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民共享信息化成果的实践与探索
2020-09-01杨雪春
[摘 要] 新时代,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信息社会的向往与农村网信事业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存在矛盾。如何让网信事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群众,成为时代新课题。本文以重庆市东南片区为例,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农村网信事业发展;基于城乡新型关系,推进城乡网信事业融合发展;发展网络文化,增强农民互联网意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农民融入“互联网+”4个方面,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共享更多信息化成果建言。
[关键词] 农民;信息化;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1-49-2
渝东南片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网信脱贫攻坚战,如何让网信事业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群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习近平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重庆市东南片区农民共享信息化成果的形势
1.1 信息基础支撑能力渐强
当前,渝东南片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富:秀山自治县实现行政村光纤全覆盖;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实现乡镇(街道)4G通信网络全覆盖;黔江区实现乡镇4G网络、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基本实现4G、3G网络基本覆盖乡村;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现城区及乡镇场镇4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宽带全覆盖;武隆区实现乡镇4G网络全覆盖,大部分行政村实现通达光纤。“十三五”开局以来,各区县着力推进通信网络全域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着力实施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细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标,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1.2 服务信息化明显提升
“三农”信息服务逐渐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推进格局。农业农村部网站及时准确发布的信息,成为服务渝东南片区农民最有权威性、最受欢迎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范围覆盖了渝东南片区。各区县的政府门户网站或重要部门门户网站、区县农业农村门户网站以及县域性的综合信息网站等基本建成,如综合信息类网站“秀山在线”“武陵传媒网”“彭水在线”“石柱生活网”和“爱武隆”等,分类信息网站如旅游方面的“酉阳桃花源”等,以及手机APP客户端。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开始进村、落户。例如,2018年5月开通的“重庆社保”微信公众号,让农民可以在移动端自行完成医保缴纳等;“渝快办”“民事反映、民事代办、云课堂、惠民政策”等功能让地处山区的老百姓“足不出户、不出村”办好事、享政策,群众拍手称好。
1.3 管理信息化持续推进
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到所有乡镇,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在便民中心落地;信息系统已覆盖到农业行业的预警防控、指挥调度等,医卫行业的分级诊疗、老年人慢病管理、新生儿预防接种、医保卡定点消费结算等重要业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例如,秀山自治县打造的“武陵遗风”品牌土家蛋就印有二维码,扫码可以查询这枚蛋的产地、时间与农户等信息;旗下的“秧青米”也采用二维码实现追溯。
1.4 生产经营信息化快速发展
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土地用途的在线监测中得到应用。例如,农户申请占用某块农地修建农房,区县国土相关部门已能应用以上技术上门快速实测服务,以初步确定土地使用证的可获取性。农村电子商务在片区内竞相迸发,出现了“酉阳模式”和“秀山模式”2种类型。每个区县都成立了电商办之类的机构。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例如,秀山“互联网+”产业链条已覆盖近70%的农户,创新构建三级物流网络助推降本增效,优化乡村服务店运行模式,不断完善“T+1”“1+T”城乡双向物流模式,如秀山云智科贸企业建立“云智速递”以实现这“最后一公里”的互动,依托电商云仓和武陵物流专线,打造武陵山快递分拨中心,整合快递企业全国物流网络资源。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民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不断涌现,如秀山自治县的“武陵遗风”等。
综上,可以发现渝东南片区农村网信事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存在诸多困境,如农民生产经营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信息技能,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缺统筹规划,线上管理服务内容建设不成整体、缺数据共享等。
2 新时代农民共享更多信息化成果的路径
2.1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农村网信事业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以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需要全面推进农村网信事业。切实加强农村网信工作组织领导,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拓宽地方网信办的业务范围,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做好农村信息员培训,让农民群众在信息化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并逐步覆盖全国更多的乡村;要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应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要做大做强农业电子商务,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产品进城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动的多样模式;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网格条件建设,让农民更公平地享受信息化改革发展成果。欠发达地区首先要打好网信脱贫攻坚战。要加快出台特定贫困户脱贫政策,如“研究特定贫困户用好互聯网等兜底政策”;要积极增强深度贫困乡镇财力,如“研究连线连片深度贫困乡镇区域发展政策,促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优先构建贫困区县信息网络格局,发展数字经济,如“网络服务要统筹建好一片云”。
2.2 基于城乡新型关系,推进城乡网信事业融合发展
基于城乡新型关系,让乡村建设得更美丽、乡村居民逐步过上高品质生活。高品质生活理应包括充裕的网络资源、通畅的利益诉求网络表达机制、坚实的网络文化底蕴、清朗的网络空间氛围。
当前,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完善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加强和创新网络治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和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体系,让网络空间更加有序、和谐、清朗;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线上沟通平台和协调机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区块链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造价值网络,建立阳光政府,让信息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更多农民[1]。
2.3 发展网络文化,增强农民互联网意识
文化是“根”与“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网络时代条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网络文化属于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为网络空間已上升到国家主权空间,网络安全影响总体国家安全。
发展网络文化,以移动手机为载体,增强农民互联网意识。让农民学会在移动互联网上查询实用信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能在手机上安装应用,体验网购网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民群众网络营销能力。通过借助手机“图文声画”把远在“场外”专家“请”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虚拟现实”的技术指导。更要有意识地引导以村或家庭或亲友为单位建立社群,以便互联互通、互帮互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在生活中无论是出行购买火车票还是视频通话或者看病网络预约挂号甚至是小额信用贷,都可以体验“一机在手,生活无忧”。
2.4 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农民融入“互联网+”
创新社会治理,充分尊重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智慧和决定力量。在政府治理中,“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正是快速响应广大人民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愿。推动农民融入“互联网+”行动,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农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农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信息化成果。
首先,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针对农民群众的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媒介教育,要优化培训内容,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实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办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让农村的孩子能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让儿童媒介素养内容进课堂,激发网络原住民的“互联网+”意识萌芽。其次,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运用“互联网+”,大规模开展在线式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用得上网、用得起网的重要条件。最后,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特别是网络安全教育,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网络空间已成为领土、领海、领空、太空之外的“第五空间”。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内容是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地方基层政府要有序实施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或企业培训内容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努力提高农民防范和抵御网络安全风险能力,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2]。
参考文献
[1]苗瑞丹.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杨雪春(1975—),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