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三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实践与反思

2020-09-01韩丽萍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师生

韩丽萍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中学,江苏江阴 214400)

引 言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创建高效课堂的举措受到很多师生的重视。从根本上讲,构建高效的初三语文课堂必须着眼于初三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在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占据着关键地位[1]。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讲,初三学生应当拥有优良的语文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与完善的人格,逐步培养优良的品格。由此可见,构建高效课堂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初三语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举措。

一、初三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良好人文品质及语文学习能力,上述要点共同构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经过初三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形成优良的人文综合素养,对人文情感进行全方位的激发。同时,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还意味着初三学生应当拥有自主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逐步摆脱对语文教师的依赖,尝试全新的学习探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初三学生将会实现综合性与全面性的良好发展。

目前,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措施已经得到很多师生的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在文化理解、语言建构、审美品鉴与思维强化的各个重点层面。其中,语言运用及语言建构能力应当占据核心地位,进而实现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培育责任意识的最终目标。

初三学生处于身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多数初三学生未能具备比较成熟的语文学习思维。在教学语文知识时,语文教师要致力于有效展开课堂引导,营造语文课堂的整体气氛。同时,师生对于语文写作及课文阅读内容等都要做到深入分析,运用以上措施进而实现发展初三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从而确保初三语文课堂符合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构建初三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首先,营造有趣的初三语文课气氛。在目前的初三语文课上,很多初三学生仍然认为语文课十分乏味,无法提起对语文课的热情。但实际上,语文教师若能运用有趣的方式来激活语文课堂,则可以有效转变初三阶段的语文课堂现状,并且可以达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初三语文课上,师生可以一起欣赏涉及语文写作背景及课文创作背景的短片,然后再进入分析语文课文的过程。因此,创建高效的初三语文课堂必须建立在激活课堂氛围的前提下,让初三学生喜爱高效的语文课堂,从而自觉融入语文学习中。

其次,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习。初三学生对外界的各种事物都具有好奇心理,因此,语文课的氛围将会明显影响初三学生的课堂总体印象。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学生如果能做到真正喜爱学习语文知识,那么学生的内心热情将会得到有效激发,同时还能达到语文学习难度显著简化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上,语文教师的关键职责在于正确引导初三学生,转变其对语文课的乏味印象,进而让学生真正接受有趣的语文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内心情感。

最后,密切师生在语文课上的交流。强化语文课上的教师与学生交流对培育学生语文人文素养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反之,初三语文课如果欠缺了师生沟通,那么初三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热情,也无法调动自身的热情与兴趣。在开展师生沟通的语文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以语文学习小组的方式倡导全班学生针对语文学习难点展开交流。

三、构建初三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实践思路

高效语文课堂涵盖很多层面的具体内容,构建高效课堂的着眼点应当体现为增强语文核心素养,而非单纯地实现语文学科成绩的提升。近年来,初三语文的授课模式正在逐步实现转变,而语文核心素养也逐渐受到了初三师生的重视。为了实现创建高效课堂的宗旨与目标,目前,针对初三语文课堂应当致力于如下实践改进要点。

(一)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在初三阶段的语文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三学生逐步尝试深入挖掘课文内涵,增强语文理解能力。学生如果能做到深入挖掘现有的教材内容,则可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并且不再仅限于解读语文课文的浅层文字内容。由此可见,深入挖掘教材与课文的内涵对初三语文课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初三学生并未真正具备自主挖掘语文教材内涵的能力,因而体现了教师引导的必要性。为了保证初三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文预习的内容事先发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来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学生经过全面的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将会形成更深的印象,从而便于后续开展深入的语文课文探究。

例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一课时,教师开展课文探究的侧重点应当体现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的表层体会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深厚情感上。为此,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其超越表层的课文字面内容,挖掘并探究课文主旨。在语文教师开展有效课堂引导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做到精确把握语文课文内涵,学会透过表层的课文语句来解析课文主题,可以深入体会人文精神内涵,并且受到作者炽热情感的强烈感染。

(二)锻炼初三学生建构语言的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需要建立在语言建构能力之上,因此,建构语言的能力成了初三学生不可缺少的语文基础能力。例如,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日常训练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初三学生尝试运用自身的独立思维来“改写”语文古诗词,从而将其改写成优美的现代散文。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感受古诗词蕴含的美感,同时也实现了对建构语言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此外,对于建构语言能力的塑造培养还应当体现在作文课堂上,以确保语文写作课成为锻炼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最佳途径。但从目前看来,很多初三学生仍然惧怕语文作文的写作,其根源在于初三学生未能做到积累充足的语文作文素材,或者无法做到快速理顺作文写作的思路。因此,为了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师生应当共同完成对建构语言能力的逐步训练,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初三学生建构语言能力的增强。

例如,在作文素材的累积过程中,学生可以事先准备作文素材本,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接触到的优美课文语句摘录在素材本上。经过反复思索与积累,初三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就能做到迅速寻找到切入视角,不再感觉到困难。在逐步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优美的课文词句转化成自己的作文语言,尝试灵活的作文创作思路。

(三)培养初三学生的语文发散性思维

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宗旨在于塑造初三学生的语文思维,其中主要涉及语文发散性思维。初三学生如果欠缺语文发散性思维,那么整个语文课堂将会陷入枯燥的循环中,导致师生局限于狭隘的语文学习视角。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语文课堂上应当占据关键地位。例如,在进行语文发散性思维的塑造与培养时,师生应逐步尝试迁移语文学习的意境,拓宽初三学生的课文学习视角,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语文教师若能做到成功激活初三学生的语文发散性思维,则有益于初三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的语文学习,并且活跃初三语文课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迁移原文内容。学生在对语文课文透彻理解的前提下,对平常生活中见到的美好景物进行迁移联想,进而感受山水画蕴含的深远文化意境,体会画家在山水画中蕴藏的内心情感。运用以上发散思维与迁移方式,学生会对语文课内容留下更深的印象。

(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

初三语文教材包含很多优美的语文课文。在品读与鉴赏语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语文审美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培育审美素养的角度来讲,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为初三学生营造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品读课文,增强初三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感受。初三学生只有做到了喜爱语文课,才能体现人文素养明显提升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应当运用有趣的语文教学方式来引导初三学生,激活其语文鉴赏思维,通过引发感情共鸣的方式来创建课堂意境。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师生可以共同观看涉及诗词创作背景的短片,确保学生能做到快速融入诗词的特定氛围中。经过以上的视频欣赏,教师再去引导学生针对整篇诗词予以详细分析,并且感受诗词本身蕴含的浓厚人文精神,体会诗词的美感。在诗词鉴赏训练后,学生将会逐渐形成更好的语文审美素养,逐步学会在语文诗词中体察美好的人文情感。

结 语

综上所述,构建初三语文的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做到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与培育置于首要地位。在目前的初三语文课堂实践领域内,多数师生对语文核心素养都能做到明确其中的本质内涵,通过运用新颖的语文授课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密切师生互动并且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因此,在初三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创建初三语文的高效课堂仍然应当不断摸索,结合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来构建初三语文的全新课堂模式。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师生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