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复苏更需要拓展和深化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2020-08-31潘家华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疫情

潘家华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从健康安全的视角,全面揭示了城市发展的短板和弱项;2020年夏季暴雨洪灾,进一步暴露了城市社会的脆弱和失措。疫灾之后或疫情常态下的经济复苏和洪灾之际的防控和之后的重建,我们有什么选项,如何高质量复苏?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铁(路)公(路)机(场)”和房地产是动力和推手;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是否可以再造昔日“基础设施”建设的辉煌?

中央从2018年提出“六稳”到2020年4月疫情冲击下明确提出“六保”,凸显出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

“六保”更需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和提升

2018年伊始,贸易摩擦作为中美深层次矛盾的表征日趋加剧,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是年7月,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

作为“六稳”的抓手和动能,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界定新型基础设施的内容,即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1。显然,相对于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常规基础设施,“新基建”首先是知识密集然后才是资金密集,多具有智能取代劳动力的特质,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尽管新基建没有常规基建那样对劳动力密集的原材料产品的拉动,设施建好后可以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和通量,但条件是要有货物。

面对疫情冲击,2020年4月,中央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2;5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以保促稳3。显然,知识密集型的“新基建”,相对来讲“高大上”,对“六稳”具有支撑作用,但对于“底线”属性的基本民生的保障,支撑效果并不一定直接。例如,一些报道指出,占人口总数趋近20%的60岁以上老年人,没有或不会用智能手机;如果我们到银行网点去的话,办理柜台业务的,基本是老年人;一些贫困家庭,手机和流量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也比较有限,也有贫困学子在疫情期间上网络课程时遇到的各种尴尬。“地摊经济”看似不那么“高大上”,但却是实打实的就业和民生。

可见,疫后复苏,城市活力的再生和提升,“新基建”具有“六稳”的战略性和全局性,但在“六保”的战术层面,尤其是疫后民生保障和洪灾之后的重建,我们的城市更需要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和提升。

修复社会危机,需要社会基础设施的深化和拓展

因疫情防控,许多地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活动几乎处于休止状态,经济运行也不可避免的处于停摆状态。封闭的小区,多层的楼宇,狭小的单元房,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心理压力巨大,精神受到折磨。疫情期间电力供应保障良好,网络成为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正是这些历史上少有的特殊情况,引发一些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并非是“新基建”就可能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而需要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提升。

疫情期间持续至今的,对不同观感的社会包容度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社会撕裂。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方方日记”。疫情期间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记录一些观感,发表一些议论,揭露一些问题,回应一些疑虑,也是作家的职责所在。武汉“封城”解禁后“方方日记”在国外翻译出版,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市场文化行为,如果没有触犯法律,也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但围绕日记及其翻译出版,上纲上线讨伐声讨者有之;支持赞赏者也不乏其人。如果违法,可以诉诸法律;如果不违法,其是非曲直,自然由读者评判。社会有点并且包容不同声音,是社会成熟的标志。

另一个例子是地域身份歧视。武汉以及湖北其他地区的健康居民,不论解禁前还是解禁后,受到不友善的地域歧视。甚至有云南诗人豪言,天上飞的“九头鸟”也不放过。武汉“封城”期间,非武汉常住居民,基本生活也出现困难。外地在京工作的一些租客,小区禁止进入。农民工、合同工,编制内、编制外,劳力者、劳心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身份不同,地位有别,待遇迥异。被歧视者,似乎没有尊严可言,歧视他人者,缺失的,也正是自身的人格尊严。

第三个例子是社会关爱和救助问题。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是社会最弱势那一部分群体,他们是农民工、个体工商户或民营小微企业。他们更为缺乏社会资源、资本资源等,竞争力较弱,因而其市场生存能力和水平,也不会特强和太高。他们的生存状况,应该为社会所关注、所关爱。

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而且必须具有正常的人格;我们的社会,应该而且可以走向理智。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不论常规的还是新型的,尽管可能在整体上有提升和缓解效用,但难以形成危机化解的机制;而这种机制,正是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所在。

完善社会基础设施,提升复苏的内生动能

狭义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区域和城乡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较为广义的也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正常、高效运行和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或者说是硬件基础设施。常规基建和“新基建”,都属于这一类。应该说,在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环境等方面,新中国70年的投入和建设,成效突出、成就斐然。

关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科研等公共服务设施,有的也称之为社会基础设施,这方面我们的硬件规模和设施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有了长足进步,许多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但新冠疫情暴露我们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空间资源的不均衡。优质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行政层级高的城市,例如省会城市,而在一般城市尤其是县城、乡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二是服务质量水平差异大。例如医院,大医院或知名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或一般医院门可罗雀。教育资源更是如此,双一流大学,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多数普通家庭只能望“重点”而兴叹。义务教育,尽管是一般学校,还有学可上。而学前教育,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私立幼儿园要么学费高昂,要么质量忒次。三是管理非专业。新冠疫情期间,武汉一些医院的管理层缺乏专业素养,致使防控薄弱,医务人员感染。

但更为纯粹意义上的社会基础设施,例如上面所列举的,不具备硬件基础设施属性,因而也称之为软件基础设施或制度基础设施。制度基础设施不仅涉及法律法规、政府架构、军队警察等,也包括民间社团、社会救助、慈善机构、新闻媒体等。客观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健全和完善。但同时,疫情的检验表明,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是信息畅通问题。疫情之初,防控信息在信息源、决策者、社会之间并不畅通,影响了社会的及时精準有效防控。二是社会疑虑和焦虑难以得到权威回应和及时解决。我们的新闻发布制度,具有权威性;但是,面对具体问题,各种社会疑虑和焦虑,如果没有及时的回应和解决,则谣言泛滥的空间就会迅速膨胀。三是社会包容机制。我们需要宣传积极的正能量,但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认知的差异是正常的,社会需要有包容性。山东的合村并居的困境和一些地方对“地摊经济”的排斥,没有社会包容,就会加剧社会危机。四是城市社工机制。社区工作者,直接服务于社会个体,关注各种问题,解决具体问题。我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念书时,了解到居民的各种问题均是找社工提供解决方案。当然,我们还要培养社工,提升社工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民间社团。我们有官办社会救助和慈善机制,但是,民间社团有热情、有资金、有规章、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仅是官办机制的补充,更是对官办机制的促进。

疫后复苏,既需要“高大上”,也需要接地气;高质量复苏,仅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论新的还是旧的,是不够的,还需要,或者更需要软性的会制度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化和拓展,去有效化解社会危机。“新基建”有利于“六稳”,但是否稳得住,还要看“六保”。只有受疫情冲击打压最严重、洪灾损失最大的弱势群体缓过来、活过来,我们才有复苏的基石。不然,数以亿计弱势群体的失“保”,必然会传递到大中企业,如果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下降或缺失,依赖税赋生存的体制内人员,稳住也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导关系,高质量复苏需要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包容性和协力同心,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释放巨大的动能,关键在于教育、科技和解禁户籍、开放市场等社会基础设施的重构和提升。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疫情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疫情中的“梦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疫情中的我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