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竹市:立项监督助推监督提质增效

2020-09-01陈旭

廉政瞭望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绵竹市督查监委

陈旭

“发现问题91个,追缴退还资金122万余元,处分2人,组织处理7人……”这是日前绵竹市纪委监委以立项监督为抓手,开展“违规发放钱物和津补贴问题”专项整治交出的成绩单。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第一职责。然而,以前的监督存在派驻纪检监察组“单打独斗”,乡镇纪委监督力量不足、监督缺位等难题。如何统筹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这是摆在绵竹市纪委监委面前的一道命题。

今年以来,绵竹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为目标,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紧盯公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易生腐败的风险点等关键环节,以及信访举报频繁、问题线索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命题式”立项监督为抓手,开展“短平快”专项监督检查,形成力量统筹到位、协调联动到位、问题发现到位、督促整改到位的监督闭环,将监督探头擦得更亮、监督触角延伸得更广、监督合力形成得更全、监督质效体现得更优。

探索立项监督,破解监督难题

“驻在部门都各有特点,职责职能均不同,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前主要开展日常监督都各自为战,在监督内容、方式、标准上未统一,难以形成合力。”绵竹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组长江世军深有感触,现在不同了,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立项监督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职责确立了方向和目标,让监督“有的放矢”。

为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绵竹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立项式”监督模式,积极构建“四个监督”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通过分析研判在日常监督、派驻监督、信访举报、审查调查、巡察中发现的突出和共性问题,每月确定1至2个监督点位,统筹委机关、派驻、巡察和职能部门等力量开展专项督查。

“立项监督破解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派驻机构工作中监督难和难监督的问题。”绵竹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宇说道,立项监督变以前的“撒胡椒面”转为“点穴式”精准监督,可有效达到“监督一个方面、净化一片领域”的目的。

打破固有模式,形成监督闭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有效整合纪检、巡察、派驻、基层监督力量,会同目督、卫健、农业、工信等部门开展专项监督。”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钱哨介绍道,督查组深入村组院落、居民小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督查68次,点名道姓发出督查专报27期,督促整改问题276个,追责问责25人,给予党纪处分1人,2名局长因履职不力被问责。

绵竹市纪委监委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专项监督 张艳丽摄。

在立项监督中,市纪委监委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报告”的标准,逐一明确监督检查的时间安排、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形成立项监督清单,实现“确定内容、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结果报告、反馈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有针对性的走访调研、查阅台账、个别谈话、电话回访等方式展开监督检查,提升监督的精准性,确保立项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今年以来,我们已围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防汛安全、脱贫攻坚等工作开展立项监督检查8次。”刘宇介绍道,目前正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强化结果运用,提升监督质效

“不能只开展监督而忽略问题整改,督促问题整改到位才是监督的目的。”刘宇说道,针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向7个单位反馈一般性问题27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4个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2条问题线索已按程序移交办理。

绵竹市纪委监委每月召开立项监督推进会,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强化结果运用。同时,市纪委监委建立立项监督整改机制,督查后形成一份督查报告,建立一本问题台账,开展一次会商研判,进行一次集中整改,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相关责任部门,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对问题逐一核实、逐一销号,确保有效整改。

“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点位在哪里、群众急难问题在哪里,立项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绵竹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阳波表示,通过立项监督,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纪律作风、突出效果靶向,加强精准监督,为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猜你喜欢

绵竹市督查监委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绵竹市:设立维权举报信箱 拓宽欠薪投诉渠道
绵竹市:“二三四”工作法推进欠薪源头治理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聚焦养老 跟踪督查
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