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应力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2020-09-02刘春阳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巷软岩岩性

刘春阳

(湖南省煤业集团湘永矿业有限公司,湖南 永兴 423315)

1 概况

铜角湾煤矿主采6煤层,-550m南底板运输大巷为全岩巷道,北起于立井-550m水平主石门,南至井田南边界,坡度为3‰,净宽为3.0m,净高为2.8m,总长1138m,主要位于6煤层底板粉砂岩、细砂岩中,部分位于泥岩中。巷道设计为半圆拱形,采用全断面一次光面爆破成巷。巷道设计采用锚杆支护,顶部和两帮锚杆均使用Φ35×1200mm管缝式金属锚杆,间排距800×800mm,托盘150mm×150mm×6mm,金属网900×1700mm×6mm,喷浆厚度≮100mm。巷道掘进中经常出现片帮、变形、底鼓,严重时支护完全失效,急需进行支护设计优化。

2 煤层底板岩性及裂隙探测

2.1 煤层底板岩性研究

6煤层直接底为薄层细砂岩,局部为粉砂岩,水平或缓波状层理,厚0~7m,均厚约3m,底板较平整。通过RMT-15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机对6煤直接顶、基本顶、底板进行检测,得到6煤层底板试件抗压组试件的峰值荷载84.44kN、抗压强度44.69MPa、弹性模量1.3121×104MPa、泊松比0.129。对照软岩分级参数表,可以确定6煤层底板岩性为高应力软岩。

图1 -550m南底板运输大巷支护示意图

2.2 围岩裂隙发育深度探测

对条件类似的3268工作面底板通风上山进行6煤底板岩石裂隙深度探测。在巷道围岩上施工钻孔,深度6m,直径42mm。采用YTJ-20岩层探测记录仪观测得知:孔口岩层破碎最为严重,围岩呈现松散破碎状态,岩层破碎松散范围为0~0.36m,明显的裂隙发育范围在0.36~0.63m,0.63~0.91m范围仅出现少量细小裂纹,再往里岩层较完整。

表1 高应力软岩分级情况表

3 锚杆合理长度的确定

根据上述观测结论,认为在不支护的情况下,高应力软岩巷道开掘后,岩层破碎离层范围为0~0.63m,细小裂纹范围为0.63~0.91m。因此,锚杆有效长度应该在0.63~0.91m内取值,过长则影响单进,综合考虑取0.91m。

锚杆长度L由外露长度L1、有效长度L2、锚固长度L3组成。外露长度L1取决于锚杆类型,一般取0.1~0.15m,取0.15m;锚固长度L3一般取0.3~0.4m,顶板软弱时取0.4m;锚杆有效长度L2是围岩的不稳定层的厚度,为0.91m。因此,锚杆长度L=L1+L2+L3=1.46m。

由于-550m底板大巷难以避开“龟形结核”泥岩,岩性更软弱,近于极高应力软岩。通过上述计算可见,原支护设计采用的1.2m锚杆太短,宜改用Φ35×1600mm管缝式金属锚杆,采用CK2850树脂锚固剂锚固。

4 应用效果

通过增加锚杆长度,将锚杆长度由1200mm增加到1600mm,-550m南底板运输大巷后续施工的760m巷道锚网喷支护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片帮、变形、底鼓大幅减少。

锚网喷支护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煤矿高应力松软、破碎岩层支护的宜选支护形式。

猜你喜欢

大巷软岩岩性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爆破振动影响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隧道浅埋穿越松散破碎结构软岩设计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叠加应力区失稳大巷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在相同埋深条件下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结构分析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黔中地区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