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0-09-01唐菡翟有龙曾琨陈洋东
唐菡 翟有龙 曾琨 陈洋东
[摘 要] 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依托,更是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近几年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色产业作物种类多、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经济收益不断提升,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但也存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特色农产品销售目标市场不明晰、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等问题,阻碍了特色产业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扶贫产业长效增收机制、拓宽特色农产品消费渠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支持特色产业扶贫。
[关键词]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沧源佤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1-42-3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巩固提升扶贫开发成果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工作。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强调要从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脱贫一批5个方面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按照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1]。而特色產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县县情、贫困概况和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如何提高产业扶持的精准性,达到巩固脱贫成效、降低返贫风险的作用。
1 沧源佤族自治县概况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显著,多种粮食作物和茶叶、甘蔗、水果、核桃等经济作物适宜在这里生长。据统计,沧源佤族自治县有5个贫困乡镇,其中2个为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67个,其中深度贫困村50个。201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1 679户共43 211人,贫困发生率为27.5%,贫困人口分布在98.92%的建制村(社区),因此该县具有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2018年,沧源佤族自治县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4个贫困村,累计脱贫11 171户41 598人,未脱贫508户1 6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3%。目前,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生存贫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但仍存在农村相对贫困问题。
2 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扶贫现状
2.1 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特点
2.1.1 特色产业作物种类多。沧源佤族自治县自然条件优越,凭借充足的光热资源、多样的地形类型、较大的地势起伏,造就了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群,特色农业和立体农业适合在这里发展。沧源佤族自治县部分地区立足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了甘蔗、烟叶、茶叶等传统产业,同时按照县、乡、村三级合作社的产业布局体系,对接市场推进了各项新兴产业发展,如班洪辣椒、勐角羊肚菌、勐董黑木耳、勐来中华蜂、班老橡胶、芒卡无筋豆和糯良魔芋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746户2 900人。特色产业作物种类多样化有利于特色产业作物之间的互利共生,使生产效益得到提升,丰富该县农民的生产要素,同时对于调整农贸市场的商品结构、稳定市场发挥了作用。
2.1.2 特色产业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沧源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地从时间维度谋划短期、中期、长期产业,从空间维度谋划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产业,从立体维度谋划林下种养殖产业。该县种植甘蔗0.917万hm2,建成国家糖料核心基地0.292万hm2;种植烤烟0.159万hm2,建成河南中烟“黄金叶”高端品牌核心原料基地;种植茶业0.183万hm2,建成高优生态茶园0.367万hm2。由此可见,该县特色产业的普及程度较高,发展面积大,农户对依靠特色产业脱贫的意愿较为强烈,特色产业发展前景乐观。
2.1.3 特色产业经济收益不断提高。通过实施技术革新、规模化生产、政府参与等措施,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的经济收益不断提高。甘蔗667 m2产量由最初的4.3 t提高至5.5 t,甘蔗收入随之增加,带动8 212户贫困户增收;通过小散茶叶初制所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生产,使茶叶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更高,由此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订单+组织化+保险”模式种植辣椒,使辣椒产业更有保障,实现产值2 000多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 900元以上。2018年,该县完成县内生产总值41.33亿元,较2014年增长33.1%。由此可见,发展特色产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农户的收入,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2.2 特色产业扶贫发展模式
2.2.1 “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经营基础上,产品的生产者以及产品配套设施的服务者、使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在合作社中,农户通过土地出租、互换土地、用土地入股及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于2014年成立林下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土鸡孵化、养殖、产品加工、出售及提供市场信息、饲料生产加工等业务。该合作社通过租用土地、建盖鸡棚、购买饲料以及进行技术培训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目前,合作社累计出售土鸡1.8万羽,鸡蛋1.52万枚,总销售值达124.2万元。该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在刀董村,有23户养殖大户养殖数量在1 000羽以上,为该村农户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
2.2.2 “龙头企业带动型”帮扶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指区域内相关行业具有领头地位的企业,利用其所具备的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通过形成“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贫困户”或者“龙头企业+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以实现脱贫的一种模式。这种方式是直接通过企业的带动,将企业与贫困户相联结,以实现脱贫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引进沧源博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该公司拥有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已经获得租用权的土地等优势,建设集柑橘种植、加工、农业科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沃柑生产基地。沃柑营养丰富,深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是我国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晚熟柑橘品种之一。该企业辐射带动了周边1 200户农户种植沃柑,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直接收购农户的产品,减少了中间的交易环节,增加了农民收入。
2.2.3 “乡村旅游”帮扶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是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急需寻求某类产业助推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将城市的人流、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带到贫困地区,有利于盘活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带动地区发展[2]。
沧源佤族自治县依托“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佤族文化和一条边境线”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龙头引领。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引导景区周边群众入股参与旅游开发,2018年实现翁丁村集体经济收益6.43万元。沧源佤族自治县发挥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的优势,突出佤文化核心引领地位,通过“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及“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等民族旅游节庆品牌的带动效应,逐渐发展壮大该县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旅游释放的“红利”。发展乡村旅游成了全县百姓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3 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扶贫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部分合作社运营状况较差,作用发挥小。通过实际调查得知,部分贫困户虽然加入了合作社,但是不了解合作社的运营情况。对沧源县4个乡镇4个贫困村的1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调查发现,59.29%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后有55.42%入股合作社,入股后,39.13%的脱贫户认为合作社经营状况一般或没有经营活动,10.87%的脱贫户不知道合作社的经营状况,15.22%的农户表示没有收到合作社的分红。大量农户并没有真正参与合作社运作或参与程度较低,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形式主义较为突出。同时,部分乡镇、行政村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惯性思维较强,导致发展产业的措施和办法与贫困户的需求不吻合。
3.2 特色农产品销售目标市场不明晰
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未形成规模经济,影响力较小,该县有甘蔗、核桃、茶叶、蔬菜和水果等特色农作物,农户采摘后,将未加工或初加工的产品直接卖给量贩式的批发商,缺乏规模效应和市场效应。同时,沧源佤族自治县山地众多,交通、网络、通信等设施水平相对较低,产品难以进入外部市场,当地互联网技术相对落后,贫困农户缺乏对农产品线上经营的认识和运用,难以在线上进行订单交易。另外,贫困户缺乏对特色产业农产品定价的了解,致使利润流入中间商或加工厂手中,难以获得公平收入,这对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提出了挑战。
3.3 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沧源佤族自治县属于民族直过区,农户受教育水平低,缺乏种植特色产业作物、养殖牲畜的科学技术。部分农户现在仍然听不懂汉语,大都属于低技术型劳动力,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对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提出了挑战,易面临减产、低收低效问题。以该县的蔬菜产业为例,目前该县蔬菜产业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模式,無法做到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对接;二是蔬菜产业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受良种推广的制约;三是蔬菜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影响农户收益。
4 沧源佤族自治县特色产业扶贫对策
4.1 进一步完善扶贫产业长效增收机制
一是相关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和后期监管工作,因地制宜结合沧源佤族自治县特点,发展对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及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加大产业后续扶持力度,处理好短期脱贫和长效增收的关系。二是不断完善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之间的联结机制,改变合作社空壳经营或亏损经营现状,让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让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能力在经营过程中得到提升,最终实现长效脱贫。
4.2 拓展农产品消费渠道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进一步扫清特色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障碍。搭建适宜农户交易发展的平台,让贫困农户的劳动成果真正转化为资金收入,为脱贫奠定坚实基础[3]。此外,做优农特产品电商扶贫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党建”,抓好基层党建和农村电商服务工作,健全覆盖县、乡(镇)、村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通过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把农户的农特产品有效组织起来,依托电商平台,形成以农特产品为主的互联网直销和“以销定产”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4.3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农业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番薯、玉米等,加之缺乏土地集约利用、病虫害防治和苗木栽培技术,对特色产业培育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形成了阻碍。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字、影视资料及实际操作等形式,向农民传授特色产业普适性知识,组织农户学习相关的技术。同时,应给予适当的生产资料和财力支持,指导农户科学进行生产。
参考文献
[1]余欣荣.产业扶贫精准脱贫[J].中国领导科学,2016(8):6-9.
[2]王天石.兴业县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D].南宁:广西大学,2019.
[3]胡继亮,陈瑶.精准扶贫之特色产业培育探析:以秦巴山区竹溪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166-170.
作者简介:唐菡(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土地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