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特征比较
2020-08-31刘欣雨
刘欣雨
【摘 要】莫扎特与贝多芬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学派的两位伟大的作曲家,他们为整个欧洲钢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奏鸣曲作为钢琴艺术中的重要体裁,频繁地出现在音乐会的演奏曲目中。奏鸣曲这种音乐体裁本身具有很高的音乐审美与研究价值,笔者将通过两首作品,浅析莫扎特与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莫扎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比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090-02
一、作曲家生平与创作比较
(一)莫扎特生平与音乐创作简述
莫扎特1756年诞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从小天资过人,众多的巡演经历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各地的音乐,为创作提供了灵感。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作品题材非常广泛,包括歌剧、弦乐四重奏、协奏曲等。他的钢琴奏鸣曲旋律性强,和声优美,天真亲切,充满阳光,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二)贝多芬生平与音乐创作简述
贝多芬1770年诞生于德国波恩。由于父亲酗酒,长期缺乏关爱的家庭生活让他变得独立而坚强。贝多芬创作的作品在数量上要少于莫扎特。他毕生的作品包含5首钢琴协奏曲、9首交响乐、1部歌剧、16首弦乐四重奏、两首弥撒曲、11首序曲和32首钢琴奏鸣曲,等等。 这些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造诣极高,对后人影响极大。其中《悲怆》《暴风雨》《月光》《热情》等作品在音乐会中被大家广泛弹奏。
两位作曲家由于不同的成长经历、创作环境、手法以及目的,因此呈现出来的音乐作品的形态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莫扎特的歌剧是最突出的,非常擅长刻画。他的音乐就像是山涧涓涓溪水、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温泉等自然景观,作品中充满戏剧性的表情和变化。在他的奏鸣曲中,呈现出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复杂多变,每一个旋律线条都能体现出一种人物形象,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一首音乐作品。虽然形状大相径庭,但是毫无违和感,你可以从中感受到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融合在一起,这在莫扎特的歌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就有许许多多的三重唱、五重唱,多种音乐形式交织在一起,不会觉得杂乱,反而十分有画面感。旋律性强,对比鲜明、生动,充满了戏剧性。贝多芬由于生活与疾病的打击,他的钢琴奏鸣曲大多表现了热情、愤慨、与命运进行斗争的精神,充满戏剧冲突。
二、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比较
(一)主题与曲式的比较
海顿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奏鸣曲式,而莫扎特在海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完善。他确立了奏鸣曲式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的形式构成,这极大地促使了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他的作品结构规模总体来说显得更加平衡和统一,也更加注重不同主题之间的对比,和声的应用也更加丰富和成熟。在此基础上,呈式部中的二主题显得更加独立,但是这一主题不但没有影响第一主题,还更加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这使得作品似乎都有多个角色,形象生动。这种创作形式活泼又不显得凌乱,具有莫扎特创作的鲜明特征。
贝多芬又进一步发展了奏鸣曲式。他的奏鸣曲中有12首都是四个乐章,即激情的快板、平静的慢板、中庸的快板、快板或急板。其旋律起伏很大,调性变化丰富,强弱对比明显,主题有采用歌唱式的旋律,也有大幅度的音乐跳动,戏剧冲突强,变化丰富。
(二)音乐表达方式的比较
莫扎特善于在钢琴上模仿多种人声。他因为从小巡演的缘故,有机会接触各地风格不同的歌剧。他十分喜爱这种音乐表达方式,他认为歌声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应该用乐器将这种魅力表现出来。于是,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大多旋律优美通畅,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他的音乐素材大多来源于歌剧。在他描述的每个乐句中,用一个个体态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他的钢琴奏鸣曲刻画了不同的画面,生动,仿佛呼应不同的角色,充满乐趣和美感。
贝多芬则善于在钢琴上表现出交响乐的效果。由于每个音乐家的成长经历等不同,因此音乐的表达方式与内容必然也会有所差别。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不同于莫扎特的是,其大多气势磅礴,在不失旋律柔和性的同时,音乐震撼力强,戏剧冲突强。在描述个人内心情感世界时,也会把社会的真实写照融入创作中。有些作品为了表达对现实的愤恨,常常旋律技巧变化丰富,大幅度的旋律组合,连续的不和谐的和弦进行,更加表现了其内心的狂热,充满现实意义。
(三)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法比较
好的演奏者在演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时,会十分注重作曲家的想法以及当时乐器的发展情况。要想演奏好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需要对他们的风格特征进行理解,从而在演奏上注重两者的速度与力度、触键与音色,以及踏板的应用。
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 Nr.1比较
(一)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3
这首作品是莫扎特1778年在巴黎旅行时创作的。这期间莫扎特在生活和思想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的母亲因病去世(莫扎特为数不多的一首小调的奏鸣曲就是这个时候创作的),上层社会对他的不屑之情与生活的贫困交织在一起,使他受到打击。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感受到了一些人生的困难。所以这首作品情感内容较为深刻。虽然是为了赚钱而写,但是情感的表达还是很丰富的。这是他钢琴奏鸣曲中最合乎“礼仪”的一首,但是仍然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对比效果,所以在演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速度与力度
在钢琴奏鸣曲的弹奏中,准确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古典奏鸣曲的演奏,十分讲究严丝合缝。速度的不同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风格的不同。作曲家在作品每一乐章的开头都标明了这个乐章的速度,已经告诉了演奏者这首作品的基本速度和演奏的风格特征。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是快乐的快板,第二乐章是行板,速度可以模仿人走路时的平均速度。第三乐章是比第一乐章要再快一点的小快板。内心仍然要有稳定的节奏感。演奏者要十分注意其奏鳴曲的歌唱性,所以为了展现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交流,在声音强度上要有所区别。
2.触键与音色
杰出的演奏者寻觅优美而富有转变的音色。那么音色的转变自然离不开演奏者对指尖触键的要求。那时的键盘浅、轻、灵敏,而且共鸣不强,但是很清脆明亮,所以演奏时应注重表现出典雅的气质。这首钢琴奏鸣曲中左手Alberti伴奏形式要贴键弱弹,保证音响强度与音色的一致。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在连续跑动中更要控制音色的统一。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这首作品时,需要提高听觉的敏感度,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指尖要灵活,颗粒感要强。因此,保证音色统一与力度均匀,手臂手腕均不可紧张,贴键演奏很重要。同时,还要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对不同主题的乐句进行区别。例如,直接下键与减速下键,其音色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不同的角色之间的对话,不一定相同。
3.踏板的应用
那一时期的踏板与今天不同,踏板不用脚踩,而是需要用膝盖去触动踏板。今天的钢琴踏板有三个,分别是延音踏板、弱音踏板与持续音踏板。笔者认为,对于连续十六分音符与长颤音的踏板处理要格外注意。对于快速音型跑动有时可使用“颤音踏板”技巧,就是在演奏的过程中利用脚踝轻轻抖动延音踏板,以达到连续并且共鸣的效果,同时又很清晰。除此之外,踏板也可改变音色。而弱音踏板作为改变音色而使用。例如,在这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最后华彩部分可适当使用弱音踏板,达到不同乐句不同音色的效果。所以,在清楚曲式结构、主导动机与和声进行之后,可对不同段落的旋律设计踏板,以达到区分音色的目的,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 Nr.1
这首作品是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是他初期独创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他的作品旋律继承了之前海頓式动机开展的手法,既有莫扎特情感的表达,又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切分的频繁使用,和声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强烈的力度对比,都使他的作品极具感染力。所以在弹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与力度
笔者认为,这首作品的速度可以在每一乐章开头标记的速度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变,以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第一乐章的开头,第一小节到第三小节是很强的,但是从第三小节最后一拍到第四小节又很弱。之后又有一乐句相同的对比。因此,笔者认为,在弱的部分可适当拉宽,减慢一点点速度,会使对比更加强烈。之后的段落也用类似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一部分作品中,为了突出强烈的对比,达到鼓舞人心的效果,适当改变速度是可取的。
2.触键与音色
音色和触键是分不开的。例如,在演奏不和谐和弦时,如果谱面标记为强,应在触键时,用大臂的力量向下弹,而不应该手指离开琴键从高处落下,这会使声音刺耳,达不到声音厚重的效果。左手伴奏要有规律,手腕手指要放松,确保每一个音干净、轻巧,音响强度一致。
3.踏板的应用
和弦强的部分延音踏板要踩得长一些,这与大部分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踏板使用是不一样的。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表现的是清澈和饱满,而贝多芬一部分钢琴奏鸣曲表现的是激愤、狂热,那这种情绪就需要延音踏板来达到听觉上混沌的效果。因此,踏板如何设计是一个需要多次尝试、更改的过程,这对一首作品的表达是否贴切作曲家的意图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贝多芬和莫扎特都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所以两人在创作手法上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弹奏他们的作品时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体会异同,结合时代背景,方能更好地诠释作品的内涵,更加精准演奏。
贝多芬和莫扎特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思想性格,使得他们作品的特征还是有着十分鲜明的差别。大家需要深刻理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性格特征和时代乐器的发展,搜集多方面的资料,有足够多的理论支撑,才能有依据地分析乐谱,对作品演奏的效果进行合理预设、合理构思,符合时代以及作曲家创作风格的触键方式或者是踏板的使用,才能最终达到准确表达作品风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马亚琼.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之比较[J].艺术科技,2015(6).
[3]吴君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古典思想与浪漫情怀[D].云南艺术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