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机械发展走向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08-31张迪
张迪
摘 要: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年产量接近2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水田种植机械化问题一直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课题。因此,深入了解研究其现状和发展走向,对未来一个时期解决水田机械发展推广短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田机械;走向;思考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02
1 现状简述
我国水田机械的发展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进步比较大的领域,但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水田作业需要解决的短板问题最多的领域。有调查显示,全国的水田种植区,传统的功能单一制式的农机作业还很普遍,效率和质量均受到很大影响,适用于改善水田种植条件的机械科研开发还有很多课题推进亟待提速。
在水田种植过程中,插秧和收获是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对水稻秧苗插种质量和收割效率影响最大。而目前看,传统的机械如人工手扶插秧作业依然在大面积作业区使用,乘坐式的插秧机并未得到大面积大规模多地区的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应用,这主要源于农机科研推进的方向性选择和水田区域地貌特点复杂两大因素,更有政策性机制的辅助力度。
插秧和收获对水稻种植质量和收割效率影响最大。突出问题在收获机方面,大型快速水田机械和小型多功能灵活性好的机械的开发缺少均衡性。找准科研导向尤为重要。
2 导向问题的思考
首先是加大船式水田机械研发,逐步降低轮式的应用范围和数量,把主攻方向设定在适应性更强的多功能上,通过组合新功能,逐步实现一机多用的推广目标。例如,旋耕、插秧、收获等综合功能。在经济环保方面,注重节省燃料和简化操作以及轻便、防腐、经久耐用上下功夫。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包田到户的农业运营模式,突出特点就是大块田被化整为零,轻便小型水田机械不言而喻具有广泛应用的市场。在大型水田种植区域,履带式功率超大的多功能组合依然是水田种植大户的首选,虽然在几个大的水稻产粮区的推广还有很大需求潜力,但研发的主要精力还应放在小型多用机区域的应用上,这一研发思路应该成为一个共识。
3 消除制约因素的设想
解决水田机械发展问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需要消除。
(1)水田全程机械化生产主体方面的制约因素。消除这一制约因素,主要途径是强化水田机械社会化进程,要鼓励并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水田经营者的主体地位,依托水田机械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目前在全国各省区均有不同规模的合作社,但服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尤其是跨区域托管或租赁联动作业明显不足,制约了水田机械化的连锁辐射动能。
(2)水田机械化物质装备方面的制约因素。提高装备水平包含两方面要点。一方面是,科研机构要有更多的水田机械创新研发成果,这是水田机械装备的源泉;另一方面是,让适应发展需求的水田机械有效地推广应用,千方百计扩大市场需求。对此,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要科学合理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补贴带动购置成为推广导向,从水田种植机械着手全面提升种植环节的装备水平。
(3)水田机械生产模式方面的制约因素。要积极组织大胆尝试水田种植合作社,提倡并积极鼓励水田种植散户进行土地流转,以小聚大,入社水田农户可以按投入土地面积大小分配种植收益,适应大面积水田机械化的快速推广应用,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水田质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推广具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示范推广好就能产生巨大的牵动作用。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在某区域合并水田后,破除田埂后的水田种植面积得到拓展,每年可增加水稻的产量是不言而喻的。
在不能破埂拓田条件下,水田农户因水田面积小而不接受机械化成本是个普遍问题,为此,还要鼓励代种代收联产作业等多种模式,为加快水田机械化推广创造条件。
4 善于非照搬地借鉴消化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韩国为例,水田机械的研发有很多亮点。我们不妨虚心学习借鉴,在适应本土特點的基础上主攻实用性、适用性和多功能的科研诉求,加快追赶。
近年来,韩国依托各种国际农机推广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水田机械的诸多亮点。这是因为韩国水田机械的现代化研究起步早,方向选择更适应水田种植特质,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实现了水田种植全程机械化,且科研精力投入大,经费高,课题精准,科研运作合理均衡,所以发展更快。
2018年,韩国展出的水田机械彰显出很强的技术创新实力,其层面涵盖了从种植到收割的全过程。在育秧播种方面的创新机械的亮点引人注目并让各国刮目相待。韩国的育秧播种装置,突出特点就是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上胜人一筹,对比他国常规同类机械可节省2~3人的劳动力投入,而坐式折叠式插秧机已达到6行以上能力,轻量化上也颇具匠心,移动更加方便快捷,在不同地貌特点上有更强的多元化适应性优势。在辅助功能一体化上,还配备了除草剂装置,实现了与播种同步灭草。在水稻收获方面,为适应牧业发展,突出了收获和打包为一体,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在创新的重点上,韩国更关注小型水田机械的创新,因此更适应种植模式的推广。此外,西欧部分国家农业机械化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启示,其中关于扶持推广的政策方面政府主张低息贷款,解决了购买力弱、推广慢的问题,水田农户可以轻而易举买得起各种机械,无疑加快了研发与市场的对接。尤其是一整套研发技术支持措施,包括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成为水田机械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稳定了韩国水田农机在亚洲的领跑地位。
5 研发与制造过程两个话题
5.1 研发话题
近年来,依托国家农业机械科研项目立项,资金支撑扶持力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好,但这些资金的作用能否都发挥到有针对性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上,用到实打实的水田机械科研成果转化上,这是亿万民众最关心的话题,毕竟我们主要靠水田产品生存。所以,立项经费下拨之前,应该再对科研项目论证筛选,确保我们的机械化研究项目不会跟在外国人后面跑。经费使用过程中,要有跟踪问效,督促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立项课题内容推进。项目结束后的验收要符合设计初衷,要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亮点。对科研投入产出质量是个重要保障。
5.2 生产制造话题
水田机械生产质量监管必须还要进一步加强。从2018年以来的局部调查数据看,至少10%以上不合格,其中,为节省费用,改变材质,为减少制造成本改动设计初衷,导致技术指标不能实现等等,这些质量问题要求监管部门把监管工作做细做实。中国制造必须远离粗制滥造的时代,这是笔者最深切的感悟和忠告。
6 走向选择思考
(1)借鉴国外经验要注重因地制宜并广开思路。国外的发展模式,毕竟不是我们拿来便能达成目标,不可照搬国外发展模式。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划、不同战略思路推广模式,有选择性地分析需求,搞靶向性研发。
(2)要更多积攒科研后劲,在高校培养机械化研发人才上,有所侧重地把水田机械科研课题纳入专业教学实验活动之中,保证科研项目后继有人且后继有能人。
(3)要借助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强项,把科技手段指导下的机械自动化优势发挥得更好,创造出更多的衍生成果,这一点应该成为我国水田机械化科研创新的最佳选择。
(4)必须设定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科研命题。老龄化现状及农村城市化趋势以及2019年开始爆发的世界范围的疫情告诉我们,必须尽早告别密集型劳动作业时代。既要节省劳动力付出,又要提高水田种植收获效率,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在自动化、智能化应用上下功夫,这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捷径。
(5)水田机械化发展走向的选择应建立在科学调研基础上。要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高速传递定向汇总分析,并逐渐形成水田种植农户、农机部门、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反馈沟通机制,科学引领机械化发展。
(6)在水田机械研制的投入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新型机械研发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吸纳民间资金资本介入,以股份制等有效形式,为搞活定向研发提供财力支撑,推广上市后,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从研发运行体制和机制上实现创新,才更有益于促进水田机械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和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