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2020-08-31王瑛兵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管理

王瑛兵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6-095-02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而军事实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稳步进步,国家加大了在军用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军用产品的研发中,最为关键是要保障军用产品的质量,通过各方面管理来保障军用产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技术状态管理是军用产品研发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管理手段,通过这种管理技术,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军用产品研发成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内容与要点,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 军用产品 研发过程 技术状态 管理

与其他的管理手段相比,技术状态管理属于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管理对象功能特性、物理特性等的识别、控制与审核来实现技术状态的全过程管理来实现的。在军用产品的研发方面,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更为有效,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在军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结合军用产品的研发目标,不断对研发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状态加以管理。技术状态管理的成效将会决定军用产品研发的成败,使得研发的军用产品更符合要求。

一、技术状态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军事实力的逐步提高,国家在军事领域的投入逐步增大,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逐步对军用产品质量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在军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传统的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一般的质量管理方式,而在当前的背景下,新型的质量管理理念逐步被应用,使得军用产品研发最好能够达到“一次成功”、系统管理的目标。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与人员在对军用产品研发加以管理的过程中,需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理念,贯彻事前、事中与事后的质量管理理念,保障在这类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能够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转为过程管理,实现预防与控制相结合的质量管理结果,使得军用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1]。对军用产品这类特殊产品的研发来看,如果在后期出现了研发失败再次研发的情况,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与成本支出,因此,为保障研发成功,需从过程控制开始,加强技术状态管理。

对产品的研发而言,产品技术状态主要指的是产品研发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含了研发的全过程。对任何产品而言,为保障对产品技术状态的确认、变化情况把控,必须要通过技术状态管理来实现。在技术管理状态下,相关人员需应用技术性与管理性的手段来进行相应的监督,以达到各种的管理目的:明确技术状态管理对象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等,并形成规范性的管理文件,对这些特性的更改等加以全面管理,記录并报告更改的具体实施与处理情况[2]。从根本上来看,技术状态管理主要是对技术状态标识文件的形成、更改、状态统计与技术状态审核的管理过程。

二、技术状态管理内容

技术状态管理囊括的范围较广,主要是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记录与审核的过程。由于军用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状态管理的复杂性,只有做好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保障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性。

(一)技术状态标识

在军用产品研发方案的探索阶段,就需要立即进入技术状态标识阶段,通过这种技术状态标识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确定军用产品的总体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征来选择技术状态项目;(2)对军用产品的每个技术状态项都需要确定相应的技术状态文档;(3)对前期已经确定的技术状态项目、文件进行相应的标识特征分配、编码;(4)对技术状态文档加以发放与保持[3]。

与其他类型的产品研发不同,军用产品的研发、生产规划与控制需要有完善的层次体系来支持,使得该层次体系能够贯穿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全过程中,使得该层次体系能够指导实际的研发与生产工作。技术状态标识中,结构框图(WBS)的确定是最为基础性的工作。

(二)技术状态控制

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果存在设计评审、验收、确认变更或者制造、安装相对复杂的情况时,专业研发人员需进行技术状态的变更,尤其是针对必须要更改的技术状态项目,更是要明确提出相应的更改内容、原因、方案等。技术状态的控制阶段,需严格根据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更改,并形成规范性文件。

(三)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障相应归档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技术状态纪实需从产品研发阶段开始进行,主要包含了记录与报告的类型,比如,技术状态文件清单、说明报告、更改许可实施等。

(四)技术状态审核

技术状态审核主要是要对技术状态项目与技术状态文件加以对比,检查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具体来说,技术状态审核主要包含了功能技术状态与物理技术状态的审核。技术状态审核工作需严格以产品设计定型为基础,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单独的技术状态审核,严格根据签字顺序来进行相应的审核,只有当所有的流程加以签字确认以后,审核工作方可结束[4]。

三、技术状态管理要点

(一)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要提高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水平,需首先建立技术状态基线。通常情况下,技术状态基线主要包含了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与产品基线。在军用产品的研发初期阶段,需这些技术状态基线被认为是后期技术状态变更的基础,且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与产品基线属于一级一级建立的,前一阶段的技术状态输出将直接是后一阶段的技术状态输入,互相之间存在着前后紧密的衔接关系,以保障互相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合性,一旦在技术状态管理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需遵循产品技术状态文件服从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服从功能技术状态文件的原则。

在技术状态管理中,产品基线的确认极为关键,在产品设计定型之前,需结合研发的总体要求,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产品规范、图纸资料等加以严格审核,保障审核的全面性,使得这些规范、图纸资料等能够达到产品研发的基本要求。当审核结束以后,需对相应的图纸资料等加以归档处理,在检验验收工作开始之前,需再次进行产品基线的审核与确认。

(二)抓好技术状态标识文件形成前的论证工作

技术状态管理过程中,专业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技术状态标识文件形成之前的论证处理,相关人员需遵守相应的论证程序,保障论证的充分性,以国家标准、军用标准与行业标准为基础。承制方总体设计单位需结合军用产品的设计标准与要求,充分实施目标分析、论证与比较权衡,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提出标准化设计大纲。分系统设计单位需结合总体设计单位的设计大纲,不断进行各个分系统细节的设计与控制,保障分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三)对技术状态标识文件的形成过程实施严格的控制

技术状态标识文件的形成过程中,同样需加强管理与控制,针对功能性技术状态标识文件与分配技术状态标识文件,需建立完善的审批与管理制度。在军用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文件上,需形成拟制、审核与批准的三级审签制度、标准化审核制度,并在具体的技术状态管理中,严格遵循这些管理与审核制度,保障技术状态标识文件的合理性。此外,标准化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含了技术状态标识文件的编制方法、签署制度、工艺性审查等,在实际的技术状态管理中,只有严格执行了这些标准,才能够充分发挥分级、分阶段设计评审与工艺质量评审的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理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对少数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文件实施重点控制

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对于关键件与重要件等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文件,需实施重点管理与控制,这是技术状态管理的核心内容。专业设计人员需对军用产品的功能特性、可靠性等实施综合分析,以失效后果的严重性为基础,将产品的各个单元件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与一般件。关键件与重要件确定以后,要在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文件中加以详细标准,并编制出重要件的汇总或者明细。而标准化部门需结合军用产品的特性、使用标准等,制定出符合重要件、關键件性质的设计、制造工艺,并结合其设计、制造的各种细节,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与方法。

(五)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

对军用产品的研发过程而言,由于其本身的性质相对特殊,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专业人员在保障产品功能特性、性能指标、使用环境等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往往会对技术状态进行相应的更改,但是,在更改过程中,要维持产品技术状态基线的不变性。技术状态更改控制需重点关注以下环节:更改理由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更改方案必须要经由多个部门的评审与审核;更改实施以后产品功能特性、物理特性等的确认与审核;更改后相应文件、资料是否具有更改与归档的必要性。

(六)必须加强技术状态审核的管理

技术状态审核同样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关键,具体来说,在审核过程中,需通过产品质量评审等方式来实现,审核主要是要对产品功能性技术状态标识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标识文件中所规定的产品性能是否能够与军用产品技术状态、技术状态标识文件相符合。产品质量评审一般是在产品检验合格以后进行的,以保障能够顺利交付给分系统。系统试验之前,专业人员需对军用产品质量、制造质量开展综合评审,比如,交付分系统试验之前,需进行整件与部件的质量评审、交付系统试验前的分系统质量评审。质量评审主要是对技术状态更改情况、制造过程中超差应用、故障分析与处理、材料使用等的评审,重点是要检验在该种技术状态下产品的性能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军用产品研发力度的增大,为保障此类产品研发的顺利进行,保障军用产品的性能、质量,必须要在研发过程中开展技术状态管理,使得研发的全过程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下,保障军用产品研发的标准化,促进军用产品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云,王辰,张洋.“民参军”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军转民,2016(12):51-53.

[2]陈晓和,平洋.军用标准化改革与军民融合发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31(4):51-56+140.

[3]吴宇迪,许建文.军工电子企业以“军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经验与措施[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9(4):20-25.

[4]尹兰香,张洋海,廖正华.浅谈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构建[J].台州学院学报,2017,39(5):85-88.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解秘眼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