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20-09-01黄香红赵忠辉罗高俊张佳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夹脊醒脑椎动脉

黄香红,赵忠辉,罗高俊,张佳丽

(湘潭市中医医院,湘潭 411100)

椎动脉型颈椎病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病变、颈椎软组织变性钙化激惹交感神经丛、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致血管痉挛收缩,或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其对颅脑的供血而引起以眩晕、恶心、呕吐为突出表现的病症,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2]。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人们长时间处于低头伏案姿势,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和工作往往离不开手机、电脑,故导致颈椎病有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着青、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3]。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能改善脑循环及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聚集,但不良反应较大,且疗效不甚理想[4]。故本研究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及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例,并与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30例和采用焦氏头针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为 2016年 1月至2018年12月湘潭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第3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5]制定的诊断标准。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颈椎侧弯、后伸时上述症状加重;②旋颈试验阳性,颈部运动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④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痰湿阻络证、气血亏虚证及肝肾不足证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痰湿阻络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②肝肾不足证,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③气血亏虚证,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为 18~65周岁,性别不限;③病程在1年以内;④近1个月内未接受颈椎病的相关治疗;⑤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3组均取C3-6颈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患者取俯伏坐位,颈项部常规消毒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0 mm×40 mm毫针直刺1寸,行均匀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选取两组夹脊穴接 G6805型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为 2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2.1 A组

在电针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治疗。

2.1.1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

取双侧风池、天柱、完骨。患者取俯伏坐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1寸,天柱、完骨均直刺1寸,行均匀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

2.1.2 焦氏头针治疗

取焦氏头针的晕听区(耳尖直上1.5 cm,前后各引2 cm的水平线)。患者取俯伏坐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30 mm×25 mm毫针进行针刺,要求针尖向后沿头皮快速捻转平刺约0.5寸,采用接力针法左右各刺3针,不强求酸麻胀痛针感,留针30 min。

2.2 B组

采用单纯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

2.3 C组

采用单纯焦氏头针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 A组焦氏头针治疗。

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参照王楚怀等[7]制定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制定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医生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填写量表。该量表包括5项,其中眩晕16分,颈肩痛4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使用时将评估量表中各项得分相加,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填写。

3.1.2 血流变学指标

血液粘滞性增高是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危险因素[8],故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抽血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将各症状(包括眩晕、头疼,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恶心、呕吐,体位性猝倒,旋颈试验)程度分 4级(无、轻、中、重),无症状计 4分,症状轻计3分,症状中等计2分,症状重计1分,满分24分。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100%。

痊愈: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率≥95%。

显效: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率70%~94%。

有效: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率30%~69%。

无效: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率<30%。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不满足正态性,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3组不同时间点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3组治疗前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与 B组和 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3组不同时间点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3组不同时间点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A组比较2)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时A 组 30 9.18±2.68 22.35±4.651) 23.19±4.121)B 组 30 9.08±2.51 17.61±3.151)2) 18.29±3.241)2)C 组 30 9.32±2.48 18.62±3.271)2) 18.62±3.091)2)

3.4.2 3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3可见,3组治疗前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3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s)

表3 3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A组比较2)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全血黏度(低切) 血浆黏度A组 30 治疗前 21.13±3.54 1.81±0.24治疗后 14.70±2.141) 1.32±0.411)B组 30 治疗前 20.98±3.89 1.78±0.45治疗后 17.52±2.451)2) 1.58±0.471)2)C组 30 治疗前 21.25±3.61 1.70±0.47治疗后 17.78±2.891)2) 1.52±0.351)2)

3.4.3 3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4可见,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76.7%,C组为70.0%。经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A组临床疗效与 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4 3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5可见,A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0.0%,B组为73.3%,C组为60.0%。经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A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3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劳损及退变性质的疾病,机械压迫、颈椎不稳及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血管痉挛是主要致病因素,其互相影响或互为因果关系,机械压迫是本病发病的直接原因,各种原因导致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被刺激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和病理基础,颈椎失稳刺激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缺血[10-11]。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疼,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12]。中医学中并无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为“眩晕”“头痛”“项痹”等范畴[13],《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出“内风”致眩之说[14],认为眩晕主要病理因素为“风”“痰”“虚”“瘀”。

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很多,主要从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入手,针灸疗法具有活血、补虚、养肝等诸多功效,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5]。研究认为因其病位在清窍,虚实夹杂,多由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清窍失养致髓海不宁引发[16]。故治疗方面可立足于醒脑开窍之法,以达止晕定眩之功效。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独创的针刺大法,本研究选取双侧风池、天柱、完骨进行针刺,其中风池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处,《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历代医家以之为治眩要穴。现代研究认为,针刺风池时针感可以深达椎动脉附近,促进局部软组织炎性水肿吸收,缓解受压的椎动脉,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脑部血流量[17]。完骨在胸锁乳突肌附着点上方,具有舒调肝胆经气的作用,能平肝阳,顺肝气,熄肝风,调畅颈部之经气,从而改善后循环缺血状态[2]。天柱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病、肩背痛、热病等,其在斜方肌起点,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分布有枕大神经干。风池、完骨、天柱3穴相配可畅通督脉和太阳经气,具有醒神开窍、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效,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状态,调节神经功能[18-19]。焦氏头针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作为其取穴定位依据[20],本研究根据大脑功能与头皮表面对应关系,取双侧晕听区以活血通络,调节前庭神经功能,以止眩晕[2]。此外,颈夹脊周围及深部的神经分布较多,刺激颈夹脊穴可有效缓解颈部肌肉痉挛紧张,减少各种原因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调节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从而能改善头晕、头痛、颈痛症状[21]。

血液黏度升高是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主要原因。血液黏度的增高可使血流减慢,血流减慢(即切变应力降低)又会引起血黏度增高,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如此使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状态,造成椎动脉血流减少致脑血流量减少,造成缺氧、缺血[22-24]。曾有专家[25]归纳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并且经过针灸、推拿等治疗后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得出血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故本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判定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A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提示这3种治疗方案均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其中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及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及焦氏头针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

猜你喜欢

夹脊醒脑椎动脉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中药熏蒸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51例临床观察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苦瓜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