil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和血尿酸,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vivid-7型多普勒超声仪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7]。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水平;有效:舒张压下降不足1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24 h尿蛋白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24 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2.2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比较(±s)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速、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持续走高趋势[8-9],严重威胁病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发展与过量饮酒、超重或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诸多因素有关[10-11],且该病的进程较为缓慢,病人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以肾小球动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次为夜尿量增加、频次增多,尿液检查可发现存在蛋白尿风险,当机体出现尿酸排泄增加时,有可能已发生高尿酸血症,即肾脏功能损伤,应当予以重视。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方案中以药物治疗较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24 h尿蛋白量、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24 h尿蛋白量、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速、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病人的血尿酸水平、尿微量蛋白及动脉硬化指数。

诸多检测指标中,舒张压和收缩压可直接反映病人血压状况,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体现。血尿酸是体内的老旧细胞,还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其核酸氧化分解产物就有嘌呤(这种内源性的嘌呤占总嘌呤的80%),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发展会引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影响病人的预后。尿微量蛋白可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情况,其病理性增高常见于高血压疾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全身性或局部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主要活性物质,为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12-13]。血管紧张素Ⅱ在多种组织内与AT1受体结合(如血管平滑肌、肾上腺、肾脏和心脏),产生包括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在内的多种重要生物学效应。而氯沙坦是一种合成的、强效口服活性药物,可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氯沙坦及其具有药理活性的羧酸代谢产物(E-3174)可以阻断任何来源或任何途径合成的血管紧张素Ⅱ所产生的相应生理作用。

氨氯地平是一种硝苯地平类钙拮抗药,作用于机体后可抑制钙诱导主动脉收缩作用,与受体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因此,药物作用出现迟而维持时间长,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较强,还可能激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及抑制胶原合成,因而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4-15]。

氨氯地平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降低游离钙离子浓度,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改善血管痉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同时,减少心脏做功和心肌耗氧,能持续降压,并防止因血压下降过快而引发的靶器官血流量不足,不仅具有较高安全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血供,增加尿酸排泄,有温和的降尿酸作用,效果显著。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样本量较少且观察时间较短,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并延长观察时间进行研究和随访观察。

猜你喜欢

氯沙坦高尿酸血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