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素养视域下的学生预测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以统编版三年级《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例

2020-09-01郭秀钦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胡子胡萝卜

郭秀钦

(福建省平潭县澳前镇中心小学,福建福州 350400)

引 言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阅读有三个层次:蚂蚁式的被动阅读、蜘蛛式的主动阅读和蜜蜂式的创造阅读。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的是一种借由思考创造所获得的“自我突破、自我提升”的阅读。良好的阅读素养是获取知识的前提。“通过阅读,个体不断获取阅读知识、习得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并运用阅读信息解决现实问题,为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1]”教师要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预测阅读策略、习得预测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从而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领悟预测内涵

三年级学习阅读策略——预测,引领学生做好奇的阅读者。所谓预测,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借助有关的信息提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文本的内容预先进行假设,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相关信息,检验之前的假设正确与否,最终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反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进程,从而使阅读过程变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真正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认为:所谓阅读只是一个猜测的游戏,是一个不断猜测的过程。为什么把预测作为第一个阅读策略来学习?因为预测策略能够激活原有知识,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通过“猜测—证实”建构意义,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文章的重要内容和细节,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认知领域。

二、解读编排意图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纵观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会尝试着续编故事。

本单元三篇文本的呈现方式比较特别,对预测阅读策略的学习、实践、运用做了有梯度的安排。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文本,泡泡提示给了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的线索。无论故事如何生动、有趣,都离不开预测的依据,这些依据可以是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等。因此,《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承载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习得预测的方法。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隐去了后面部分的故事情节,把故事结局留给学生去预测,是一个不完整的文本。这样的编排,显然是为学生继续进行有依据的预测故事留出了充足的实践空间。《不会叫的狗》在课文最后部分提供了三种不同结局的开端,分别是小狗遇到母牛、遇到农民及遇到自己的同伴。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的三个结局,可以顺着结局往后预测。这一课的教学核心任务是利用此课例教会学生有依据地合理预测故事结局(见图1)。

图1

由此看来,三篇课文的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每一课都有核心目标,都承载着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本单元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领悟、习得预测阅读策略,然后在略读课文学习中将领悟到的方法模仿、迁移、运用,甚至是创造性地重构,以便真正地体现出知识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

三、设计预测流程

笔者尝试运用以下三个板块推进教学流程。

(一)预测标题,猜想情节

课文标题是课文的眼睛,也是学生思维的窗口,是提示学生学习课文的思路。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标题,依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生活经验进行预测。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学本课时,笔者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标题,然后依据标题进行预测。一些学生抓住课题中的“胡萝卜先生”这个主人公展开预测:有的说胡萝卜先生应该年纪很大了;有的说胡萝卜先生一定是个很懒的人,胡子这么长了都不刮……一些学生抓住“长胡子”展开预测:他的长胡子怎么啦?长胡子给他带来什么麻烦呢?这么长的胡子有什么用处呢……如此,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故事,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预测内容,续编故事

1.联系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起因

语文课本里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生活体验和智慧的结晶[2]。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预测。例如,在男女生合作读一、二两个自然段之后,教师把“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这句话标红,引导学生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有的说,胡子有了这么好的营养,一定长得特别浓密;有的说,胡子有了果酱这么好的营养品,会长得和跳绳一样粗;有的说,胡子有了果酱这么好的营养品,会长得很长很长……

这时候,教师出示原文,要求学生对照猜想:跟你的猜想一样吗?如果一样可以维持想法;如果不一样,也给予肯定,鼓励有依据的推想,同时引导学生修正想法,继续下一次预测。这样的预测之旅,让学生兴致盎然。

2.运用故事楼梯,预测情节发展

《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人类的文学领域中有一种神奇的自然力量。如果留心结构就会发现,很多故事都是第三次便会结束。《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故事情节就出现了反复。因此,根据这一文本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故事楼梯续编故事,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的第一个情节:“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后,他完全不知道。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小男孩正在放风筝。”然后教师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小男孩放风筝与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什么联系呢?大部分学生联系题目,预测出小男孩一定遇到了困难——风筝线太短了。然后教师出示原文,让学生了解第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接着教师出示第二个故事情节,让学生读故事原文。“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插图,用教师提供的框架,续编故事:

【我会说一说】于是,鸟太太就_______,“_______”她开心地说。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预测,体验预测的乐趣。

在续编完第二个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出示原文,让学生观察两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点。在全班交流之后,达成共识: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往前走,都会遇到有困难的人。长胡子在风里飘动着,都会帮助别人。师生合作,完成故事楼梯(见图2)。

图2

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情节的反复,续编故事,并完成学习单:

【我会写一写】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地 方),(有人遇到困难)。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风里飘动着。(如何解决),( )地说:“(人物对话)”。

有了故事楼梯的帮助,有了语言支架的搭建,学生的故事情节续编得相当精彩。有的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当成了小朋友的跳绳,解决了绳子突然断掉的问题;有的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当成了毛线,解决了织毛衣时毛线太短的困难;有的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当成了拉物品到高层的绳子,解决了老大爷不方便下楼取快递的烦恼……

(三)预测结局,对照感悟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用省略号的方式结束,留下结尾引发预测。随着故事情节的预测,故事的结局也留给学生预测的空间。这样的编排进一步实现了预测策略的实践运用。

在学生大胆预测故事的发展之后,教师小结: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顺着故事的情节往下走,结局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再一次大胆地预测,最后出示作者的结局,同桌互相交流:你喜欢谁的结局?是作者的还是自己的?大部分同学都会往“胡萝卜先生继续帮助别人”这个方向猜测。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写了胡萝卜先生用胡子帮助了自己。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的结尾与作者创作的结尾进行比较,激发学生在对比中思考。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标题、预测内容、预测结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直面预测依据,使感性的、隐性的预测过程明确、显性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形成预测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结 语

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简单机械的灌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中获得。因此,如何制订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如何整合教学素材、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方法等都需要教师精心策划并实践完成。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运用高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胡子胡萝卜
推理:谁最粗,谁最细
透视:脆甜胡萝卜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赞美胡子(共4则)
飞起来的翘胡子
胡子不见了
冬爷爷的胡子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