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可·波罗与中国面条

2020-08-29吴正格

百姓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波罗马可线面

吴正格

面条由中国传到意大利,是游历过中国并将中国系统介绍给欧洲人的马可·波罗使然。

为什么说是马可·波罗把中国面条带到意大利的?因为有学者发现《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于元朝“线面”的记载。“线面”即干制的挂面,易于保存,可携带远行,又便于随时充饥——这使马可·波罗将中国面条带到意大利成为可能。

我查阅了最新版的《马可·波罗游记》,未发现关于“线面”的记载,却发现了关于“面条”的记载。这样翻译当然没错,但是干制的挂面和湿制的面條(切面)还是有区别的,毕竟马可·波罗不可能将湿制的面条带到遥远的意大利。

马可·波罗广场( 油画)

追溯历史,13世纪末,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曾一度在元朝政府当官。他在中国长期旅行中找寻商机,进行“滚动式贸易”,主要是做宝石生意。返回意大利不久,马可·波罗为了商港、商运的权益不受侵犯,奋勇投入到与热那亚人在亚得里亚海的战争,任一艘战舰的荣誉司令,却因战败被俘。为了熬过狱中岁月,调解精神创伤,他向在狱中结识的鲁思悌谦口述了他在中国和东亚的见闻;这位写过小说的比萨战俘,用当时流行的法意混合语记录在羊皮纸上,初名“东方见闻录”。《东方见闻录》出版后,成了欧洲的畅销书,并被转译成十几种语言。可是在先后出版的140多个版本中,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版本——有的被节略删除,有的被删除多章,有的“将一切障碍的注释和足以阻止这种记述前进的资料,都予以删除”。删除的内容不会是忽必烈、皇宫、元大都城之类的大人物、大事件,而是诸如面条之类不被关注的小事情。所以当面条后来在意大利成名,并且影响和扩散到整个欧洲时,才引发研究者去深入思考究竟是哪位能人“首开先河”!这样,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发现了记录神秘东方的各种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并且在未被删节的内容里寻找蛛丝马迹……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面条已经成为国食并传入日本、朝鲜,乃至亚洲大部,由于欧洲刚刚与中国通商,面条尚未被欧洲人所认识,亟待孕育一种传檄能力并借助元朝的强盛国势输送给西方。马可·波罗肯定见过、品尝过元大都和南北州府的各式面条,自然能感知面条的食俗魅力和惠美普通大众的情形。加之此时刀机生产又经干燥处理的挂面已然问世,元宫的膳官忽思慧(一说御医)正在撰写的《饮食正要》卷三中就始见挂面的制法,而意大利盛产硬小麦,意大利人嗜食面食的历史相当久远,面条遂有了“入意开俗”的投缘,进而在中欧通商的情势下被马可·波罗顺理成章地带到意大利。虽然不能说马可·波罗要开办面条公司,但是此举与后来的意大利比萨饼传入中国相类似,都有经商意念作为前引。

遥想当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辈从海上“丝路”进入中国,25年后又返回意大利,他带回去的面条比他皮袍里藏着的宝石要珍贵得多。中国面条后来递嬗为举世闻名的意大利面条,是马可·波罗中国之行的最大收获。

(据《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波罗马可线面
麦恩是条多情的狗
马可 时光の味道
马可的音乐遗产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2013年波罗车充电指示灯异常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