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01李媛媛杨大平孙艳艳

河北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尿管盆腔韧带

李媛媛, 杨大平, 孙艳艳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妇科, 安徽 宿州 234000)

宫颈癌是一种多发于30~65岁女性的恶性肿瘤,随着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并朝年轻化发展,其致死率约为11.34%,位居女性癌症第1位[1]。而随着细胞学筛查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数宫颈癌患者能在早期得到诊断和治疗,降低了宫颈癌的致死率[2]。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和放化疗为主,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宫颈癌的常用手段,但术后疤痕明显,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的几率较高,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3]。本文以宫颈癌患者为研究,探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以及术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宫颈癌和预防PFD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3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均符合《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27~62岁;③无手术禁忌症者。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其他恶性肿瘤者;③严重盆腔炎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的年龄、病理类型、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等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价值。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治疗前,患者均进行心、肝、肾、肺、凝血更等检查,均采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①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上举子宫杯,打开膀胱腹膜后反折,分级膀胱与阴道及宫颈间隙,将膀胱下推至宫颈口,提起左侧脐韧带,分离膀胱侧间隙与直肠,电凝切断子宫动脉。沿着左侧骶骨韧带对左侧输尿管游离,将紫红动脉断断向右侧方提拉,将输尿管间间隙和输尿管隧道钝性分离,采用超声刀切开隧道前后叶,使输尿管完全游离至膀胱入口。将引导直肠间隙分离,切断左右侧侧骶骨韧带,将输卵管外拉,切断左右侧韧带,电凝切断引导旁组织,将子宫被上举,采用单极电钩在宫颈口3cm处将阴道壁切断,去除子宫淋巴标本袋。对阴道残端消毒并采用纱布手套堵住阴道口,采用可吸收线缝合。②盆腔淋巴结清扫:采用超声刀沿患者卵巢左侧股漏斗韧带打开侧腹膜至阔韧带、圆韧带、宫旁,对左侧卵巢动静脉实施结扎,自上而下、自外向内、由浅入深切除闭孔、髂内、髂总、腹股沟深、髂外等淋巴结,同样的方法切除盆腔、右侧附件淋巴结。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巴结清扫数目、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膀胱损伤、切口感染、肠梗阻、淋巴结囊肿、PFD;③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术中及术后情况: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研究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2.2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25%,与对照组的87.10%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4 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单因素分析n(%)

2.3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63例患者术后发生PFD共38例(60.32%),经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直径、有无绝经、留置尿管时间为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因变量将发生PFD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0,自变量将年龄≥45岁、肿瘤直径≥4cm、已绝经、留置尿管时间≥7d均赋值为1,年龄<45岁、肿瘤直径<4cm、未绝经、留置尿管时间<7d均赋值为2,经多因素二项Logistic分析,年龄≥45岁、肿瘤直径≥4cm、已绝经、留置尿管时间≥7d为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二项Logistic多因素分析n(%)

3 讨 论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的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多数伴有阴道出血、尿频、尿急、阴道排液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5]。与传统开腹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相比,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由于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因而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机体恢复快、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6]。本文研究中,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相吻合。本文研究中,研究组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腹腔镜下视野清晰,更容易发现隐匿的淋巴结,减少漏切的风险。腹腔镜下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而使视野充分保留,不需要排垫肠管,因而可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使患者能够更早排气,并快速恢复[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证明,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可使者的早日康复,减少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腹腔镜下可清晰显露支配直肠、膀胱、阴道等等盆腔自主神经,从而降低神经副损伤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宫颈癌手术中需要切断宫颈韧带、骶韧带,可能会损伤盆腔内脏神经、腹下神经膀胱支以及腹下神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盆底功能,导致PFD的发生率较高[8]。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6.25%)明显低于对照组(87.10%),均以PFD为主,研究组的PFD发生率(56.25%)与对照组(64.52%)没有明显差异。PFD以排便困难、便失禁、尿失禁、尿潴留最为常见,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引发PFD的原因多样,本文以年龄、BMI、肿瘤直径、有无绝经、有无便秘、妊娠次数、分娩次数、留置尿管时间、有无术后放疗、有无会阴裂伤等常见的可能会引发PFD的因素为研究,分析造成宫颈癌患者术后PFD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上减少PFD提供防治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发生PFD共38例(60.32%),与其他研究基本相吻合[9]。经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直径、有无绝精、留置尿管时间是造成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年龄≥45岁、肿瘤直径≥4cm、已绝经、留置尿管时间≥7d是造成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主要原因在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盆底组织的张力需要雌激素水平维持,因而已绝经的宫颈癌患者盆底组织较为薄弱,易引发PFD。而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更易发生PFD。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高龄、已绝经、肿瘤直径过大、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的宫颈癌患者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疗,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宫颈癌患者效果良好,但术后发生PFD较高,应对年龄、肿瘤直径偏大,已绝经,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的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猜你喜欢

尿管盆腔韧带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