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0-08-31白杨李宝怀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

白杨 李宝怀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可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成就,世界上在建的智慧城市约有一半在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移动便民服务、共享网约单车等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总体上还是处在起步时期和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有效解决,将大大提升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智慧城市是党中央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的关键举措。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认真总结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路径,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稳步推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高速发展与急需解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从而需要提高现代城市治理水平的基础和推动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其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未有一致或统一的结论,但总的来说,它是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使构成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环境资源要素实现互联和协同,是一个物物相连、人物互动、高度数字化信息化、政府高效运行、百姓幸福安居的城市。可提供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1]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数字城市。首先要建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SCOB),积聚和存储城市的所有数据信息,这是智慧城市的心脏。借助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手段将物理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再加载城市環境(水质、大气、污染等)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人口、产业、资产等)数据,还有实时获取的数据,形成庞大的城市海量“数据池”,实现全领域、全覆盖的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其次要成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指挥中心(SCOC),这是智慧城市的大脑,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统筹总协调、总调度,以形成目标一致、部门联动、高度协同、反应敏捷、运行高效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格局。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最早起源于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理念,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较早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智慧城市环境、交通、医疗、环保等方面很快取得了成效。

我国从2008年开始,相继有南京、郑州、深圳、宁波、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始提出并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为了积累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住建部先后于2013年1月、2013年8月、2015年4月,分三批确定了共290个城市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国家测绘局等部委也先后公布了近20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云平台、信息消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了指导、规范智慧城市建设,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从2012年开始,先后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及应用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等若干文件或意见。[2]

目前我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90%的地级城市、50%的县级城市,总计约有500个城市明确提出或者正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还有一些省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有1万余家ICT厂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之中,华为、中兴等实力雄厚的厂商不仅参与建设,而且也加入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建设行列,10余万家轻应用和微服务商设计并提供了近千万款的智慧城市相关APP软件。

应该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成就,世界上在建的智慧城市约有一半在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移动便民服务、共享网约单车等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总体上还是处在起步时期和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一)对“智慧城市”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尚还不到位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很多城市特别是领导层对其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样势必造成智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没有健全,建设规划和目标论证不够科学长远,没有很好体现城市的环境特点和人文特色。

所以,城市各级党政部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部署精神,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切实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把握智慧城市的建设关键,站在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和全局视角做好结合本地实际、体现城市特色、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科学建设规划和设计,使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达到预期和最终目标。

实际上,智慧城市可使城市的各类资源要素高效配置,让各类主体、各个部门在城市积极、主动协同运行,让整个城市运行体系高效运转,实现城市精准化和精细化服务和管理。可以快速准确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科学预判经济及社会发展形势,有效解决比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学位紧缺、医疗救治、公共安全等等诸多的“城市病”,快捷、精准地惠及服务百姓,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信息孤岛”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小块利益保护、发展不平衡以及顶层设计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单打独斗、各自发展、条块分割的“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构造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给智慧城市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带来了极大困难。

因此,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措施,发布信息统一标准,强化对各部门及各行各业的指导协调,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彻底解决横向信息“堡垒”、纵向信息“烟囱”的问题。

(三)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高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数字城市。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城市还远没有实现全覆盖的数字化,这样只能在局部行业或领域实现“智慧”。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必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物理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构建城市的实景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加载城市环境数据、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和实时获取的数据,形成城市海量“数据池”。[3]“数据池”中积聚了城市各行业、各领域的所有信息,可以随时精确调取(根据授权使用权限)城市的任何所需信息数据,通过智慧城市构建的实景三维模型,可以直观立体精确地展示地下的各种管网和地上的各种设施。比如点开一个下水管道,可以直接看到管道铺设情况和目前的运行信息。这种高度信息化的技术,使城市的资源和运行状况一目了然,为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为市政、市民提供精准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信息化数据标准不统一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采集的原始数据格式和数据传输格式都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否则不同来源的信息将无法兼容通信和融合。所以我们国家要尽快制定详细的数据交换信息格式规范,所有的信息从源头采集、传输到交换执行统一标准规范,这样就为数据融合、协同共享,直至智慧城市群建设奠定了好的基础。

(五)完善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也几次在多个不同层面的城市进行了试点,试图积累总结比较成熟的建设、管理、运营经验和模式,但是应该说,目前跨部门、跨行业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多头决策、政出多门、管理碎片、协同不足等问题依然严重。

首先要建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SCOB),这是智慧城市的心脏,所有的城市信息都在此汇聚和存储,也是城市所有数据信息的总入口和总出口。其次要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指挥中心(SCOC),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总协调、总调度,切实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统筹协调,形成目标一致、部门联动、高度协同、反应敏捷、运行高效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格局。[4][5]

(六)建设所需资金庞大,政府财政难以承受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工程,从软硬件建设到管理运营,需要投入数亿、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庞大资金。许多城市由于财力不足,导致投入受限,直接影响了智慧城市的推进。

为此,政府应采用多种多方投融资方式,引进PPP等建设运营模式,改变政府单一投入建设运营模式,明确政府和投融资各方的职责、投入方式、运作模式、回报机制等,这样既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庞大的资金问题,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也调动了社会各方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

(七)缺乏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由于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我国起步比较滞后,目前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高尖端人才还很少,既懂得智慧城市建设又懂得政府运行、城市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是制约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瓶颈。[6]

为了适应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要下大力气加快这方面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地方政府也要依托本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快相关的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建设,培养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智慧城市专业技术人才。

(八)民众对智慧城市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由于市民感受到的只是与其工作生活直接相关的,对智慧城市更强大的功能和作用所知较少,认识也就很肤浅。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得到大家的理解,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所以,政府一方面要把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及时推广应用,让市民直接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城市居民的信息化素质,成为“智慧市民”。也可建设“智慧城市模拟馆”,让市民直观了解建设智慧城市的作用,支持并投身到智慧城市的宏伟工程建设之中。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跨多系统的庞大工程,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但随着国家加大推进的力度,各级政府认识水平的提高,城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促进,5G、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支撑,将极大地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建设质量,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使城市政府的决策更准确、更科学,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感知更高效、更便捷,生活更幸福。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6333-2018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S].2018.

[2]尹丽英,张超.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J].电子政务,2019(1):111-121.

[3]刘全海,冉慧敏,郭云嫣.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思考[J].城市勘测,2016(4):5-9.

[4]刘遥.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政府治理改革与创新[J].世界知识,2018(9):62-64.

[5]李德仁,邵振峰.论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J].地理信息空间,2018(9):1-4.

[6]陈庆杰,饶琴.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33):130-131.

作者简介

白 杨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与政府治理

李寶怀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与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3)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