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网络NSA终端空闲态与连接态策略

2020-08-31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锚点信令门限

黄 亮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1 5G组网架构与option3X介绍

1.1 5G组网架构简介

3GPP协议定义了多种5G网络部署方式,根据5G控制面锚点不同区分为两大类: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

(1)SA(独立组网):5G无线网与核心网之间的NAS信令(如注册,鉴权等)通过5G/eLTE基站传递,5G/eLTE可以独立工作。

(2)NSA(非独立组网):5G与4G共同工作的网络架构,无线网与核心网之间的NAS信令(如注册,鉴权等)通过锚点基站传递,无法独立工作。

图1 国内三家运营商5G组网演进结构图

图1中,网络架构演进的主导思路是先以NSA非独立组网方式为主,随后向NSA/SA混合组网方式过渡,最终向以SA独立组网方式演变。建网初期均选择的是NSA架构无线网共享方案,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NSA组网又被称为非独立组网方式,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它所采用的基站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原有的4G基站相互协调来提供快速的5G网络,NSA在前期的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建设快、成本低等优点。

(2)SA组网又称为独立组网,采用的基站只有5G基站,并没有与原先的基站进行搭配,它的优势就是低延迟。但是它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点,那就是建设成本高。

以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严控运营成本的实际情况来看,选择以NSA方式组网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案。

1.2 option3X介绍

在NSA组网方式中又可以细分为Option3、Option3a和Option3x三种方式,初期推荐采用NSA option3X组网架构,4G与5G NR新空口双连接(ENDC)的方式,4G基站(eNB)做为为主站(作为控制面锚点),5G基站(gNB)作为辅站传输用户面数据。相较于 Option3和 Option3a,option 3X LTE eNB与NR gNB采用双连接的形式,同时数据可以动态分流且避免了分流部分数据对现网影响,在网络部署初期,Option 3X更具有优势。

NSA组网模式下,从4G网络演进到5G,5G的信令是由4G基站承载,因此,4G原有基站须升级为增强型4G基站,也就是锚点,同时增加了X2信令接口,负责4G增强型基站与5G基站之间的信令连接,管理5G的用户接入和5G用户面数据传输。因此,在NSA组网模式下,4G基站作为5G的锚点,负责控制面信令传输,对于用户的驻留和保持至关重要,锚点优化也是NSA组网的重点。

NSA Option3模式下,LTE eNodeB要作为NR锚点,对LTE eNodeB处理能力要求很高。Option 3X作为Option3的优化方案,将NR作为数据汇聚和分发点,充分利用NR设备处理能力更强的优势,便捷提升网络处理能力。

图2 5G两种模式组网结构图

2 空闲态策略

2.1 5G图标显示原理

GSMA协议规定四种配置终端可以显示5G图标,如表1所示。

表1 5G终端状态表

表1中,Config.D中配置表示终端在IDLE状态下当接入到可以支持NSA的LTE小区中,无需检测NR的覆盖,终端便可以显示5G图标。该指示参数在SIB2消息内携带(3GPP 36.331)。

图3 SIB2消息图

2.2 空闲态配置

(1)业务分析。当NSA终端用户进入到NSA部署区域时,由于目前大网网络均部署为纯LTE模式,因此终端大概率情况下会驻留到LTE大网网络上,并不会马上切换到NSA锚点站上。此时用户为空闲态,无高速数据业务需求,客户的感知点位:终端能显示5G图标,能给用户提示进入了5G区域,和普通2G,3G,4G用户区分开来。

(2)应对策略。在空闲态下用户不会进行上下行业务,因此无需NR提供高速上下行业务,当前需要仅仅为NSA终端能够显示5G图标。可以采用Config D设置,将NSA区域内非锚点站(能与NSA锚点站同覆盖区域)均开启Config D设置,将基站上所有小区UpperLayerIndicationR15参数设置为1,终端有NSA能力在所有打开功能的小区下均能显示5G图标,提供和普通2G,3G,4G用户进行区分。

图4 5G终端图标显示及信令

3 连接态策略

3.1 连接态切换原理

异频、异系统间连接态互操作一般采用切换、重定向的方式,测量事件有A1,A2,A3,A4,A5等,切换参数包括自动测量门限及切换判决门限等。为保持用户在空闲态和连接态的驻留一致性,连接态移动性参数与空闲态参数需尽量保持一致。针对不同的优先级策略,可使用不同的切换策略事件和参数,不同切换类型的切换原理及相关参数示例如表2所示。

表2 小区切换参数

3.2 锚点载波面临问题

当前,锚点载波大部分采用B1 375(5M)频点,与大网LTE B3(1650,1500)B1(500)均为异频。需要进行异频切换才能进入锚点载波。使用普通A3,A5进行切换时会基于当前区域内LTE小区RSRP值,以及A1,A2,A3,A5的门限值。因此会出现如下几种问题:

(1)当A2门限设置较高时,会出现测量不及时,在近处NSA终端无法测量锚点载波信号,以致于无法进行切换。

(2)当A2门限设置较低时,会出现终端测量负荷高,区域内终端体验下降。

(3)当A3,A5门限正常设置,NSA终端基本会在大网间进行切换。

(4)当A3,A5门限针对锚点载波设置较低时,会导致大量4G用户随着NSA用户一同切换到锚点载波上,由于当前锚点大部分使用的5M带宽,会造成锚点载波拥塞问题。

3.3 定向切换原理

当前的NSA组网模式,如果锚定小区优先级不是最高,则存在NSA终端无法及时占用锚定小区的问题。例如,电信将FDD2100中的5M频段作为锚点小区,但是由于多频组网策略需要,锚点站一般不会定为最高优先级,那么就存在NSA终端可能无法及时占用锚点站小区,进而无法进行5G业务的问题。5G UE接入非锚点小区,如何及时迁移到锚点小区是当前NSA终端移动性策略遇到的重要问题。

基于终端NSA用户能力进行载波定向切换功能能够较好解决以上问题,该功能为当UE进入NSA部署区域内的非锚点载波上时,UE会在小区上报自己的UE能力:对于普通终端,不具备ENDC能力,则进行普通A3,A5切换,不额外下发判决条件;对于NSA终端,具备ENDC能力,基站会在UE上报UE capability之后,下发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携带锚点载波相关信息。终端无法满足A2条件便可发起测量锚点载波,当测量有锚点载波信号时(大于门限值),终端便使用独立A5事件判决切换(和普通A5事件门限区分)。

3.4 连接态配置

3.4.1 参数配置

表3 载波定向切换参数配置表

载波定向切换功能如表3参数需要进行配置:

(1)需要检查actifho(异频切换开关)是否开启。

(2)修改actendcho为true。

(3)增加MODPR整个MO,使用默认值配置(在基站上配置会出现refFreqListNaccGeran/refFreqListSrvcc Gsmb删除掉)。

(4)在MODPR中配置freqLayListEndcHo为需要设置锚点载波的频点。

(5)修改autoAdapt为false。

(6)修改actSelMobPrf为true。

(7)配置actendcho后所有LNHOIF下需要配置thresholdRsrpEndcFilt或 thresholdRsrqEndcFilt( 建 议 使用RSRP即可)。

3.4.2 定向切换流程

(1)终端接入非锚点小区(已开启定向切换功能),基站下发测量配置信息。

图5 测量配置信令

⊙ A5-Threshold1-本站(非锚点站)RSRP低于门限:97-140=-43。

⊙ A5-Threhold2-目标站(锚点站)RSRP高于门限:0-140=-140。

⊙ Time to Trigger 触发时间为40 ms。

⊙ 基于RSRP触发。

(2)终端测量到锚点载波信号,上报measurement,触发A5(必须邻区关系available,切换正常)。

图6 A5切换信令

图7 A5切换成功信令

⊙本站(非锚点站)RSRP测量值:48<97。

⊙目标站(锚点站)RSRP测量值:60>0满足条件。

⊙40ms基于RSRP触发切换。

(3)切换成功信令如图7所示。

4 结束语

(1)空闲态:基站升级到SRAN19及以上版本,开启R15Indicator功能后,5G终端可以在当前站点下显示5G图标,由于空闲态无需进行业务,因此有5G图标即可,用户不会因为没有实际的gNB进行业务而导致感知效果差。通过查询确定与锚点站存在邻区关系的站点,修改Primplmn Upper Layer IndicationR15为1后,功能生效,该参数仅对5G终端有效,不会对普通4G用户造成影响。同时控制了显示5G的范围,保证用户需要进行业务时能够通过连接态的配置切换到锚点NSA站点上。

(2)连接态:锚点站区域内非锚点载波开启载波定向切换功能,5G终端在进入锚点站区域内,从非锚点载波识别到终端ENDC能力后,将终端通过A5事件切换到锚点载波上。

开启定向切换功能可以保证,5G用户在需要进行业务(初始接入)时,可以迅速切换到锚点站上,保证用户5G使用体验,提升用户使用感知!

猜你喜欢

锚点信令门限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5G手机无法在室分NSA站点驻留案例分析
5G NSA锚点的选择策略
5G NSA组网下锚点站的选择策略优化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VoLTE感知智能优化
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的自适应门限干扰抑制算法*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浅谈JSQ-31 V5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NO.7及NO.1信令参数设定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