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悲悯之心演绎现实主义

2020-09-01李志鸿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珊瑚文学小说

广东作家陈华清的《海边的珊瑚屋》是一部充满悲悯之心的现实主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还获得了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广东好童书等奖项。小说出版后,我一直有写一篇评论的想法,但因为日常事务比较多,一直搁置到现在才动笔。

我将《海边的珊瑚屋》归类为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主要是基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所反映的内容都是现实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而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在中国农村基层能找到原型的。作品关注的每一个个体和社会的痛点,都是时代变革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的反应,是直面时代和生活的写作。陈华清将目光聚焦到海边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担当和良知。《海边的珊瑚屋》的篇幅不是很长,却基本上反映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主要问题。从作品中可看出,陈华清创作前对农村的社会环境做了充分的调研,是基于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现实。这部小说不只是传播美、传播善良,还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让青少年读者清楚生活不只是阳光、鲜花和笑声,还有苦闷、艰辛和泪水。

简练而精准的人物塑造是《海边的珊瑚屋》的一大特色。通篇人物的出场,不用大篇幅的铺垫介绍,寥寥数语便使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跃然纸上。“妹头咬着好看的嘴唇,低头,愣在那里不应答,被海水泡得红胀的双脚不停地划着海沙。”一个腼腆内向,羞涩卑微的女孩形象立刻显现在读者面前。“妹头趿一双拖鞋,穿赶海常穿的长衫长裤。衣服颜色很旧了,还有补丁。她脱下拖鞋放在一边,卷起裤腿,走在柔软如绵的沙滩上。”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形象立刻呈现出来。另一个留守儿童李虾仔给我印象最深。因为父母在外面务工无人管教,他被坏人唆使,成了不良少年,炸人家的虾场,被抓去派出所,李虾仔“跷起二郎腿,手指弹着面前的桌子,傲慢地说:‘我口渴了,先给我倒杯水。慢慢地喝完民警倒的水后,他甩了甩头上的‘乱草,又用手装模作样地梳了梳头发说:‘警察叔叔,你可以发问了。”一副小二流子、小流氓的形象,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会如此这般的?“‘好玩呗!‘黑佬叫干就干呗!他是烂仔头,跟着他,看以后谁还敢欺负我!李虾仔抖着腿,扫了一眼叔叔、陈贵生和东方老师,‘还有,让你们这些大人都关心我!”一句话就将他的心里渴求展现无遗,让读者看得心酸。我感觉陈华清对李虾仔的人物塑造虽然着墨不多,但很成功。此外,小说众多的人物形象都让读者过目不忘。比如,善良富有爱心、有责任担当的东方老师;其貌不扬、朴实憨厚、敢想敢干、义薄云天的张立冬;慈祥和蔼、乐于助人的张婶婆等。陈华清笔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在雷州半岛渔村,或者是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在平淡之中获取的幸福或遭受的不幸,演绎着悲剧或喜剧,都给人以灵魂上的触动,思想上的反思。

陈华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大量散文式诗意语言被她运用到小说中,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海边的珊瑚屋》用了大量精彩优美的文字描写了祖国大陆最南端独特的大海风光。“远望大海,海面安静得像酣睡的婴儿;近看大海,海浪一波一波温柔地涌动。远处,行驶着两艘船,在黑蓝色的背景映衬下,它们就像用黑色纸剪成的船放在海水中。渐渐地,在海天相接的地方,太阳缓缓升起。原先灰蒙蒙的天空,出现了浅浅的红,最后变成大红。霞光映在海水里,波光粼粼,闪闪烁烁,好像鱼儿的鳞片在闪动。”这样诗意的描绘,怎能不令读者怦然心动?生活在海边的人会说,这就是我们熟视无睹,而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大海。对于没见过大海的朋友就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而心驰神往。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艺术就是要有一种美。如果一件艺术作品缺少了美,那么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依。我们说一部文学作品在确定其主题性、思想性的同时,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有美的需求。如果没有了语言艺术去谈思想性,那就变成了议论文,硬邦邦的说教了。赏读世界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蕴含了美的作品才不会被时间所遗忘,而成为经典。

《海边的珊瑚屋》的故事背景是雷州半岛的海边渔村,读者一开卷就有一阵海风扑面而来,整部小说散发着浓烈的海味。“用来砌房屋的珊瑚石形状千姿百态,像菊花,如莲藕,似波纹。用来砌屋墙、墙角、围墙的珊瑚石也不相同,砌屋墙的大部分是竹筒那样的珊瑚石;有的珊瑚石四四方方,一块一块地堆在一起;有的是条条加方块结合。砌墙角的珊瑚石有半个门板大。”小说还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雷州半岛渔村的人文环境、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海味”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包括了陈华清对雷州半岛独特感情色彩的表露,也包括了陈华清对雷州半岛城区地方风韵,独特的人文景观展示,以及展示中自然而然呈现的文化趣味。陈华清通过对海边渔民、渔村留守人员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借助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表现生活本身内在的巨大力量和丰富内涵。

陈华清是一位富有人文关怀的作家,她有一颗慈悲怜悯之心,眼光时刻关注着社会弱势群体。《海边的珊瑚屋》就饱含着一种朴素却高尚的人文主义,特别是宣扬了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主平等和自我价值。不管是在东方老师的身上,还是在陈校长、张婶婆的身上都有这种朴素却高尚的人文主义体现。中国文学自古有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之说法。所谓文以载道,其实就是要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展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钱宾四先生认为,中国人拿人生加进文学里,而这些人生则是有一个很高的境界的。这个高境界,需要经过多少年修养。我认为,不单是文学,所有艺术都需要创作者将其人生加进其中。人生即文学,文学即人生,二者融为一体,则成为文学中的上乘佳作。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必须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非虚伪的、作状的。陈华清不仅有着这种认识,更是这样地实践着。

作者简介:李志鸿,笔名南亭,广东遂溪人,现居湛江。长期坚持文艺创作,创作有长篇小说一部,在各种专业报刊、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文学评论、文化研究论文及藝术作品100多篇(幅)。曾在广东画院、湛江博物馆、郑州博物馆举办国画展。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珊瑚文学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倾斜(小说)
碧波荡漾珊瑚海
美丽的珊瑚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
文学
珊瑚生命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