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电子存量市场在面板增量“彩蛋”在汽车电子

2020-08-29@唐史主任司马迁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屏下京东方增量

@唐史主任司马迁

近日,市场横盘震荡,而消费电子如小米集团、京东方A、立讯精密等股价却一路上扬。笔者认为,当下消费电子有短期炒作思路,但更需要通过长期逻辑去投资。长期看,存量市场的机会在面板,而增量市场的最大“彩蛋”则在汽车电子,买消费电子送汽车电子的逻辑已然清晰。

外因刺激 炒作逻辑持续 市场共识 面板等待涨价

在疫情之初,市场对消费电子是比较悲观的。但从二三季度的运行来看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成为今年实现增长的行业之一。每年这个时候是消费电子上游的备货期,今年因为疫情备货提前,这也反映在了消费电子上市公司的中报里。在已披露中报的消费电子企业中,半数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欧菲光、蓝思科技归母净利润实现10倍以上增长。

要谈消费电子,无法绕开5G。华为作为5G和消费电子的双料冠军企业,9月份如果新品被断供,则消费电子领域会面临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局面。据台湾媒体报道,前几天华为已经通知台湾的供应链企业,停掉一些订单,因为华为无法确定后续能否拿到芯片。虽然联发科这种企业还在争取对华为供应,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如果华为拿不到芯片,其高端机肯定会受到影响。这将成为消费电子存量市场最大的变量。

這个预期反馈在市场上,首先是苹果继续创下新高。同时也刺激到港股市场的小米集团。华为高端机市场份额缩水,那么苹果、小米、VIVO等厂商就有扩大市场份额的预期。

除了华为事件导致的典型的小米预期差,苹果产业链的预期差也备受市场关注。本周美国欲禁止微信的消息虽已被市场消化,但这不意味着后续并不会对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随着美国大选选战继续白热化,在没有结果之前,类似于“禁止微信”的事件,可能会反复出现。比如京东方A可能面临驱动器IC的外部风险。因此美国的选情也是布局消费电子尤其是苹果产业链需要格外关注的外部因素。

说到今年消费电子里最确定的方向,笔者认为是面板,理由是涨价。比如,面板龙头公司京东方A、TCL科技今年已经走出一轮行情,它们的走势不是游资做的妖股模式,也不像机构抱团,而是市场共识,想买随时可以买到。不过,目前没有谁率先推动股价实现题材式上涨,而是在坐等面板涨价反馈为业绩,进而推动股价上涨。此外,京东方A还准备跟华为合作做芯片。未来,京东方A如果能把屏幕和芯片都做好,那在产品上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变化。

存量市场主要看屏下摄像头、折叠屏等技术提升公司

除了上述说的短期刺激,拉长时间周期看,消费电子主要存在两大投资机会,一是存量市场的技术提升。二是增量市场的汽车电子。

存量市场技术提升中,以摄像头改良为例,屏下摄像头将成为主流。中兴通讯即将推出一款A20 5G手机,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这个技术有望解决全面屏前置摄像头无法隐藏的问题,实现全面屏。屏下摄像头的短板在于,摄像头相当于“躲”在屏幕下面,上面多一块玻璃,透光度会受到影响。原来传统的方案,一是从屏的角度解决,比如两块小玻璃拼接成一个全面屏,二三代技术则利用算法和像素解决。

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上,国内厂商如京东方A、TCL科技都在跟进。小米也刚刚发布了自己的方案。华为本来也是打算推进的,但如果芯片拿不到,高端机推不出来,在低端机推进就没有太大意义。未来还可以观察OPPO、VIVO等厂商是否会跟进。

存量市场上,折叠屏技术也值得特别关注。现在手机以直板机居多,但折叠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只是因为折叠屏的产量规模还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程度,所以推进受阻。目前,三星已在推进怎么把折叠屏做得更便宜,或者把折叠屏运用到平板领域,未来国内手机厂商估计也会跟进。

因此,我们将看到,摄像头方向上,屏下摄像头开始取代原来的摄像头模组,折叠屏渗透率会得到提升,直板屏占比会下降等这些新变化。这都是技术迭代的表现。类似的还有大屏、智能音箱、耳机等。

增量市场汽车电子是增量市场最大“彩蛋”

相对于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关注度并不高,这恰恰是值得重点跟踪的方向。相对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产品的只能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汽车大多还在电子化阶段,智能化程度还很低。一些当前估值已经较高的消费电子企业,未来两三年的估值能否继续往上走,市场规模是否继续扩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电子业务占比能否快速提升。

目前,一些成熟的消费电子企业已经在积极布局汽车电子。比如,近期立讯精密的董事长在与机构交流会中就表示,汽车业务的成长性很好,基于长期发展,公司会一直加大汽车领域的投资。但目前营收占比小,市场容易忽略。比如,做PCB板出身的超声电子,近几期财报显示,汽车电子的渗透率已经得到提高。再如,做摄像头的联创电子,2016年汽车电子业务占比不到1%,目前已经接近完成占比10%,占比实现数量级的跃升。

除了正在布局汽车电子的企业,还不乏一些已经在这个领域小有成就的公司。比如欣旺达,公司早期主要做笔记本、手机电池,在消费电子电池做得已经很好的情况下,欣旺达积极进军动力电池。在市场定位上,它做的电池不同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大电池,而是从混动一体切入,并成功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不过,欣旺达作为典型的从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渗透的代表,目前股价已经偏高,买消费电子送汽车电子的逻辑基本兑现。

现阶段,在我看来,汽车电子还存在预期差的企业,像我前面举例的联创电子、超声电子等都是代表。联创电子在消费电子摄像头领域已经较强,在屏下摄像头赛道也有布局。同时,公司汽车电子方向摄像头的市场增量很快,并进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特斯拉本身并不依靠激光雷达,对摄像头的要求较高,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也意味着,联创电子的车用摄像头技术能满足大多数厂商的车规要求。目前,车用摄像头领域的渗透率并不高,立足消费电子做汽车电子属于典型的两条腿走路,未来只要跟得上渗透率提升,还可以产生较大预期差。

撇开消费电子场景和撤柜需求的不同,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做得不错的企业,如果在汽车电子积极布局,未来增量的空间就大。在市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积极布局,就等于买消费电子送汽车电子。

(注:本文由唐史主任司马迁口述,记者何艳整理)

(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猜你喜欢

屏下京东方增量
研发信息的增量披露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吗
真全面屏时代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 让前置相机“消失”
5G市场推动超薄屏下指纹芯片需求浮现
昊华能源:2019年A股最后一个地雷
华星光电与京东方的区别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vivo概念机—APEX